APP下载

推进长三角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

2020-11-29杨启光

神州学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发展

文| 杨启光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致力通过拓展开放领域与优化开放布局,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达到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的效果。作为具有基础性、开创性和全局性作用的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 年6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提出坚定不移推进与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以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意见》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助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新方向。

教育对外开放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作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阵,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是将雄安新区建设为教育开放的新标杆,粤港湾大湾区积极推进国际教育示范区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提出将海南建设为国际教育创新岛。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最具综合实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区域教育围绕该地区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与融合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与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的进程中,需要制定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明晰契合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区域教育对外开放新方向与重点选择。

长期以来,长三角区域综合实力的集聚与突破,始终依靠教育培养优质充足的人力资本,这也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第一位战略资源。目前,长三角区域在保持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发展基础的同时,正迈向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以全球竞争和全球流动为主要背景的全球化时代,长三角区域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并参与到全球知识社会的新需要,重点面向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开发、技术、设计等创新领域,加强具备21世纪高阶能力的人才供给,突出其中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交流技能、创新和创造技能的人才培养。

因此,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推动区域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与世界教育发展共享共建,建设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高地,不仅是推进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长三角区域教育对外开放与国家对外开放相伴随的具体领域和现实体现。建立长三角区域教育对外开放高地,一定是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开放,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体化。面对未来全球化时代,社会依赖与互惠日益增强,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协同完成好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与全球胜任力人才这一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时代课题。

培养具有国际素养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青少年

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分区域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较为突出,外向型经济发展显著,与全球市场及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频繁。长三角区域基础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素养的青少年。整体来看,在上海、江苏与浙江等重要区域中经济全球化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与培养青少年国际视野方面具有较好基础。面对未来全球化可能带来更多价值、利益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异质性冲突,基础教育需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多元视角和批判性分析全球与跨文化议题的能力,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个体沟通合作的能力,使之形成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具备未来必要的学习、工作与生存能力。

具体创新任务可包括:确立分阶段培养长三角区域具有国际视野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青少年人才目标;实施国际水平师资培养计划,培育区域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能力,推进该区域代表性国际学校治理结构变革;确立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示范区,进一步强化沪苏浙与其他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鼓励长三角区域学校开展青少年海外双向交流,全面推广上海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经验,提升长三角区域基础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水平。

建设长三角区域中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创新高地

由于长三角区域具有制造业基础优势,在与世界产业链条联系时需要大量中高级国际性技术人才,因此,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应重点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区域开放创新高地。通过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从拥有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国家积极引进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加大对职业院校学生赴海外机构学习与实习资助力度,与国外院校及行业协会协同建立长三角区域国际职教师资联盟和教师教育共同体。将相关职业教育技能培养与培训整合到长三角职业技能行业中,组织世界性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鼓励长三角区域重点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强化区域内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大力实施区域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项目,将长三角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资质标准与国际职业培训标准对接,为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专门职业技术技能的国际人力资源。

将长三角区域打造为世界性高等教育创新集群区

新的科技革命突显高新科技将是未来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核心因素。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立足建设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创新集群区目标,着力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全球意识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优势区域,在科技生产、创新驱动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汇聚了大量高等级创新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提供了重要基础。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要以新的改革力度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强度,实施长三角区域重点高校全球性校园建设计划,引导区域内“双一流”大学面向全球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建设学生国际化培养全链条,将扎根中国大地与胸怀世界相结合,培养区域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选派学生赴国际组织学习与实习,支持建立国际性联合实验室或共建科学研究中心,加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学生双向流动的国际研修计划,强化高等教育机构与全球知名企业的联系,建设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的国际教育创新中心,形成“中心-外围”的区域高等教育集群结构,以及以“中心”带动“外围”的影响机制与模式,建设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国际教育集群,为中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

猜你喜欢

长三角区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分区域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