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探索

2020-11-29张发钧

神州学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西南国际化师生

文|张发钧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孤岛”,没有一个行业可以独善其身。为阻断病毒传播,疫情暴发之初,先是多国相继对华实施入境限制政策,直至三四月时海外疫情开始大暴发,各国纷纷调整出入境政策,相互实施交通管制,强制社交隔离,国际客运货运锐减,跨境流动几乎陷入停滞。

显而易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成为受疫情波及的重灾区。国内师生出不去,国际师生进不来,各项因公出访、外事来访、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不得不取消或推迟。疫情全球暴发导致学校既定各项国际合作与交流年度工作计划难以实施,面对这一严峻现实,西南大学拒绝坐等要靠,主动作为,谋新思变,顺势而动,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学校做实做细做好境外师生疫情防控和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主动致信海外友校及境外师生,及时送上慰问、表达关切、提供帮助;全面梳理总结学校国际化现状和问题,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理顺内部管理;积极整合优质国际合作资源,挖掘合作潜能,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国际合作新增长点,围绕学校新确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全面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凝聚力量。

以人为本,健全机制,抓实落细境外师生防疫和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控。目前,国内疫情防控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考虑到学校仍有600 余名师生在境外,其中大部分身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排名前20 的国家,西南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成立“防范境外新冠肺炎输入风险工作专班”,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依法合规的工作原则,国际处会同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和各二级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牵头制定《西南大学防范境外新冠疫情输入风险工作方案》,第一时间无死角摸清境外师生情况,压实境外师生所属二级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外籍和港澳台师生“一人一策”,完善境外师生员工入境返校三级审批机制,主动携手海外友校,帮助解决学校境外师生疫情期间生活实际困难,确保隔离不隔情、隔疫不隔爱,切实维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境外师生日报告制度,及时向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北碚区疫情防控工作组更新境外师生数据。

大爱无疆,守望相助,危难时刻彰显责任担当。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国内疫情最为严重的艰难时刻,来自世界21 个国家和地区47 所友校及合作机构纷纷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微视频、慰问信,以及邮寄防疫物资等方式表达对西南大学抗疫的关切和支持。

随着疫情在全球暴发并持续升级,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部分海外友校面临巨大抗疫压力。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为体现中国人民知恩图报、投桃报李、患难与共的民族品格,表达西南大学与友校同舟共济的深情厚谊,张卫国校长积极开展“书信外交”,亲自致函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疫情较严重国家的50 余所友校校长,及时表达慰问,送上祝福,分享中国人民在努力控制疫情和救治病患等方面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法”,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按照西南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李旭锋书记、张卫国校长的要求,指挥部统一调集2 万余副口罩等防疫物资,先后多次向海外友校、孔子学院和境外师生定向寄送爱心防疫国际包裹。4 月,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海外友好大学校长的请求,西南大学率先携手海外友校共建“世界名校海外(重庆)学习中心”,以解决因疫情导致部分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相关大学留学计划受阻的困境。

挖潜创新,由“提速增量”向“提质增效”迈进。近年来,西南大学在加强国际化发展顶层设计、总体布局、战略规划的同时,师生出国境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外专引智、国际合作科研、海外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合作伙伴全球布局等各项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国际化办学氛围正逐步形成。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提速增量”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形势,西南大学审时度势,决定化危为机,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提质增效”开拓创新,主动为疫情稳定后国际交流大发展未雨绸缪,厉兵秣马。

西南大学积极统筹国际合作资源及国际化需求,切实推动与境外友校“一校一项目”以盘活存量,落实校内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一院一项目”以优化增量,聚焦学校新近确立的国际化工作奋斗目标以凝聚力量。一方面,按照“教育发达大国是稳盘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及拉美国家是拓展重点,周边传统友好合作国家是深化首要”的国际合作思路,全面清理西南大学与世界40 个国家180 余所友好高校已经签署的合作协议,认真分析各合作友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主动联系,洽谈协商新的互惠双赢合作交流项目,推动双边或多边务实合作及有关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落地,最大限度整合全球友好合作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摸清家底,积极对接校内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国际化战略规划和发展需求,主动量身配置优质国际合作资源,开发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项目,协助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全校各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国际项目全覆盖。

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开启以人才培养为抓手驱动学校国际化全面发展新篇章。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拔尖创新型人才,西南大学在加速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出台激励政策设立专项奖学金、全面支持资助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成功举办暑期国际课程周等措施基础上,于今年正式启动“学行天下-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国际化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

以“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国际课程周项目”“国际课程 云课堂”为主要支撑的“优质国际课程学分项目”,将从根本上健全完善西南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更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这是西南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和有益探索,也是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开花的牛鼻子工程。

全新打造的“国际课程 云课堂”,既注重对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引入,也为西南大学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主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校和西南大学共建汉语国际推广机构人才培养进行优质课程输出,是一个优质国际课程引入和输出双向交流平台。

猜你喜欢

西南国际化师生
聚焦港口国际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潮”就这么说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