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空间供求关系出发的小城镇适需性设计探索

2020-11-28郎宇茜詹立宇冯刚

小城镇建设 2020年9期
关键词:发展质量欠发达地区城镇化

郎宇茜 詹立宇 冯刚

摘要:由于传统空间资源自上而下的规划配置逻辑与实际诉求的不匹配,造成了建设用地高增长、低效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从现阶段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的问题来看,正是由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实施成果的“供给侧”与公众的“需求侧”不匹配所造成。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文中简称“西苏”)为例,通过研究分析地域自然环境、社会意识、文化价值下“人”的行为活动特征,提出从空间供求关系角度出发的适需性设计理论,探索优化城市空间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匹配的设计方法,同时从满足自上而下的“小城镇的社会、经济、特色魅力展现”和自下而上的“人的生活、交往、認知获得”双向需求出发,解决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中“供给不足”和“供过于求”的问题,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小城镇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供求关系;适需性;欠发达地区;苏尼特右旗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13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9-0093-08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Design of Small Towns Adaptabilit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Supply and Demand: Taking Sunit Righ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LANG Yuxi, ZHAN Liyu, FENG Gang

[Abstract] Due to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top-down planning and allocation logic of traditional spatial resources and the actual demands, the phenomenon of high growth and low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widespread,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ow efficiency of urban spati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at present,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sid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nd the demand side of the public. This paper takes Sunit Right Banner of Xilinguole League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mpirical object,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havior activities under the reg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value, it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theory of adap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upply and demand, and explores the design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supply side and demand side matching of urban spatial resources. Starting from the top-down social, economic and characteristic charm display of small towns and the bottom-up peoples lif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acquisition two-way needs, it is aim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upply and oversupply in the allocation of urban spati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o explore targeted spatial design methods of small tow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other regions.

[Keyword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spatial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adaptability; underdeveloped area; Sunit Right Banner

1研究背景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已从偏重数量规模增加转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更加注重可持续化、节约化途径[1-3]。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镇)建设用地的规模快速增长与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城镇化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4-5]。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6],并形成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7-8]。作为城市和乡村过渡地带的小城镇地区,拥有最广阔的城镇化发展机遇空间,但受限于经济基础和地理区位等资源优势不足,尤其大多数位于边缘区域的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并未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在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小城镇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应该是积极增强自身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并在空间格局、社会意识、文化特色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让当地人、外来人、旅游人在这里都能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从而实现小城镇美好人居生活空间的重塑。

本文以苏尼特右旗(以下简称“西苏”)为例,探讨小城镇的适需性空间改造设计。西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处荒漠半荒漠草原,属干旱大陆性气候[9],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10],境内民族文化多元[11],有苏尼特王府、毕鲁图庙、苏尼特岩画等多处名胜古迹[12]。

2概念解读

2.1空间供求关系理论

空间供求关系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要思想,其核心是提升供给的效率和质量,针对需求变化的灵活与适应性做出调整[13-14]。在现阶段“人地挂钩”的政策机制主导下,对于自身人口和用地规模有限的广大小城镇来说,城市空间资源供给的精细化利用和配置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提出空间供求关系理论,其内涵也是强调对空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情况进行详细论证,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公众参与等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确定城市空间资源特征和问题,并对已有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公众反馈进行统计,形成空间供求关系理论下的城市规划核心思想基础。

2.2小城镇适需性设计方法

从小城镇的概念界定来看,相较于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人口规模较小,也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有限[15]。那么,从自然环境、社会意识、文化特色等方面进一步分析,笔者发现,小城镇相较于大、中、小城市还是存在较为鲜明的特征。

(1)从空间结构角度来看,由于大多数小城镇的生长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城镇发展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其空间结构相较于城市而言还是极为简单的,多表现为单核心结构、带状核心结构和散点结构。

(2)从社会意识角度来看,小城镇由于基础规模较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往往具有“熟人”社会的明显特征,人口结构相对稳定,所以意识形态的安全性和归属感特征明显。

(3)从文化特色角度来看,由于外来人口较少,相较于大城市来说,小城镇的封闭性也很好地延续和保留了自身的文化属性特色,特别是在一些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这种特征则更为明显。因此,在空间供求关系思想基础之上,笔者针对小城镇的“空间供求关系”特征提出“适需性”设计方法,探索更为高品质、人性化的小城镇空间更新发展路径。

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从“空间供求关系”角度出发的“适需性”设计方法理论是美好的,但小城镇发展受限的客观问题也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方面。

(1)从城镇化竞争力方面来看,由于经济和资源背景基础薄弱,除去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在广大的国家城镇化版图中,大多数小城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缺乏竞争力,对于一些欠发达边缘地区此问题更为明显,本文的西苏就是内蒙边陲区域的国家级贫困县。

(2)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方面来看,城镇化发展路径相对粗放,泛城市化的规划设计比比皆是,盲目贪大求快导致对传统城镇空间的结构性破坏问题突出,无法抓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切实诉求。

(3)从公众意识方面来看,小城镇的封闭性保留了很好的文化特色,但同时也造成了公众的观念意识相对保守,对现代化技术和理念的接受程度有限,这将极大影响设计工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传导效率。

由此,在对小城镇的空间资源特征和问题认知基础上,我们倡导从“小城镇”和“人”的切实需求出发,精细化研究其空间资源特征,精确化分析其空间发展问题,精准化定位其空间发展需求,从空间场所营造、人本交往表达、文化特色彰显三个方面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小城镇适需性设计思路,实现小城镇的空间高质量发展路径,营建小城镇人民美好生活模式,让当地人、外来人、旅游人在这里都能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见图1)。

3西苏空间供求关系分析

西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林郭勒盟的西大门,内蒙古中部边陲的国家级贫困旗县。历史上西苏拥有灿烂的草原文化和民俗风情,被誉为“文艺轻骑兵”的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苏尼特草原。与此同时,以农业为主的地方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

为判定西苏现状空间供给关系特征,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线下采访的方式,收集城镇民众心声,利用数据从极端自然环境特征、传统社会意识特征、多元文化价值特征三个角度研究西苏人对城镇生活空间、交往空间及特色空间的需求(见图2)。

3.1极端自然环境特征下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判定

西苏自然地貌特征丰富,属古湖盆地上升而形成剥蚀高原,位于草原、沙漠、平原、丘陵的交汇地带,整个地形南高北低,中北部为坦荡的高平原和丘陵,境内地表无常年河流,地下水貧乏,风力较大,是国内最佳的风能区。

笔者分别对小镇人民的居住空间、出行空间、公共空间进行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多轮次调研,并进行多点跟踪及详细数据统计,发现西苏人在这种极端气候特征下的生活空间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对温暖舒适的居住空间需求

由于恶劣气候条件,在内蒙的风季(春季为主)时期出行人很少,人们偏向于在封闭的室内空间活动,新建小区的很多活动空间也会尽量设置为建筑室内空间;在寒冷的冬季调研中会看到在城中村与城市街道接驳的转角区域,经常会有少量的人群聚集,同时在东西向的主要街道空间,也会看到北侧人流聚集明显多于南侧。无论是新建居住小区还是传统城中村,人们的活动空间均偏爱温暖、舒适的阳光地带。

3.1.2对安全便捷的出行空间需求

小尺度、慢生活应该是大多数小城市、小城镇的普遍特点,人们的出行距离相对较短,工作节奏相对较慢。但在西苏这样一个南北5公里、东西4公里的建城区域,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人们出行仍会首选机动车的交通方式。但在城镇空间资源配置中,一方面是对机动车停车位的预留不足,另一方面短距离的慢行出行与停车矛盾突出,无法满足低于特征“点对点”的日常行为模式。因此,人们对安全、便捷的出行空间需求强烈,亟待人车分离及路权疏导。

3.1.3对人性关怀的公共空间需求

由于北方小城镇大多数都是从传统的十字街格局生长起来的,因此,无论是商业、办公等活动还是日常交往活动,都呈现了沿街道的线性空间布局为主,空间类型和形式单一。现状主要公共空间类型以大型礼仪性广场为主,且多设置于新城区域,而广大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利用起来非常不便,且老城中的社区公共空间(除街道空间)设置几乎为零。通过公众调研问卷的反馈结果统计,笔者发现老城居民对更为充足、丰富的公共空间需求强烈。

3.2传统社会意识特征下对交往空间的需求判定

前文提到小城镇“熟人”社会特征鲜明,普遍具有“小尺度、慢生活”的节奏特点。同时,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因为地方节庆丰富也呈现了以大型公共广场为主的特点。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型、日常的交往活动也很活跃,街边经常可见棋艺、摔跤、休闲、聊天等活动。

因此,笔者分别对承载小镇居民大型庆典活动及小型交往活动的空间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西苏人在传统社会意识特征下的对交往空间的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对更为明晰、安全的界域感设置需求

由于现状大量的日常交往活动为沿街线性和散点状展开,故其空间属性和边界不明确,造成了人在交往空间中的安全感缺失。通过调研采访,人们对较为明确的公共空间范围还是有强烈的需求。

3.2.2对更为人性、品质的精细化设计需求

西苏现状公共空间的设计普遍存在礼仪性多于实用性的问题,造成了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无论是大型公共空间、还是社区活动空间均存在类型单一、设计粗糙的问题。以社区公共空间为例,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是社区活动空间没有设计,而往往是设计了却未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繁琐的铺装、看似别出新意的设计反而为使用者造成了不可预估的困难。所以,不论对西苏人还是外来人、各年龄阶层人群、各行各业人都对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品质化设计有强烈需求。

3.3多元文化价值特征下对特色空间的需求判定

西苏处于民族文化特色最为鲜明的内蒙古地区,以多元民族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体系、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体系共同构成了西苏的文化脉络主体。但在实际调研中,笔者发现其城镇建设的特色感知却平淡无奇,并未体现一个民族特色鲜明地区的空间特点。

因此,笔者分别对现状城镇空间肌理、建筑风貌、环艺设施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在进行文化专家访谈和公众调研中发现,西苏人在多元文化价值的特征下对特色空间的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对既有生活方式延续及历史情景再现的需求

包括现状居住生活方式(以城中村为代表的居住承载空间)、传统公共活动方式(以老城功能中心“十字核心”为代表的街道公共空间、以老影剧院为代表的历史公共建筑空间)等,但以城中村改造为主要的现状此类需求的承载空间却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被吞噬。

3.3.2对城镇空间建筑及景观风貌特色感知的需求

现代城市、城镇风貌特色缺失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在特色塑造上更是技术欠缺,但是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认知诉求是强烈的,这是小城镇归属感营造的空间感知需求。

4西苏适需性设计实践

通过三个角度对西苏空间供求关系的需求判定,针对空间场所营造、人本交往表达、文化特色彰显三个方面,笔者通过适地营造、适情表达、适度彰显的适需性设计思路,形成西苏老城改造提升方法路径。

4.1空间场所的适地营造

4.1.1宜居社区模式营造

以打造舒适生活为目标的空间场所适地营造,以最大限度减轻极端气候特征对小城镇人活动的不利影响为出发点,我们提出引导界域围合、阳光领域、服务便捷的社区单元空间组织模式。

界域围合的居住空间布局——建议社区单元东、西、北密植树木,北侧建筑布局强调连续性,以有效阻挡常年盛行的西北风影响;阳光领域的居住空间特色——建议社区南部设置20米绿化带,少种树,南侧建筑面宽尽量小,利于阳光穿透,争取最大化阳光空间;服务便捷的居住设施布局——为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便捷需求,减少人在户外行走的不必要时间,社区服务设施强调集中、沿街布置,方便市民快速到达(见表1)。

4.1.2宜行街巷品质营造

以提升街巷空间品质为目标,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西苏人的不同出行方式需求,笔者提出引导界域围合、阳光领域、服务便捷的社区单元空间组织模式。以街巷的安全感提升为目标——包括优化路权、规范停车等,如结合市政工程改造,适度调整道路断面,压缩部分人行空间,转变为路旁停车带,保障连续、通畅的店前区步行与驻足空间,慢车道划分相对独立的自行车道,为自行车提供专属道路,从而保证车行、人行的安全出行;以街巷的便捷度提升為目标——在有限的街道空间基础上,提出结合地域特征的行为模式引导方式;以街巷的品质度提升为目标——以增补东西向道路为主,同时北侧预留较多绿化带,阳光更充足,慢行更舒适,同时激活现有道路灰空间并设置社区15分钟健身圈体系(见表2)。

4.1.3宜游公共空间营造

转变现状单一的沿街线性公共空间形式,从“沿街走”到“街区逛”。以现状内向型的机遇用地空间为基础,形成内部贯通公园体系,弥补老城大型绿地公园不足的问题, 形成连续的公园带,转变传统沿街走的生活方式,打造集合公共服务、慢行体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内向型多元复合活力中枢。现阶段,以老城内向型机遇空间的改造利用提升为主的更新方式,已成为老城活力激活的重要手段,如米兰大都会地区的活力再生改造、北京石景山区晋元庄林带景观提升改造等(见图3)。

4.2人本交往的适情表达

以重塑西苏传统友好交往的社会意识形态为目标,依托现状机遇用地空间,布局三级交往空间体系,优化城镇级交往空间,提升社区级交往空间,织补组团级交往空间。

4.2.1城镇级交往空间

明确城镇级交往空间的边界及主题内容,在现有大型公共交往活动空间的基础上,依托机遇用地空间合理增加和设置,承载大型特色展示空间、文化节庆、市民休闲等活动,满足市民400米服务半径需求。

4.2.2社区级交往空间

结合社区级服务中心设置,重点考虑对乌兰牧骑社区表演场地、居民活动场地等的设计需求,满足市民200米服务半径。

4.2.3组团级交往空间

利用街角或其他空地,见缝插针织补微型活动空间,布置灵活多样、满足市民日常交往活动的空间(见表3)。

4.3文化特色的适度彰显

通过对西苏文化体系的脉络梳理,以彰显多元文化特色为目标,提炼其文化特色属性,并将其在城镇空间进行多维度展现,通过城市维度、建筑维度、环艺维度进行原生文化格局传承、原真文化外延演绎、原景文化创新演绎,极大提升小城镇的风貌特色及空间识别性(见图4)。

4.3.1原生文化格局传承(城镇维度)

原生文化格局傳承是对原生形态及社会意识的传承,在城镇空间格局维度,主要是强调传承传统蒙古游牧民族聚落形式。传统蒙古包的布局形式以“古列延、浩特”为代表,强调以中央为核心,呈现聚合、向心、圈层的聚落空间布局特征,并一直遵循“以西为贵”的礼制原则。结合现状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基础,综合考虑未来空间发展需求,适度传承原生形态及社会意识,在一城三区的空间格局基础上,不断强化十字向心、西拓东进的空间发展联动态势。

4.3.2原真文化表皮演绎(建筑维度)

原真文化表皮演绎是在建筑维度对历史要素的现代化创新设计,主要是强调对传统蒙古包建筑要素及符号的设计演变。传统蒙古具有轮廓、色彩及符号鲜明的特征:以直线、圆弧等简洁的线条为主的穹庐结构,对比鲜明的主色与自然色,以八思巴文(蒙古新字)、哈那、套脑、乌尼纹样等为主的民族特色符号。将这种原真文化印记,以现代创新设计手法在建筑表皮上予以应用,通过对建筑屋顶、立面、材质、附着等的标准化引导,强化建筑维度的空间特色感知。

4.3.3原景文化印记演绎(景观维度)

原景文化印记演绎是在景观维度对历史场景的再现与创新设计,通过对绵延三百年的西苏历史脉络梳理,提取其驿道、商道、军事等历史重要事件的特色要素,运用到街道家具、景观小品等城市家具的母题设计中,包括打造苏尼特羊的城市特色斑马线,隐喻商旅古道及游牧民族的街道家具小品等,都是提升风貌特色的重要手段。

5适需性设计延续

本文通过对空间供求关系的理论解读,以苏尼特右旗老城改造提升为例,从空间场所、人本交往、文化特色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及实践方法,以探索小城镇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营建具有幸福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小城镇人民美好生活模式。

与城市不同,针对小城镇规划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如何保证美好蓝图的落地实施,笔者提出了设计成果的精细化控制引导思路,通过三级管控体系(整体控制、重点控制、标准控制)构建对建筑风貌的关键性要素进行分类引导,以指导城镇化提升的近期街道风貌整治工作,并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作为建筑设计和审查的依据,这是对适需性设计思路的可持续性延续,也是提升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实践(见图5)。

参考文献:

[1] 蒋晓岚,程必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2):130-135.

[2]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9-40.

[3]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科技促进发展,2009(1):1-5.

[4]庄栋.基于城乡统筹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27-54.

[5]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马晓河,黄汉权,等.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5):3-34.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 2014.

[7]周丹婷.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8]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9]乌兰察布盟计划委员会.乌兰察布盟国土资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

[10] 乌兰,范丽,王海,等.苏尼特右旗草原主要植物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J].饲料研究,2010(2):41-43.

[11]梁宝贵.四子王旗志[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5.

[12]巴雅尔.苏尼特右旗志[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2.

[13] 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J].改革, 2009(11):5-14.

[14] 张玉泽,张俊玲,程钰,等.供需驱动视角下区域空间均衡内涵界定与状态评估——以山东省为例[J].软科学, 2016,30(12):54-58.

[15] 陈霞.费孝通小城镇建设思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6-46.

猜你喜欢

发展质量欠发达地区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