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进校园”与潜在观众的培养问题研究

2020-11-28董文桃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潮剧

董文桃

【摘 要】通过“戏曲进校园”方式培养潜在观众具有批量与高效的特点,是解决目前观众断代问题的有效办法;“戏曲进校园”亦是对百年来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将民间戏曲边缘化的偏向的纠正;新媒体语境下可尝试培训师资、开发校园木偶戏和卡通潮剧、开发适应校园观众趣味的掌上潮剧等途径以培养观众。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潜在观众培养;潮剧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47-04

观众是戏曲的生命,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市场,没有观众就没有戏曲。“博得观众喜爱是最大的规律”[1],然而近三十年来,全国各地的剧种普遍发生戏曲观众的断代情况,绝大多数剧种的观众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中年人为辅,鲜见年轻人。这一问题在潮剧中同样存在:在潮汕地区,目前乡村广场戏观众主要剩下老年人和中年人,在50岁左右的人中还有一些戏迷,年轻观众寥寥无几;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乡村电视、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原本相对稳定的农村潮剧观众,现在也纷纷“转行”,赶其他形式的娱乐和热闹去了;孩子们呢,如果家中有爷爷奶奶喜欢潮剧,那么孩子们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一些,如果没有或者爷爷奶奶也不喜欢,那么孩子们在成长期基本上与潮剧无缘,更遑论今后成为潮剧爱好者或者观众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状况持续加剧。有研究者认为“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其艺术含量多高,如果得不到广大青年观众的认可,就足以证明它缺少时代气息,因而缺乏生机与活力”[2],切中了当下观众问题的要害。戏曲观众老龄化,年轻观众从戏曲市场快速流失,成为导致戏曲市场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阻碍了戏曲的发展与传承。

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出台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号召“戏曲进校园”,并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步骤,由此戏曲进校园活动近两年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逐渐开展起来。利用新媒体语境和日常生活环境培养年轻观众,“戏曲进校园”是目前比较切实可行和快速有效的办法,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戏曲进校园”是培养年轻戏曲观众的基础性工程

作为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戏曲进校园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基础性环境。校园戏曲氛围的形成:

在校园观众群体中,存在着潜在观众和现实观众两种情况。潜在观众指经过有意培养或环境熏陶,可能会对观看戏曲产生进一步的兴趣、进而喜爱乃至痴迷的观众。在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耳闻目睹是培养观众的基本环境,在大众文化时代,这个环境已然消失,需要再造日常生活和新媒体环境,对其进行有意识的熏陶培养。现实观众指已对某个(或几个)剧种产生浓厚兴趣、会主动关注相关资讯、观看其表演活动的观众。目前校园小观众绝大多数是潜在观众,现实观众很少。潜在观众是现实观众的重要源泉。潜在观众经过培养,其中部分人可转化为现实观众;但如果缺乏持续的刺激和培养,潜在的兴趣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导致这部分人成为永远流失的观众群体。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出现多年,“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提出,与这一问题有直接关系。

通过“戏曲进校园”培养观众,有来自社会实践和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支持。布尔迪厄认为文化可以变成一种权力资源,文化资本是某种形式的权力资本。他认为:“以身体化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的积累开始于孩童时代。它要求有一种‘教学法行动(pedagogical action):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聘用的专家为培养儿童对于文化差别的敏感性而投入时间。”[3]根据这一理论,戏曲观众的培养从幼儿期就可以开始。0-3岁是幼儿认知敏感期。来自多方的事实证明,大多数戏迷对于戏曲的爱好,是从童年时家庭的影响开始的:曹禺对戏剧的爱好始于他三岁时被继母带入戏院;在一本关于戏迷的调查访谈中,十四个受访对象中有十三个表示受父母亲、外婆、朋友或同学影响,在幼年或童年时被带入戏院,由此成为戏迷[4];超过70%的潮剧票友表示,他们对潮剧的爱好与父母有关,他们很小的时候被父母带着看潮剧,慢慢就喜欢上了;笔者的父母都是戏迷,笔者从小生活在戏曲的熏陶和影响中,童年时喜欢上越剧,并成为越剧戏迷。这种因受家庭或生活环境中的亲戚朋友影响而喜欢上戏曲的事例比比皆是。上述事实印证了布尔迪厄的理论。一种爱好就是一种习性。“习性主要来自客观机会的无意识内化的结果——特别是在早期的儿童阶段……习性导致一种特定的(人际)结合,这种组合受到早期经验的支配。”[5]中国当代的研究者也提出了类似看法:“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在敏感期内人类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某个心理功能由于特定刺激的作用而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之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比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6]这种特征与儿童的大脑迅速发育、认知倾向形成的年龄阶段性有关,根据上述理论,可以说,戏曲进幼儿园、进中小学是当前培育观众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之一。第一,它与儿童感受和认识乃至培养爱好的年龄特征相符;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种下戏曲的种子,可在孩提时期实现戏曲兴趣内化;第二,在正面的、课堂形式的戏曲教学中,戏曲与学生面对面,有组织的集体的校园环境,容易形成学习与欣赏的氛围;第三,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由面到点——群体影响个体,或由点到面——个体带动群体,较易大面积产生良好的效果;第四,校园氛围的诱导效果、校园宣传的舆论效果比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收效高。因此,校园戏曲教学可快速而批量地培养潜在观众,培养现实观众。

“如果社会能够把观赏戏曲变为时尚、时髦,那将对戏曲吸引青年起巨大作用”[7],感性的、直观的感染力量无与伦比。在各种形式的送戏曲进校园活动中,笔者认为“送大戏”[8]是最为有效的培养形式。“送大戏”把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学生凝聚在一个整体的戏剧空间。戏剧空间指演员和观众共同拥有的空间,即共享空间,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舞台空间。演大戏,如经典剧目,笙箫管笛闹台,优美的唱腔和逼真的舞美,再加上名家名角的俏丽身姿等,各种直观感性的元素,非常容易把小观众们拖进剧情,使观众和演员“来一场美的相遇”,产生直观的感性的感染和影响,其效果是任何理论课说教课无法相比的。“大戏的魄力和魅力,在于博大的空间功能和充分的感官效果”“上万人颠簸在情感的海洋里,在沸腾、呼啸”“不管是演員或观众,你都身不由己,听从摆布。一种威势在抠着人心,沉浸于浓稠的烈酒里……这个成功不单只在剧本身上了。它一切措施只为这个‘广场,为了这个特定的空间功能性。它那本账,是连观众的情绪也算在里头的”[9],在这个戏剧空间里,倾情演绎的演员、不断推进的剧情、一波三折的人物命运、韵味无穷的唱腔等融为一体,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滋生和流淌……演大戏虽然成本高,耗时长,但收效好。上演经典唱段、经典折子戏也能部分程度上得到这种效果。

一种爱好的形成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刺激,同样,培养观众也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努力。一两次“戏曲进校园”的作用是有限的,次数有限的比赛和戏剧节,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有人对此表示忧虑:一年一度的欣赏,给学生造成过眼烟云之感;而在缺少相应戏曲背景知识的情况下,这样的欣赏很有可能落得个“看热闹”的下场而无所收获[10]。因此,要想使学生对戏曲艺术有持久的兴趣和真正的爱好,需要日常生活的常态化环境。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搭建和形成网络式的空间或氛围,让戏曲浸润在人们的生活中,渗透在习惯里,润物无声,重新形成戏曲文化的日常生活氛围,从源头上(日常生活、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拉近戏曲与学生的心理和情感距离。学生们的戏曲爱好习惯一旦形成,多数会保持终生,成为稳定的戏曲观众;这些观众又可影响和带动周围人,产生部分新观众,逐渐形成基数较大的学生戏迷群体,通过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群体,形成链条式和网络式的良性循环结构,类似于研究者提出的“集合效应和持续发酵效果”[11],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未来年轻观众群体的形成就指日可待了。如果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经过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的持续刺激,有望在短期内获得大批观众。

然而,仅仅形成戏曲的校园氛围是不够的,在娱乐资源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时代,利用校园环境培养潜在观众,留住并扩大现实观众绝非易事。各种精短快捷的网络直播和精彩纷呈的影视剧、网络剧等,分分秒秒都在与传统戏曲争夺校园观众资源,而这些小观众多数又处在爱好和兴趣容易生成更容易转移、仅保持“三分钟热度”的阶段,如果长时间不能产生适合他们观看的新型戏曲,“三分钟热度”会逐渐消退,“送戏进校园”就沦为了“送热闹进校园”,不仅收不到实效,反而成为一种资源浪费。

因此,培养校园戏曲观众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长期的工作,需要多种措施并举和多方共同努力。

二、是对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抑制传统戏曲偏向的纠正

(一)在百年来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地方戏曲被排挤出局

清末民初以来,官方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过度西化,导致了包括戏曲在内的部分传统文化被边缘化。近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化心态复杂,“这个知识分子文化圈的真正形成是在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一部分人带着强烈的自卑感接受西方文化,他们感到自己的民族万事不如人,一切都是人家好,在接受别人的同时,彻底否定了自己”;他们“以很近似奴才请求恩赐的心态接受西方文化……不断有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源”,这些人“人数很少,构不成戏曲的一个真正的观众圈,然而他们又在戏曲的创作、评论,以及对戏曲发展进行宏观控制的决策中占有主导地位”[12],因此,在强调科学理性和启蒙诉求的现代化建构蓝图中,民国教科书以压倒性优势吸收西方经验,传统戏曲被排挤出局,并进而被彻底边缘化。戏曲的这一命运延续了百年,即便是现在,这一问题依然存在。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对课本音乐曲目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童谣与外国音乐的比例最大,四百多首音乐曲目中戏曲仅占了7首。对18岁左右的中学生进行戏曲艺术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学生在课本中了解到戏曲一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初中的京剧单元,第二次是新凤霞的文章,第三次是高中音乐鉴赏京剧。对7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在高中期间只有 24 人看过或听过戏剧,其他人则在高中没有接触戏剧戏曲”[13]。

如果将戏曲的这种情况与话剧比,问题就更明显。“五四”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话剧更多与精英文学联系在一起,传统戏曲因承载了如色情和低级趣味、对多妻制的宣扬、把复仇或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幽冥神怪身上等落后内容,受到知识分子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鄙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中,来自西方的话剧因成为被认可的对象,而在挑选语文教材篇目时受到青睐,中国传统戏曲反而被忽略,即便是选进教材的少得可怜的戏曲篇目,也都是学院派剧目,民间戏曲从未进入挑选者的视野,更遑论走进课堂了!产生戏曲观众的校园氛围、群体观看和自幼就应该被培养的戏曲兴趣完全被中断!当前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算是对这一偏向的纠正吧。

(二)潮剧传承与中小学普通话推广的关系

地方戏曲多用方言演唱,北方剧种如京剧、豫剧等属于北方方言区,与普通话差别不大,普通话在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推广,对剧种的传承与推广影响很小,但属于闽南语系的南戏剧种,如莆仙戏、潮剧等,其方言的语音系统与普通话存在极大差异,普通话推广对潮剧的传承与推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普通话在潮汕地区被推广,学生们从入学起就被训练学习普通话,在学校的交流和平时的生活与思考中大部分用普通话,虽然在家中与父母和其他家人会讲潮汕话,但潮汕话的使用频率已低了很多,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使用普通话交流,导致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远超方言的使用频率。潮剧用潮汕方言演唱,许多潮汕籍学生自诉“看不懂”家乡的潮剧,原因在于长期使用普通话,“快忘记家乡话了”。有学生家长反映,现在的学生们不喜欢潮剧,不会唱潮剧,与说普通话过多有直接关系。当普通话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时,再去听潮剧,就听不懂了!因此,学校教育在普通话推广和潮汕话使用之间寻求平衡点,是有必要的,有关方面已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指出“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小学开展汉语方言文化传承课程建设”[14]。

三、校园观众培养的可行性途径——以潮剧为例

(一)汕头市潮剧“送戏进校园”基本情况

从2017年开始,汕头市开展活动,由汕头潮剧院执行,2018年七区一县“戏曲进校园”100场,2019年40场[15]。

“送戏进校园”的大致情况:活动大部分由上级安排,少数经学校邀请,一般只要提出来,潮剧院便会安排;学生参与情况:不同学校情况不同,开展范围有大有小,学生参与的规模也不一样,多以班或班级为单位,有的一两个班,参加学生百人或百人以内,少数学校几百名学生参加;一般在课外活动时段进行;内容主要有角色行当介绍、表演技巧展示、折子戏表演和師生互动等。折子戏多用《桃花过渡》。《桃花过渡》比较简单的人物关系、通俗易懂的剧情及撑船带划桨的歌舞表演,很容易吸引学生,学生也容易接受;此外还有一些简单的师生互动。“送戏进校园”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打开了另一片天地,受到中小学生(包括幼儿园小朋友)的普遍欢迎。有校领导认为,这几年政策性宣传和渗透比较好,潮剧进校园可以多几场,只有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种子,促使其生根发芽,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二)潮州铁枝木偶戏进校园情况

潮州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中心的陈培森团长,是国家级的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人。自2014年开始,陈团长带领铁枝木偶戏走进校园,给潮州地区部分小学生传授铁枝木偶表演技法;2019年送戏进幼儿园和汕头大学;进校园的主题有宣传新税制、宣传孝道与廉洁、揭露贪官、反邪教、反校园暴力、宣传吸毒的危害等,与时俱进;一般在表演结束后,让孩子们参与体验,了解木偶戏的初步技法。传承中心根据《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改编的《收蜈蚣精》、原创剧《小猫学本领》等,配以潮剧背景音乐和唱腔,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三)校园潮剧观众培养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笔者通过采访调查得知,校园小观众们对潮剧“送戏进校园”活动非常感兴趣,也表示喜欢看潮剧。潮剧之所以长期被年轻人冷落,重要原因是一直缺乏与年轻人之间能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送戏进校园”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但是,与豫剧、京剧等进校园的情况相比,潮剧尚处于起步阶段。“送戏进校园”是个长期的、综合的工程,要把这个平台搭稳搭牢固,为潮剧真正培养未来的观众,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与支持: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力度扶持,需要送戏活动从内容到形式的纵深扩展,需要大量与时俱进的、适合小观众们观看的新剧目,更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密切配合。

“送戲进校园”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外来资源,自然要受到时间、人力资源和其他诸多方面的限制,应以“送戏进校园”为契机,培训潮剧师资,建立常态化的校园潮剧教学环境:第一,利用剧团资源将部分演艺人员培训为“业余”教师,能给学生讲解和示范,在广场戏演出淡季,如四、五、六月,让培训过的演艺人员走进校园,演、讲并用;第二,利用戏曲学校开设潮剧师范专业,为学校输送专职的潮剧教学工作者;第三,招募潮剧票友志愿者为“业余”老师。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充足的师资力量,才能实现校园潮剧教学常态化,才能充分利用好音乐课、兴趣课或其他课外活动时段,进行潮剧兴趣的日常培养。

卡通潮剧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前面讲过,直观感性的戏剧式学习符合幼儿园和低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这种方式在美英等欧美国家早已成为常态的教学模式,它以快乐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式学习乃至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开展过程学习,寓教于乐,其效果是惯常的教学方式不能相比的。同时,相比于真人潮剧,儿童木偶戏和卡通潮剧制作周期短、规模小、成本低、时长灵活,在内容和形式上紧跟时代步伐,在幼儿园和小学推行相对容易,也合适做校园宣传教育的素材。

更为重要的是,在掌上看剧时代,需要尽快开发合乎校园观众趣味的掌上潮剧,内容轻松活泼、形式精短美观、节奏放松轻快,如具有新型元素的短剧、创意抖音和内容精当的推文之类,才能真正留住潜在观众,扩大现实观众,“送戏进校园”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惠康.戏剧评论与剧作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7.91.

[2]陈福杰.创新驱动背景下戏曲传承与“流行”初探[J].当代戏剧,2019,(6):41.

[3][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8.

[4]李声凤.舞台下的身影: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越剧观众访谈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5.1-232.

[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0.

[6]缪小春.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1,(3):320.

[7]刘景亮.论戏曲观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204.

[8]指上演整本的戏,而非演折子戏或戏曲片断.

[9]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3-44.

[10]江声.戏曲进校园 更应“在”校园[OL].http://tl.wenming.cn/wmpl/201708/t20170818_4693221.html, 2017-08-18.

[11]陈福杰.创新驱动背景下戏曲传承与“流行”初探[J].当代戏剧,2019,(6):40.

[12]刘景亮.论戏曲观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198-199.

[13]何伟国.戏曲进校园的现状分析[J].黄河之声,2020,(3):98.

[14]王琦.既要普通话也要方言课[N].北京青年报,2020-6-3.

[15]该数据由汕头市文广新局艺术科提供.

猜你喜欢

潮剧
姚璇秋:潮水不尽 潮声不息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统计的潮剧研究梳理与分析
潮剧戏曲在潮州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潮剧入沪演出及其影响考论
潮剧演出团队与潮剧兴衰嬗变研究
潮剧历史传承与发展简述
论潮剧的活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