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剧戏服数字化整理研究

2020-11-28熊忆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戏服粤剧年轻化

熊忆

【摘 要】该研究着眼于粤剧戏服美学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历史文献收集整理、粤剧院舞美衣箱、粤剧艺术传承人与粤剧史学家们访谈咨询、跨学科应用和比较研究法,对粤剧戏服做统计性整理,完成图文并茂的粤剧戏服电子书。以期该研究成果为岭南艺术的数字公益推广系统提供资料,吸引更多的艺术设计者与年轻人加入对非遗美学的应用和开发,开拓粤剧美学的设计之路,以应用助推粤剧观众的年轻化,解决粤剧传承中观众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粤剧;戏服;数字化整理;老龄化;年轻化

中图分类号:J8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13-04

粤剧戏服的数字化整理,源于笔者2016年参加韩国首尔的一次国际会议,其间参观了景福宫的服饰厅,其中传统服饰的展示分成了两种形式:实物与数字VR,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博物馆普遍的传统服饰展示方式。这次参观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何我们国家目前的博物馆服饰展览都被放置在遥远的反光橱窗里,这种“距离”,只能是惊鸿一瞥后没有痕迹?VR资料除了展示、观赏作用,是否能转化成可应用的数字资料库?能否建立传统服饰数字化资料库提供公众共享?让年轻人主动靠近传统,将我们丰富多样的传统服饰美学通过网络实现更广泛传播,从而将中国服饰美学融入未来的设计领域,推动中国服饰美学在世界范围的认知与文化影响力呢?基于这些思考,笔者开始了对粤剧戏服数字化的整理工作。

一、将年轻人引入粤剧的观众群

随着粤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了政府、粤剧演出机构、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协同合作的粤剧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广州与佛山两所粤剧博物馆吸取国外的博物馆展览经验,通过免费开放进行粤剧艺术的民间普及,也构建了大湾区特色旅游项目。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实物陈列、历史视频等资料普及粤剧艺术。通过“参观”广州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我们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服饰实物与历史文献资料,同时也发现广州粤剧博物馆的展示形式僅限于传统的实物、历史纪录片视频播放展示方式,参观者明显以老年人为主,参观的长者们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关于粤剧的一二。在粤剧演出剧目的多次调研中,学生们都被精美的戏服和装扮惊叹折服,与此同时,粤剧演出舞台下全是老年人,他们一边嗑着瓜子、剥着橘子闲聊着,一边欣赏着台上精美的演出,时不时还和着台上的演员哼上几句完整的粤剧,完全不用看舞台左右两边的歌词字幕,每次调研,粤剧舞台下唯一的年轻观众就是我和学生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提到“必须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尤其是在年轻人中。”[1]在“后申遗时代”,粤剧的保护与传承获得了戏曲表演方面的各项支持,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无法解决粤剧受众老龄化的现实。观众是表演艺术的生命力,是否可以从粤剧服饰审美推广上另辟蹊径活化粤剧艺术?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否同步,才能让粤剧艺术进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将粤剧戏服的数字化整理资料建立网络共享库,尽快为至今仍没有官方网络的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提供网络资料,拓展其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吸引年轻人的主动参与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二、兼容性图像图形软件协同合作完成数字电子书

今天的数字化非遗整理囊括了数字影像技术、3D、VR、AR、3S、行为捕捉等技术,这些技术有些在非遗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它们给非遗数字化带来了新的可能。[2]本次数字化整理研究以广州粤剧团戏服实物、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实物加上历史文献结合,进行原始资料分类梳理,基于粤剧戏服的平面式结构选择最常用的矢量图软件Adobe Illustrater(文中简称AI)进行绘制,研究中期大量工作主要是AI矢量图的合理性与绘制上。基于服装的结构关系进行了多次演出后台结构与穿着效果记录,结合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和文献资料,再根据调研视频进行矢量图的绘制,确保绘制的本真性。

从研究内容上来说,选择AI矢量图进行粤剧戏服数字库搭建,首先源自设计师们的设计流程与应用需求。AI兼容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图像软件Photoshop、排版印刷软件Indesign、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尤其是Adobe公司旗下的各种软件均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导入与输出。AI因可以全面支持SWF格式、SVG格式的输出,导出文件可以直接在网页中打开,[3]为未来的网络共享应用奠定了基础。其次,粤剧戏服是典型的平面结构构成的传统服饰样式,应用曲线矢量图匹配其重要特征图案的绘制,也避免了三维软件的制作耗时过长的实际操作瓶颈。按照戏服的分类完成数字矢量图的绘制之后,再进行跨学科应用的图文并茂的电子书制作,采用Indesign创建粤剧戏服电子书。电子书内所有文件均以直接导入AI与PS图片方式操作,阅读电子书的同时可以随时直接进入AI与PS进行提取与编辑原文件,在存档形式和获取形式上提供了设计师们再应用的支持。

从研究外围上来看,今天的网络媒体、数字电影、游戏、动漫产业的共享资源库以矢量图格式居多,纵观全球,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应用于漫画、游戏、电影相对较少,即使应用也是来自国外的创作,其中不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曲解或者因文化艺术的广泛传播失去了原始的面貌。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非遗公共数字化资料匮乏以及资料本真性缺失;二是即使有相关的保存,也是静态原始的保存,例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藏,缺乏网络的展示与传播,限制了属于过去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空间与传播的速度,更无法企及应用型产业。伴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发生,数字化时代将成为主流生活形式。数字化教育、在线教育等形式将成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非遗艺术的数字资源库的搭建需求势在必行,粤剧服饰电子书将以易于传播、便于存储的方式让更多元化的领域认识粤剧表演艺术的美。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将数字化研究成果分享给进行粤剧艺术关联性设计的学生们,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主动创作热情,学生反馈:“我是广东人,竟然不知道粤剧戏服原来这么美,能有这么精致的细节!”对比粤剧戏服实物的精美,AI绘制的矢量图戏服更具时代特征,更容易激发年轻人的创作激情。将粤剧戏服数字电子书作为在线课程与设计创新课的基础资料,将吸引更多的跨学科设计应用。从粤剧戏服美学的角度让年轻人接触粤剧,从而主动探索,形成粤剧艺术的新观众群体。过去粤剧戏服在发展中求新求变,体现明清服饰特征,兼容并包其他地方戏种服饰特色,发展至今形成了自身岭南特色的表演服饰,今天顺应跨学科发展的趋势,希望数字化将粤剧戏服美学转化为大湾区岭南特色创新设计的资源。

三、粤剧戏服的典型特征

粤剧戏班的传统习惯把舞台美术划分为化妆、衣箱、杂箱、画布四个功能部门。粤剧戏班把置放戏服的木箱称为“衣箱”,而保管戏服的部门岗位也用“衣箱”去命名,将管理戏服和负责帮演员穿戏服的人员叫“衣箱伯父”。从粤剧的起源看,“晚清,广州成立‘八和会馆(粤剧同业公会),入会的全是粤剧大班,‘粤剧这个名衔从此被人普遍称呼了。”[4]《粤剧六十年》中提到粤剧兴于明代,发展于清朝,早期以佛山为发展基地,由此早期粤剧戏服以明清样式为主。潘福麟也肯定了衣箱的大体以明朝样式为主,也综合了其他朝代的样式。[5]如演东周时代的戲则穿汉朝服制(俗称大汉服),如演满清时代的戏则穿清装,如演明清两朝更替时期的戏,例如扮演吴三桂,则明清两朝的服制一齐登场。[6]

由此可见粤剧戏服的样式主要依据剧本的历史背景为依据,对应时代服饰特征设计粤剧戏服,同时兼容并包同时代地方戏种戏服之美,应舞台效果和角色的需要加以演出效果美化,突显其象征意义。另从粤剧史学家与民间文献记载上来看,粤剧戏服在长期的模仿和兼容并包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戏服特征。例如20世纪30年代一度流行单纯追求华丽的“珠筒”“胶片”戏服,有的甚至在戏服上装小灯泡,把几十斤重的金属片钉在袍甲之上……以招徕观众。[6]

粤剧辞典中记载粤剧戏服解析中,粤剧传统戏服的分类以及名称主要源自京剧,基于粤语戏曲的方言特色,其部分名称以粤语的发音命名,也正是粤剧戏服艺术的特征之一。粤剧戏服可以分为:蟒、大甲、海长、海青、圆领、帔风、衣等几大类,表演时配以盔头、腰带、鞋靴等穿戴,加上对应的妆容以及开脸便是完整的粤剧装扮。大甲也叫“大扣”,“大扣”是京剧戏服“大靠”的粤语发音。海长是大襟、斜领、阔袖长及足的戏服样式,由京剧传入,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均称“开氅”,因“开氅”字音与广州话“海长”相近,行内一直沿用至今。而粤剧“圆领”在京剧中称官衣,是文武官员服,因此以戏服特征命名也是粤剧戏服的一个特色。[7]

四、大甲与铠甲

数字化整理过程中粤剧戏服“大甲”特征尤为突出,也是年轻人首选喜欢的戏服样式。也称为“扣”或者“大扣”,仿照古代盔甲战衣的型与质在粤剧舞台上塑造了威武绚丽的武将形象,是粤剧中武将专用戏服。对照明清时期的铠甲资料(见图1、2),不难发现大甲设计灵感以及思路。与当代服装设计的5W1H原则一致的粤剧戏服“扣”因应用的性别、角色特点不同,又分为文大扣、武大扣、男扣、女扣、扣仔或改良扣。铠甲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平面式服饰样式中是相对立体的服装,在粤剧扣的设计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图案的象征应用上将寓意和视觉立体都呈现得恰如其分。武扣圆领、围扣领、紧袖,甲身前后两块,长至足,绣满鱼鳞、甲形状的纹样,以此模仿真正盔甲的甲片形状,早期钉上铜片或者玻璃镜,后来为了穿着的方便多以胶片代替玻璃和铜片,前幅下部改尖形为钝圆形。甲身前面腰部略宽,称“扣肚”,用绣花图案区分文武,绣虎头的叫“武扣肚”,其他花纹图案的叫“文扣肚”。两腿两侧各有一块保护徒步的甲裙。背部有一虎头形的硬皮壳,称“背虎”,上面插有八支长方形“背旗”。红绸制成的“威风带”缠于胸前,遮住捆绑背旗的布带,遮护“背虎”;五色裙遮掩腋下。扣服的颜色依据清朝服制分为正五色和间五色。传统粤剧中打了败仗的将军,或是不懂武艺但又身居武职的将官穿大扣,不背背旗称“文大扣”。

女大甲也称女大扣,是武旦扮演戏中女将军上阵出征时所穿的戏服。与男扣的差别在扣肚上绣凤的图案,现代女扣还搭配云肩(见图3)。背上有四枝背旗,与扣身的颜色和图案需配套,内要穿白衬裙,在腰部系彩色飘带数十条。[8]木兰扣以花木兰角色得名,与女扣有一定的差异,黑色圆领、对襟、结纽、包袖的短上衣配以前、后、左、右四幅扣裙,加上前胸、后背、两肩及四幅扣裙均缀有圆形金属钉片,展示出肃穆短小精悍的威武女扮男将样式。扣仔是传统戏中古代将军的军服。圆领、束袖,束腰配“细肩”,下身扣裙分前后左右四幅。一般除了绣象征甲片的鱼鳞纹和T字纹外,也绣龙、狮子、麒麟、海水等图案。

粤剧戏服大扣横在演员的腰间绣有虎头的“扣肚”形象衬托出武将角色的威势,主要是装饰作用,演袍甲戏的演员习惯在进场时将双手放置在扣肚内,待到转身或者走圆台时,先用双手将扣肚推开扬起,使扣肚被身体带起旋转,既方便做技巧动作,又增加身段美感,体现出豪放的优美感。

背旗又称“扣旗”。是粤剧戏服大扣的装饰物,颜色与图案和大扣相同。旗杆头上装有银色小木葫芦,背旗杆为藤质,长约80厘米,扎排须穗,微弯。插在演员背后的背虎中,故称“背旗”。早期背旗呈方形,八支背旗,也有演员插六支背旗,当时演员认为插得越多,越显角色威风和演员技艺高超,后来因为太重,影响演员的演出技艺的展示,减省为三角形靠旗六支或四支。背旗在演出中除了起到装饰作用外,演员还会利用肩和背发力“筛背旗”(“筛”是粤语,普通话就是抖动的意思)。它可以调节演员身段的节奏,还可以给掌板师傅提供预备动作的“影头”。传统粤剧戏班演袍甲戏的演员都要掌握“筛背旗”的技巧,后来也有发展到用背旗打脱手的表演。[8]

传统粤剧戏班因演员背上有虎头故称“背虎”,形状似折扇,由两块牛皮用蜡麻线缝合,开四个洞眼为插背旗用。四角分别系四条棉索,从后绕到演员胸口,索紧背旗固定在演员的背上。整个背虎用绣有虎头形状的背虎套套住,女大扣的背虎壳套则绣团凤图案。粤剧还在背虎上加上四条飘带,男大扣绣龙或女大扣绣凤图案,叫“威武带”,绑在背虎上。背虎主要是对戏服起装饰美化作用,特别粤剧传统小武,惯用车身技巧,使威武带随演员身体旋转,显示技艺高超。传统粤剧的大扣在两臂和扣身之间的部位容易露出空当,前辈艺人觉得不雅观,就缝制两条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相间的绸带,分别缀在大扣的两腋之下,其用意主要是遮挡两腋下的空当,并增添戏服的色彩。因为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绸带拼成故称“五色裙”。

五、广绣的时尚演变

我国四大名绣的“广绣”工艺是粤剧戏服美的重要表现。广绣构图饱满、花纹繁缛、图案生动,装饰性强,色彩浓艳,色块对比强烈,与粤剧舞台所洋溢的热烈明快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相互协调,在众多地方戏曲剧种的戏服类型样式中独树一帜。广绣手工精细,针法多变化,有绒绣、绒金结合,盘金银线、钉胶片、钉珠筒,绣色有五彩、淡五彩、三蓝、三香等。又有双面绣、交叉绣、羊毛针绣、棉绣。广绣曾有过在1915年及1923年于巴拿马及伦教的比赛中获奖的荣誉。[10]20世纪20年代,为了在舞台上争芳斗艳,男女艺人多自制戏服。当时女班地位不如男班,为了竞争,首次采用将胶片缝在戏服上。广州俗话将塑料片称为“胶片”,故戏班将缀有塑料片的戏服称作“胶片服装”。粤剧胶片戏服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男女艺人均采用,有的疏钉,有些缝得密密麻麻,所以又叫“密片”。因为胶片的缝缀,使戏服变得笨重,严重妨碍演员运用水袖、须口、水发等技巧表演,故很少再使用。[6]虽然整身密片逐渐被淘汰,但也对现代粤剧古装戏服设计产生了影响,至今粤剧各种传统剧目戏服的制作仍然进行局部“钉珠片”装饰。香港和广州的粤剧戏服制作坊仍有销售胶片装饰的戏服,价格不菲。笔者在英国伦敦走访香港粤剧爱好者时,参与了他们每周一聚的排练,这些年过半百的移民们不但在一起唱粤剧,还以收藏粤剧戏服为癖好,他们的戏服大部分是在移民后回香港购买的,这些戏服更讲求服装的装饰性,尤其是在女角的戏服中“胶片”“金银绣”等装饰普遍使用,这两种绣在当今高级时装设计舞台上都是常见的。广绣有一种“缕绣”,绣时先用粉墨在衣料上画图样,然后用细毛笔绘好,接着用金线银线压住,再用彩线把金银线钉上,这彩线比丝线还细,其颜色与衣料颜色相同。钉彩线时要钉得密细、牢靠,力求图案紧贴在衣料上面,显得平滑光润。[10]环顾当今欧洲国际高级时装与成衣发布会,粤剧戏服上的各种刺绣手法频繁出现(见图4),由此可见粤剧戏服的装饰工艺一直都是同步甚至领先于国际时尚行业的发展。今天机器绣花模仿了广绣的特色,加快了戏服的制作流程。将手工制作的耗时性与高价值的艺术品特征结合,广绣作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成为馈赠佳品。

六、结语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是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粤剧艺术的演出复兴,从国家到地方都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弘扬和传承的工作,但是粤剧艺术是一个时代的流行艺术,这种时代性以及地域性既是特征,也同时是限制其在当代以及未来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提到“保护”一词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的确认、立档、保护、弘扬、传承和复兴。[1]其次,我国大多数三馆习惯于“各自为政”,缺乏非遗资源共建共享意识。[11]尤其关于粤剧戏服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广州市博物馆只能是以游客的身份去调研,隔着玻璃拍摄收集。缺乏共享与教育协同合作机制,使得成立多年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传播粤剧艺术受限,甚至很多学者都惊讶于原来还有粤剧艺术博物馆。基于“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數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3],在制作粤剧戏服的数字库时,思考未来将利用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国内外知名大众社交网络搭建中英文粤剧戏服数字化资源共享,在“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中接受非遗传承人的监督,[12]以粤剧戏服美学吸引国内国外的年轻人加入对粤剧艺术的认知活动中去,为未来粤剧数字化博物馆提供数字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第一稿[C].中国文物修复通讯,2003,(22):11-16.

[2]周亚,许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02):6-15.

[3]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

[4]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暨南大学,2006.49.

[5]潘福麟.“宁穿破,不穿错”——谈粤剧服装艺术(三)[J].南国红豆,1998,(04):34-38.

[6]陈非侬.粤剧六十年[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85.

[7]粤剧服饰 Costumes of Cantonese[M].香港:Hong Kong Regional Council出版社,1988.

[8]<粤剧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粤剧大辞典[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9]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0]潘福麟.状元坊广绣戏服——谈粤剧服装艺术(二)[J].南国红豆,1998,(03):38-40.

[11]刘灿姣,阳利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述评[J].图书馆,2016,(02):15-20.

[12]宋俊华,王明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文化遗产,2015,(06):1-9+157.

猜你喜欢

戏服粤剧年轻化
SINGING THE CHANGES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康宝莱 推进品牌年轻化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广州戏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直销年轻化战略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