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消费欺诈传导机制及管控研究
2020-11-28孙琪霞
基金项目:江西省抚州市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8SK020);江西省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开放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GL02)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随之而来也爆发出以网络欺诈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提出的关于网络欺诈识别的内、外部因素,并应用SOR理论,揭示大学生网络欺诈的传导机制,最后提出大学生网络欺诈管控措施建议。希望可以让网络积极发挥正向价值,消除网络欺诈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欺诈;SOR;传导机制
一、文献综述
国外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关注欺诈问题的研究,到了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了较系统的研究。学者们从心理学、认知学、组织、沟通、哲学等不同领域研究欺诈。大量研究主要从欺诈特征入手,对欺诈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解释,而对欺诈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于欺诈的研究相比国外研究较少且浅,多为列举欺诈手段、表现形式等,进而提出建议,很少深入研究实证和分析理论。以大学生网络欺诈的研究为例,现有的研究文献基本都是从大学生网络安全的角度对网络欺诈进行定性的研究,主要围绕大学生校园网络受骗类型、特点,从而提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如张树启[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张俊[2]结合网络安全威胁背景,邵崇钮[3]等从网络诈骗类型分析,王帆[4]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评估安全性;胡向阳[5]等则从法学角度探讨了防控对策。以上研究都忽略了大学生网络诈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会被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信息实践所骗,什么因素对大学生成功(或者失败)察觉这样的欺诈起作用?只有厘清了被骗的根源,才能有效进行防范。本文应用SOR理论,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欺诈模型,有助于全面诠释大学生网络欺诈的传导过程。
二、网络欺诈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网络欺诈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欺诈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网络欺诈的一些共同特性:(1)诱导潜在受害者行为是主观故意的;(2)以现代互联网为平台实施网络欺诈;(3)产生了网络欺诈的后果。
(二)人际间欺诈理论
人际间欺诈理论(Irn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是Buller和Burgoon (1996)提出的[6]。该理论认为欺诈是一个发生在欺诈方和被欺诈方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详细解释了这个过程是由欺诈方发出信息开始,中间过程是被欺诈方接收信息至传递怀疑信息反馈给欺诈方,到最后被欺诈才完善欺诈策略结束。
(三)SOR理论
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理论:“刺激一机制一反应”是Mehrabian and Russell(1974)提出的,他們认为:人们的行为受意识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环节,形成“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7]。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欺诈受骗形式
网络欺诈形式很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有研究,有从电商平台角度进行网络交易欺诈类型的分析,有从消费者受骗后的投诉信息总结出网络欺诈的类型。比如,王竹等总结了数十余种网络用户欺诈的类型,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FTC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曾根据消费者投诉数据,总结出十大网络商业欺诈行为。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而言,比较突出的网络欺诈受骗类型包括:网络拍卖欺诈、免费网站欺诈、网络传销欺诈、网络旅游欺诈、网络创业欺诈、网络投资欺诈。
四、大学生网络欺诈传导过程
学者Xiaobo[8]等基于S-O-R模式,从产品信息欺诈视角,提出基于产品信息的网络欺诈框架。研究认为,消费者受到产品信息欺诈行为等因素的刺激后,产生相应认知,然后对欺诈识别做出反应[9]。张燕双[10]将前人研究的识别网络欺诈影响因素总结为两方面:一是内在因素,比如:信任、性别、个性(外向、顺从、防范意识等)、文化背景、网络经验等等;二是外在因素,比如:网站的特性、产品特征、网络监督与否、网站安全提示机制等等。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欺诈行为是由某些刺激而产生的,这些刺激主要来源于被欺诈者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在这种刺激下,被欺诈者产生认知反应,而这种认知反应驱使被诈骗者的行为反应(被骗或识别出欺诈)。参考姜伟军[11]等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及肖谢[12]等研究大学生网络受骗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基于SOR的大学生网络欺诈传导过程,如图1所示。
五、大学生网络欺诈管控措施
(一)针对被骗学生开展心理建设
首先高校需要调查清楚本校学生对于网络欺诈的基本情况,掌握受骗学生的主要原因,跟踪其受网络欺诈后产生的后果,比如导致的经济损失,心理受挫程度,价值观是否有偏差,学习、生活状态是否受影响等等。然后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相关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受骗学生的心理建设,尽快帮助他们摆脱受骗的阴影,以便后续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学业。
(二)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历练,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所以非常有必要接受网络安全教育。那么,为了避免大学生网络欺诈事件的发生,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网络欺诈防患于未然。一是,高校可以在教学计划里安排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的课程,使大学生从理论上对于网络安全知识有系统的了解;二是,高校可以丰富课外网络安全教育形式,比如:采用受骗学生现身说法、受骗现场模拟演练、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还可以开展防网络欺诈安全月活动,张贴海报、制定网络欺诈基本情况小手册,邀请公安部门进校园讲网络欺诈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乐于接受新内容的形式。总之,大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感悟,网络欺诈识别能力会逐渐提高。
(三)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欺诈手段不断升级,大学生防不胜防。因此,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尤为必要。一是,大学生要养成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比如:不轻易打开网络链接,不在非官方网站购买游戏装备或游戏币,重视自己的隐私保护,熟悉使用的社交媒体隐私政策,在网络社群的交往中尽量避免泄露自己的信息。二是,大学生要掌握网络媒介的基本功能。了解清楚使用的网络媒介,才能把握其安全性。
(四)完善法律监管措施
我国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比如针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安全、电信和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已经颁布并施行了数十年。但是,网络法律法规的施行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才能体现显著的效果。目前,网络监管出现漏洞仍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欺诈受骗的重要原因,比如通过网络产品信息表达方式的差异进行欺诈。张燕双[10]认为欺诈信息包含如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数据形式,這将会影响接收者对于欺诈的评估和感知,从而影响对欺诈的识别。一方面,需要完善并出台网络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需要在刑法上加大网络欺诈惩处力度,有力打击遏制网络欺诈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树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案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2]张俊.强化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116-118.
[3]邵崇钎,黄志军,温洪亮等.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410-411.
[4]王帆等.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的评估与干预[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5]胡向阳,刘祥伟,彭魏.电信诈骗犯罪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0-98.
[6]李建川,张仙锋.基于IDT和ToD理论的网络欺诈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01):38-43.
[7]刘文华.涌现视角的企业家机会的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
[8]Bo Xiao,Izak Benbasat , PRODUCT-RELATED DECEPTION IN E-COMMERCE: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MIS Quarterly2011(35):169-195 .
[9]蹇洁,牛舒,陈思祁.产品信息欺诈中网络消费者识别行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09):72-79.
[10]张燕双.社交媒体对用户网络欺诈识别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
[11]姜伟军,李蔚然.大学生电信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以15所高校大学生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3(06):123-128.
[12]肖谢,黄江英.大学生网络受骗的类型、原因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05):67-72.
作者简介:孙琪霞(1983-),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