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1-28梁燕芬赖碧莹梁雅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护理路径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

梁燕芬 赖碧莹 梁雅玲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左心衰竭(ALHF)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ALHF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院前急救及转运, 研究组患者行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急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入院开始抢救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分别为(23.27±3.25)、(48.38±5.24)min,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27±3.04)、(67.39±6.12)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转运改良流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80

ALHF是因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致左室前后负荷过重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种心脏急危重症, 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不良预后风险高等显著特点。高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和完善的转运流程是提高ALHF急救效果、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本文以本院急救的60例ALHF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在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急救的60例AL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行常规院前急救及转运。即接到急救电话, 准备急救物品、药品, 安排急救人员出诊, 到达现场后开展ALHF常规急救措施。

1. 2. 2 研究组 行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 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 2. 2. 1 通过急救电话, 收集病情信息 院前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时, 除常规掌握患者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外, 还需询问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和基础疾病、既往病史等信息, 以初步判断急救相关准备及措施。急救中心紧急调度急救车辆, 急救车辆则根据GPS信息前往接送患者并进行车内紧急救治;同时患者体征、病情信息或现场音/视频数据将回传到云平台;医院根据回传信息, 提前进行急救准备[1]。

1. 2. 2. 2 实施“6S”精细化管理, 做好急救车出诊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信息, 对急救车上所准备的物品(包括急救药物、仪器设备等)实施“6S”精细化管理, 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使车舱内的环境更加干净、整洁, 急救药品和抢救仪器分门别类, 排列整齐, 明确数量, 有效标识, 保持备用状态。依照120救护车使用特点, 实行全部车辆统一标准, 优化急救流程, 改善了原先一车一貌, 急救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使用药品和设备时要思考物品放置的现状,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做好急救车出诊准备后, 尽快出诊[2]。

1. 2. 2. 3 准确评估患者病情进展, 高效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救 出诊过程中, 急救医护人员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可视化视频设备及各类院前急救APP系统等, 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准确评估, 并高效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救或抢救, 从而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在呼叫第一时刻开始到首次医疗接触这个时间盲区内获得专业急救指导[3]。

1. 2. 2. 4 专业协作, 开展现场紧急救护 到达救护现场时, 急救护士应发挥其主动协助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配合急救医师开展紧急救护:帮助患者半卧或端坐卧位, 双腿下垂, 高流量吸氧, 20%~30%酒精湿化, 心电监护, 记录尿量, 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平喘、激素等药物;对患者意识、皮肤黏膜颜色、生命体征、肺部罗音、尿量等进行评估, 写好抢救护理记录[4]。

1. 2. 2. 5 把握转运原则, 优化转运流程 转运流程的改良, 可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 通过整合医疗单位、急救120等医疗机构, 形成協调网络。根据区域分布和救治能力进行分层管理, 协调转运系统、遵循以患者及家属意愿为第一, 就近、就急、就能力的转运原则, 将患者送往最近的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打破院际系统壁垒, 争分夺秒抓住抢救的关键时机, 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前期救治的质量[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急救效率 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开始抢救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

1. 3. 2 急救效果 两组患者入院接受专业急救后分别评价急救效果;显效:患者气喘、呼吸困难、心悸、肺部啰音、肺水肿等临床主要症状显著改善, 血氧饱和度、血钾、血钠等指标明显改善, 生命体征平稳;有效:患者上述临床主要症状改善, 血氧饱和度、血钾、血钠等指标改善;无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甚至死亡。急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比较 研究组入院开始抢救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分别为(23.27±3.25)、(48.38±5.24)min,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27±3.04)、(67.39±6.12)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研究组急救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院前急救及转运作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沿战地, 集危、重、急于一体, 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干预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旨在以患者发出救护信息至入院接受专业治疗这一时间段为纵轴, 以该时间段开展各项急救护理措施为横轴, 通过对人力资源、救护技术、仪器设备、药品物资等护理要素进行统筹规划, 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确保各项急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顺利开展, 避免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的盲目性, 提供患者全面性、规范性、全程化、无缝隙的院前急救护理[6-8]。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院前急救及转运, 研究组患者行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本研究中, 研究组入院开始抢救时间、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通过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 在接到患者急救电话后即初步了解患者病情, 做好院内急救准备;在急救车出诊前实施“6S”精细化管理, 促进车上急救物品齐全完善;在出诊路上这一盲区时间段, 高效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救, 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在现场紧急救护中发挥专业协作能力, 提高与医师的配合度;在转运流程中予以流程优化, 促使患者安全转运。从而在上述基础上, 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为患者院内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 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急救效果, 在急救有效率上,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为80.00%、53.33%,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效率与院内急救效果密切相关。研究组患者通过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大大提升医疗急救信息的传输速度, 保障了抢救效率, 为患者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对提高患者院内急救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于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及转运改良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和急救效果, 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宫秀丽.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4):243-244.

[2] 桑渊唯.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和转运的护理干预. 医疗装备, 2019, 32(14):159-160.

[3] 樊芸, 李桂月.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37):207-208.

[4] 郭红梅.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20):2772-2773.

[5] 董俊婵, 张彦敏, 王志先, 等.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 河北医药, 2020, 42(4):554-557.

[6] 谭勇. 对比分析两种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效果以及预后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4):64, 66.

[7] 武杰. 急性左心衰竭60例院前急救及护理.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 30(4):108-109.

[8] 刘玲. 先救治后转运方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7):926-927.

[收稿日期:2020-06-01]

猜你喜欢

护理路径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
硝普钠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