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君肝胆最相知
——柳亚子与陈陶遗交往始末

2020-11-28陈远宁

中华书画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社女报柳亚子

□ 陈远宁 陈 颖

陈陶遗(1881-1946),名公瑶,号道一,清松江府金山县松隐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秀才,在松隐教书。光绪卅一年(1905),入松江融斋师范学堂读书,因反对好色嗜赌的学堂经理杨荫安而被开除。之后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期间由同乡高旭(字天梅,南社创始人之一)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剑虹。不久,受命回国,在上海和高旭等创立中国公学,暗为同盟会秘密机关,从事革命。后立健行公学,和柳亚子、高旭、朱少屏等人任讲师,以《黄帝魂》《法国革命史》《荡虏丛书》等为教材,宣传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912年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支部长;1925年被孙传芳任命为江苏省长。1946年4月27日病逝。

柳亚子与陈陶遗最初的相识、相交是在1906年初的上海,当时陈陶遗正与高旭离开中国公学,另创设健行公学。据《柳亚子年谱》记载,柳在这一年与高旭、陈陶遗、苏曼殊等订交,并入健行公学任教习。两人白天同在一所学校教学,晚上同宿八仙桥鼎吉里四号“夏寓”,工作、生活都在一起。由于当时柳亚子年纪还不满20岁,生活自理能力又差,眼又近视,年长6岁的陈陶遗则相对成熟,因而,在思想和生活上,柳亚子都将陈陶遗当作兄长一般。两人不仅在生活上同舟共济,在思想上更是志同道合,对于清王朝的不满、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使两人相互结为知交,不久,这两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就成为了肝胆相照的挚友。正如柳亚子1907年在《怀人诗十章》中赠陈陶遗诗:

半载春申江上住,与君肝胆最相知。临歧珍重长亭柳,不许行人折一枝。

一、抗婚不成情更深

陈陶遗像

柳亚子像

健行公学教友聚会(前排右二为柳亚子,右三为陈陶遗)

在两人相交这年的夏秋之际,柳亚子遇到一件私人生活上的麻烦事,柳家来信,父母已为他跟盛泽镇郑家三小姐郑佩宜订婚。而当时的柳亚子在上海已有自己的心上人,这位女子是松江世家、书香门第,时在城东女校读书,并且女子曾表示“非柳郎不嫁!”如今,柳家父母把柳亚子的具体婚期都订下来了,柳立时感觉焦急万分,不知所措。于是想到向最为信任的兄长陈陶遗求助。陈陶遗在了解了情况后,为柳亚子分析:一则,我们这些人,既然走上革命这条路,就要有做国殇鬼雄的心理准备,婚姻等事,次之。二则,你在上海的心上人已向你示爱,并且她赞成革命,万一今后为革命与你携手同归,也算人生一乐。三则,你父母指定的郑佩宜小姐,你连面也没见过,更不知郑家小姐是否支持和适应你所要走的这条革命之路,你今后如有不测,将为郑佩宜带来不幸。四则,以陶遗之见,此事速办、快刀斩乱麻。赶紧写封抗婚信,用双挂号寄给你父母。信一发,你就躲到我的老家松隐去,造成柳亚子已失踪的事实。看你家找不到人还怎么办成婚事?柳听完陈陶遗的分析和计划,觉得有理有据。立即采取行动,柳用双挂号信直接寄给郑佩宜的父亲后再由郑父转交给柳亚子的父亲,此举使柳父大怒,急坏了柳氏家族。柳家经分析,发现此举可能与他的朋友陈陶遗有关,就派人到金山松隐四处寻找。最终,柳家派出柳亚子最为敬畏的大姑母出面调停。这位大姑母一出马便找出了柳亚子,并将他带到了盛泽郑家。大姑母带着柳亚子回到盛泽郑家这一小住,柳亚子发觉郑佩宜端庄大方、聪慧秀丽、知书达理,相互了解后终成大婚,相爱一世。柳亚子与郑佩宜结婚之后,陈陶遗与这对夫妻时有往来,也慢慢发觉郑佩宜贤慧能干、知书达礼,的确是柳亚子难得的贤内助。于是,多年以来,对于抗婚这件事,陈陶遗心中始终存些许内疚。1930年5月,柳亚子东渡日本避难回国,同居沪上。陈陶遗登门造访柳亚子,望着柳氏夫妇,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一幅对联:

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在对联的上款中陈陶遗尊称郑佩宜为先生,可见陈对柳夫人郑佩宜这位贤内助的敬重,以及对两人婚姻的肯定。

二、海内存知己

1907年秋,也就是两人相识的第二年,孙中山路过上海接见了同为同盟会成员的陈陶遗和柳亚子等人,柳亚子因年轻发言较少,而陈陶遗则思路清晰、反映敏捷,对时局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受到孙中山的特别注意。不久,受孙中山之命,陈陶遗离国赴日。在日本,他接办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及《醒狮》,同时接任高旭,任同盟会江苏分会会长及同盟会暗杀部副部长。革命的前景尚不清晰,国内的形势更不容乐观,独自一人漂泊他乡,这一切都使得他愁闷伤感。一个人的夜晚常以给国内好友写信或者做诗联句来排遣抒怀。于是,很多个寂静的夜晚,陈陶遗写信给柳亚子这位挚友,了解国内形势、探讨革命工作、倾诉心中郁结。两人通信频繁,仅1907年10月至1908年1月之间,陈陶遗致柳亚子函就达12通,达到平均每周一通。信函中频频表达了对祖国亲友的无限思念,以及对革命前途的无比担忧:“迁居后接三函日必一书……愉快之情难以言喻。”(1907年10月26日函);“公来件甚妙,并适当其时,正如饥者得食”(1907年12月17日函)……字字句句都显示出他是怎样地思念祖国和渴望友人的讯息。

柳亚子词稿之一 纸本

柳亚子诗稿之二 纸本

在这组函札里,陈陶遗多次提及“神洲”二字,如:“自一月七日得公函后,于今已将两周,前日在《神洲》上见大著,知已抵沪而竟无只字遗我,想念之苦难以言喻。今日自力处归,案头有公札,欣喜无量,延展览后而又增我愁甚矣,《神洲》其殆,终于陆沉已!搔首问天,怆怀无已!慧等之嫉佩,或由佩之自取,而对于公不情之干涉,则何故与殆,劝公拒绝耶,抑别有故耶。”而这《神洲》很有可能为《神州女报》。《神州女报》为早期进步妇女杂志,创办于1907年12月,是上海妇女界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秋瑾女士,将《女子世界》和秋瑾所办《中国女报》合而为一所创办的新刊,其发刊辞中说:“创此神州女报,以竟女士之志。”主编为原《女子世界》的主编陈志群。《神州女报》创刊后,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销售量达五千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第三期出版发行后,于1908年1月停刊。而此函正是1908年1月所写,在时间上正好契合,并且柳亚子确实与《神州女报》关系颇为密切,曾为《神州女报》撰写“叙言”、题词,并曾署名亚庐为《神州女报》撰写过多篇文章,如《周湘云女士挽词》等等。他还是《神州女报》前身之一《女子世界》的两位股东之一(另一股东即为《神州女报》主编陈志群)。在以往的研究资料中,对于1908年1月《神州女报》的解体,都以“困于财力”作解。但从此函内容看,其实际情况是该报编辑之间产生了某种矛盾,“慧等之嫉佩或由于佩之自耻,而对于公不情之干涉……”等语句都表明了这一点,其中所提及的佩及慧二人,应该是《神州女报》主要编辑,慧应是秋瑾盟姐徐自华。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石门县语溪(今桐乡市崇福镇)人。《神州女报》创刊号上曾刊登她撰写的《神州女界新伟人秋瑾传》。佩则需进一步研究。而这两位编辑之间的矛盾很可能是在具体工作中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也可能是两位均个性极强无法沟通、不能谅解所致。而这恰恰是《神州女报》停刊的另一重要原因。对于这样的局面,陈陶遗非常焦急和惋惜,信中“神洲其殆,终于陆沉已!搔首问天,怆怀无已”,令人深切感觉到这位一心报国的革命志士发自肺腑的惋惜,同时也表明身在国外的他时刻关心着国内民主革命的发展变化。从这些信函中也可以看出,两人无话不谈、无所顾忌,真可谓是莫逆知己。柳亚子得信后深感挚友之情,他的回信已不得而见,现只能从他遗存的几首写于1907年的诗中感觉二人的思想交流:

得陈陶公书,感念时局,叠年字韵四截句答之,美人香草别有会心,未堪为不知者道也

生涯寥落一年年,岂是难空色界天。独有美人心不死,芳馨悱恻最堪怜。

碟写鸳鸯记去年,姓名先注有情天。如何凤泊莺飘后,辜负良缘绝可怜。

江湖载酒误当年,百劫终成离恨天。薄幸今生难忏悔,青衫红袖两堪怜。

佳人吒利又经年,粉黯香销别有天。侠骨押衙憔悴甚,摩挲龙剑有谁怜。

海上归来,写寄陶公,日本

不堪历历心头事,垂涕为君一放歌。煮豆燃萁原不少,残山剩水已无多。绨袍无意怜张禄,骂座从教学灌夫,我亦人间辛苦者,蛾眉谣琢恨如何。

念奴娇·海上赠淘夷

元龙湖海,有高楼百尺,尽卿酣卧。底事尘缘除不尽,来向春申江浦。四海论交,千金握手,相见非迟暮。心肝剖却,人间无此辛苦。年来琴剑飘零,风尘潦倒,都为聪明误。行矣前途荆棘地,何处汀洲蘅杜。芳草东风,斜阳故国,旧梦零星数。死生流转,绵绵此恨休诉。

三、诗词唱和卅载

柳亚子与陈陶遗的友情特别长久与深厚,在他们近50年的友谊中,两人的诗词最能表达他们之间的情谊。除了文章开头的那首诗,还可以从以下几首柳亚子写给陈陶遗的诗中感知一二。

高阳台·闻道一被系而作

旖旎红箫,温柔碧玉,算来此福难消。雨雨风风,春光一霎飘摇。魂消心死都无赖,盼伊人、路远难招。最伤心、马角乌头。梦也迢迢。 雕笼鹦鹉深深锁,叹聪明误汝。翠羽萧条,如海侯门,萧侠怎忍轻抛。黄衫侠客今何处,更谁能、盗取红绡。愿将来、成骨成灰,私誓坚牢。

蝶恋花·得卧子狱中书感赋(二阕)

未卜他生今已误。钗断琴焚,南浦当时路。十样蛮笺劳寄与,几曾写尽伤心语。往事思量谁记取。断雨零风,又送春归去。正是江南三月暮。鹧鸪声里留人住。(其一)

镜里窥侬颜色误。蕉萃年来,总为郎辛苦。鹦鹉前头休絮语。背人红泪还如雨。 绣尽回文无一句。倩梦惊魂,只逐杨花去。盼汝今宵飞到处。秦淮水绕钟山树。(其二)

寄俞剑华、顾珊人东京,阮介凡柏林,韩觉我大梁,兼怀陈陶公南都(最后一节,写于1909年陈陶遗出狱前)

我怀且未已,我歌今更悲。元龙湖海士,豪气凌蛟螭。平生肝胆交,想望无穷期。奈何罹世网,北斗南有箕。秦中乌头白,此意当诉谁?知君卓荦姿,岂受外物羁。一寸光明地,詄荡无瑕疵。入火火不爇,入水水不滋。贞毅练道力,箕子方明夷。假此南冠囚,皈依西方慈。十年参面壁,豁然复何疑。于君诚无伤,而我情难持。坐视讵能甘,援手将奚为。人间不平事,往往心力违。去腊逢韩子,话此涕交颐。俞君及顾阮,函讯仍交驰。一言我负君,此罪安敢辞。作诗告同人,毋忘在莒时。

陈陶遗的所有诗文因1933年日军轰炸金山而被毁,所遗世间的作品极少,在《南社丛刻》中有他的三首诗,其中两首就是写给高旭和柳亚子的,而这首《简钝剑亚庐》则似乎可作为对柳这组诗词的应答:

冒雪经霜又一年,伤心底事不堪言。而今幸得虚舟意,任彼风涛只晏然。

1907年,陈陶遗任同盟会江苏分会会长及暗杀部副部长,1908年7月,他携带火药自日本归国,暗杀两江总督端方,因被刘师培告密而被捕,后由于南社社友及江苏教育会等的求助,幸被释放,这个阶段,柳亚子作以上两首词和一首诗,表达自己对挚友的担心,并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自责。

蝶恋花·喜卧子出狱用前韵(二阕)

绝代因缘今未误。美眷如花,锦样前头路。艳福原凭天付与,人间删尽相思语。 十斛明珠谁换取。只羡鸳鸯,不羡飞仙去。荡子归来犹未暮。温柔乡里留君住。(其一)

休道传言鹦鹉误。禳得三生,莲子侬心苦。昨夜护花铃上语,花开不怕闲风雨。 碧海青天伤别句。此日重逢,莫再匆匆去。料理双栖安稳处。不须更化韩凭树。(其二)

闻陶公出狱,喜极不能成寐,枕上口占得四绝

一纸书传喜欲狂,翻教涕泪湿衣裳。乌头马角今生事,到此犹疑梦一场。

惊心虎穴又龙渊,一岁真同十九年。也是汉家苏属国,丁零绝塞竟生还。

明夷箕子尚多情,魔劫深时道力精。铸舜陶尧无愧色,黄巾争拜郑康成。

昨夜思君愁未寐,今宵欢喜不成眠。何时却剪西窗烛? 重话人间一段缘。

海上归舟成怀人诗十四章(其三,赠陈陶公)

恨海易填天竟补,相逢疑梦是耶非。高丘憔悴今无恙,一曲箜篌泪满衣。

七月二十三夕偕陶公客留溪,酒后有作,和天梅韵

王前卢后总堪羞,悔作人间第一流。如此相逢疑隔世,为谁伤逝更悲秋?飘鸾泊凤平生事,怪雨盲风匝地愁。便向尊前拚一醉,灯残酒醒恨难休。

1909年9月,当柳亚子得知陈陶遗出狱,喜极不能成眠,即赋以上两首《蝶恋花》,意犹未尽又作七绝四首。从上面的几首诗句中,可以看出柳亚子当时是怎样的喜不自禁,表现出对陈陶遗兄长的关切和情谊,特别是末句“重话人间一段缘”。而在这之后,就有了陈陶遗刚出狱,即与柳亚子、高旭三个人在金山留溪痛饮三日、无日不诗的豪放之约。他们贺陈出狱、畅述友情、共谋南社的创立。欣喜之下柳亚子写下了第三首《七月二十三夕偕陶公客留溪,酒后有作,和天梅韵》,当然这里应该是农历七月。“如此相逢疑隔世,为谁伤逝更悲秋?”表达出他们深沉的思想感情。对于柳亚子和高旭的深情厚谊,陈陶遗也作诗应答:

次韵答钝剑并示亚庐

南都忍死事堪羞,犹喜生归遇俊流。旧梦沧桑惊逝水,深宵风雨苦吟秋。迷离苌叔三年碧,痛哭归庄万古愁。难得相逢容易别,不成狂醉肯甘休?

1909年11月,陈陶遗、柳亚子一同参加了南社首次雅集之后,两位年轻人意气风发,并于会后一同拜访了另一位南社国学才子汪东,年轻才俊的相会令人向往,于是柳亚子写下了这次难忘的相会。可是相聚总是短暂的,第二天陈陶遗等上海社友相继离开,柳亚子由兴奋转为忧伤,写下了后一首送别诗,表示不舍更盼望再次的相会:

偕陶公、少屏访汪旭初丈,投以一律,十五用韵

为寻龙卧南阳客,自挈云间酒伴来。游侠江湖名乍远,空山风雨卷能开。雕虫已悔非长计,读易从知是异才。舒位王昙真窃恭,从今好共斗深杯。

送陶公、少屏、力山、道非、宾虹、哲夫、秋陆归海上,时夷门、秋叶已先行矣,十六用韵

云散风流真草草,问君此别几时来。已拚孤注离筵醉,其奈飙轮落日开。眼底难忘新旧雨,寰中谁是纵横才。望齐门外凄凉甚,折尽杨枝劝酒杯。

以下两首诗,柳亚子写于1910年,陈陶遗因早年丧偶,于这年续娶,作为好友必当以诗相贺。而这年的中秋,两人还曾一同泛舟,无限的诗意、无限的美好,令柳亚子写出了《中秋夜偕陶公泛楔湖》这样欢快的诗,成为两人最值得回忆的一段往事,也表现出两人友情越发醇厚。

贺陶公新婚(四首)

绿叶清阴事总赊,鬓丝禅榻感年华。无端一夜东风暖,春满孤山处士家。

东海曾扬几度尘,秦淮金粉六朝春。元龙豪气今犹昔,未要温柔老此身。

荆钗裙布亦何妨,千古梁鸿爱孟光。只是桑弧蓬矢志,封侯梦里费商量。

黄旗紫盖盼江南,豚犬刘家百不堪。虎父狮儿成例在,赠君聋草祝宜男。

中秋夜偕陶公泛楔湖

不用兰舟更桂桡,瓜皮艇子自逍遥。好携江左无双士,来赏人间第一宵。万古月明几圆缺,一泓水静贮波涛。琼楼玉宇知何处?我欲乘风叩九霄。

1911年和1912年柳亚子又分别为陈陶遗作诗两首。陈陶遗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支部长,后任临时政府的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成为国民党元老中的“智谋之士”,同时也是南社的中坚分子和南社于苏州张公祠参与首次雅集十七位先贤之一。柳亚子与陈陶遗两人此时已相知甚深,诗中表现出柳此时对陈的崇拜之情,此时他正值负气脱离南社的处境,脱离南社后他曾与陈陶遗、叶楚伧、苏曼殊等相叙数日,以平复心中的忿懑及失落。因这次雅集陈陶遗未能参加,柳亚子“飘零湖海怨陈郎”,即是对友人因未参加雅集而没能帮到自己的一点小小埋怨,也表现出对友人的绝对信任和信心。

饮中八友歌(之五赠陶公,作于1911年)

云间卧子人中龙,十年湖海乘长风。抗怀一吐榴裙红,杜鹃啼血将毋同。

海上杂诗·赠陶公(作于1912年)

握手惊看各老苍,飘零湖海怨陈郎。缁尘京洛终难染,可忆南山旧草堂?

然而,这之后因陈陶遗反对贸然进行二次革命,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而远赴东北开发实业,两人的交往因地域的关系暂时停止。在陈陶遗第五次远行东北时,柳亚子又赠老友一首诗:

万里投荒又此身,刼馀沧海几扬尘。已无奇泪酬家国,剩有离愁惹梦魂。文酒故人多不贱,江湖吾辈奈长贫。饥躯援伏都非计,莫遗临歧更怅神。

表达了老朋友离别时的忧愁心境和无奈祝福,淋漓尽致。从诗中也能看出此时的陈陶遗境况令人担忧。

四、刎颈之交却渐离

1926年,孙传芳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时,陈陶遗已从东北回到上海,应江苏乡绅张謇等人的多方请求,临时担任了江苏省省长。当时孙传芳下属打探到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柳亚子从广东潜回江苏活动时,孙即下令派警抓捕。陈陶遗得到消息后,立即密派心腹连夜赶至柳处,通知柳亚子即刻躲避,使柳亚子逃脱为安。

赠陶怡公,一月五日作

历尽沧桑廿四年,故人心绪尚缠绵。何当同醉秦淮月,白日青天抱瓮眠。

1926年之后十年间,由于抗战爆发,以及各自忙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二人聚少离多,但在乱世中还时时相互关注着对方,也曾一同回忆过去、纪念过往。上面这首《赠陶怡公》的小诗便是1935年柳亚子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及期盼与故友相聚一醉的愿望。而这之后不久,1936年两人在上海一起发起了健行公学校友会,并一同组织发起了南社纪念会。这一年陈陶遗还为老友50岁生日赋七绝四首:

小诗奉祝亚子我兄老友寿

不是唐衢即步兵,少年热泪动纵横。朅来忧乐关天下,莫把新亭当健行。

欲凭南社追几复,半壁沧桑一泫然。等是晓风与残月,不堪回首柳屯田。

劫后江南重见君,相惊年貌尚终军。知非学易多功状,旧日长缨值几文。

楚杌晋乘不复作,武记韩碑尚可留。一语祝君无量寿,名山事业在阳秋。

诗中隐约可以感到,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分歧,但为国为民的初心不变,作为读书人“经邦济世”的理想也未变,变的只是对时局、传统文化和世事的见解,以及一些处理事情的方式。虽然晚年两人很遗憾地渐渐疏离,但他们年轻时几十年肝胆相照、情深义重的友情却值得后人称颂。而作为南社社友,两人的情谊也必将成为见证南社历史的片段之一而永存世间。■

柳亚子诗稿之三 纸本

柳亚子 巢南集补文目次 纸本

柳亚子 巢南集补文目次 纸本

柳亚子 巢南集补文目次 纸本

柳亚子 巢南集补文目次 纸本

柳亚子 遗嘱 纸本 1950年

柳亚子 书付儿辈 纸本 1940年

柳亚子 剑匣酒杯七言联 纸本

柳亚子 赠乃天 纸本

柳亚子 和陈馨丽诗 纸本 1941年

柳亚子 陈去病诗 纸本

猜你喜欢

南社女报柳亚子
南社的历史与新生
近代报刊女性主义的叙事特点探究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第四届“柳亚子杯”全国诗歌大赛启事
岭南多古韵 南社为翘楚
柳亚子故居
柳亚子和周恩来之间的“龃龉”
陈撷芬创办的中国第一张女报
林宥嘉有人听我的歌就不错
柳亚子“平生不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