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在线学习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的探索*

2020-11-27杨再恩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云班知识点课堂

杨再恩,杨 刚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318020)

1 引言

2020 年初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全国高校教师开拓创新,大显身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在线教学探索,其中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在线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在线学习方式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基于翻转课堂,将腾讯课堂+云班课应用到在线教学实践中,变革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丰富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2 在线学习问题现状

2.1 在线教学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选择了在线直播的方式,形式上只是简单地把线下课堂的内容照搬到了线上而已,其实这并不是对在线教学的本质理解,因为师生时空的分离,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反倒不如传统线下课堂,以一次课2 个课时合计90 min 计算,学生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手机看视频直播,很难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听课,极易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课程本身的积极性。

2.2 教学互动交流缺乏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全班学生同处于一个教室内,教师对于教学节奏、课堂氛围实时把控,然而在线教学由于师生时空分离,基于网络的线上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远了,这种距离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教学互动交流上[1],而网络直播基本上只有弹幕文字信息,即使可以连麦也费时费力,不仅效率低下,也不能及时给予学生适时的辅导帮助和支持。

2.3 教学反馈评价匮乏

单纯在线直播的灌输式教学是单向无反馈的,在线教学本身对学生的自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播时教师根本不知道当前屏幕对面的学生此时此刻在干什么,是否在认真听课,尤其学习习惯差、缺乏主动性的学生,甚至可能实际上在看电视、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等。另外,在线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网络,作业抄袭也更加便利了,教师无法获取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

2.4 直播观感体验差

受经济条件及地区限制,部分偏远地区的网络传输设施相对较少,网络资源紧张,带宽严重不足,对于普通的文本信息尚可支撑,而实时直播的视频带宽要求无法有效保证,直播时卡顿,课堂断断续续,在线学习效果较差。另外,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手机看视频直播,对学生的眼睛也不好,家长也颇有怨言。

3 翻转课堂特点

翻转课堂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先后颠倒,重置课堂时间,改变学习方式[2]。翻转课堂把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课后回家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颠倒过来,变成学生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先学习,再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任务,教师指导答疑。翻转课堂通过把耗时最多的知识讲授环节移出课堂,从而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强化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云班课丰富的互动教学工具,结合腾讯课堂的直播授课,可以线上线下重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模式。

4 教学实施设计

4.1 教学设计及资源建设

翻转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对教师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课程教学设计,每次课的在线学习,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制作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详细教学组织安排,依托云班课丰富的教学活动工具,设计包括章节的学习活动任务、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

其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建设,翻转课堂要求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而教学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前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视频和非视频资源,其中视频资源包括网上的优质课程视频资源和教师的自录制视频,视频内容通常以精简为主,主要对重点的概念和公式进行讲解,一次课对应时长以15~20 min 最为适宜。网上的视频可能不完全符合教师教学设计,因此要求教师针对所教授内容进行知识点划分,裁剪提取知识点对应需要的视频,而教师自录制视频则可以更加灵活按照教学设计录制。非视频资源主要包括PPT、图片、网页、习题库、教案等,由于手机是学生主要的播放端,因此在设计时应注意字体和图形的大小。

4.2 课前学生自学阶段

教师在云班课上传知识点相关的教学资源,设置经验值,发布公告提醒学生学习,其中视频资源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设置成是否可拖动进度条两类,提供作业测试活动,以填空判断为主,检验学生初步掌握程度,并设置成可有一次机会允许重做,鼓励学生多拿经验值,在重复做题中强化理解记忆。云班课实时监测统计学生下载文档、视频浏览等学习情况。通过平台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一目了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督促没有学习的学生。通过课前“测试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尤其对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在后续的课堂学习环节要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

4.3 课堂答疑测验阶段

严格按照前期的教学设计组织课堂,课堂环节不再是单纯的直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腾讯课堂直播+云班课答疑讨论,基础概念知识不再赘述,主要针对课前共性的问题、重难点知识再进行深度讲解以及考核测验。为了避免学生视觉疲劳,保持新鲜感,同时为了杜绝学生只签到不听课的情况,课中在每个知识点之间设计穿插形式多样的在线课堂活动,借助云班课组织开展提问抢答、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等活动,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师生、生生、生本多元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后组织随堂测验,对题目进行讲解,同时展示一部分学生的解答过程,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化理解。

4.4 课后巩固提升阶段

课后要实现教学的延续,通过云班课发布“作业任务”进行知识巩固强化,同时将直播的内容录制下来作为额外的视频资源上传,以供课后学生尤其课堂上掌握还有所欠缺的学生继续反复学习巩固。为了避免学生抄袭,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手写完成,写上姓名和学号并拍照上传云班课,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在线批改给予相应经验值点赞并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答疑讨论”活动则依然开放,针对课堂内容模糊的知识点、课后作业疑问,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教师答疑解惑。

4.5 教学评价体系

借助云班课定期开展学习测验活动,通过知识点的检测,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阶段性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发现自身学习上的盲点进行查漏补缺。坚持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合理提高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权重。过程性评价主要借助云班课对线上线下的全过程跟踪记录,包括签到考勤、头脑风暴、资源浏览、测试活动、答疑讨论、小组任务、课堂表现等多种活动,每个活动都会匹配相应经验值,多维度综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

5 教学反思

5.1 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

在线学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更新,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练地学习掌握最新教学信息化技术,包括Camtasia、Focusky 等软件使用、云教材编制、AR/VR 技术的应用等,并及时梳理汇总在线学习反馈,积累经验,设计更加优秀的教学内容,充分地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相结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更好地推进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

5.2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而获得知识[3]。其实自学能力才是学生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学生最应该学会的能力,从长远讲,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在窗外,他人即教师,世界即教材”是在线学习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6 结语

本文基于翻转课堂,将腾讯课堂+云班课应用到在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在线学习课堂组织形式与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加强了在线教学互动,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当然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堂角色改变的适应、学生个性化指导问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挑战等,这些都有待后续在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总结经验,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变革。

猜你喜欢

云班知识点课堂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嘻游课堂
云班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究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