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2020-11-27刘华华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学习者评价

刘华华,许 颖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443000)

近年来,互联网一直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已经成为学习者首选的学习方式,因此,许多高校也开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2019-01-25 教育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目标[1],标志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而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举措更加速了网络课程的发展,众多线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平台相继涌现,特别是高职院校应用型课程,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如何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目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现阶段应用型网络课程现状

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教育部于2018-01-15 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了首批49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了更多高等院校加入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中。但对于高职院校以技能操作为主的应用型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教学设计不走心,单纯地线下搬线上

在线精品课程也称为慕课,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转课堂。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能够进行视频剪辑、课件动画制作和信息平台建设和维护等工作。这对于大部分教师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应用性很强的高职技能应用型课程。怎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由于技术能力等多种原因,有些线上课程的讲解还是以文字阅读为主,例如PPT 讲解录屏,教师在摄像机前讲课录像等。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参与,只是单纯地将线下讲解搬到线上学习,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1.2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反馈不闭环

教学评价是网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式仅限于信息化平台上的作业和考试,即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没有结合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或学习者之间的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就感较低。而且评价只是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等组成)和主观题(问题简答型)的形式,缺乏基于同类案例的分析和练习。这对于应用型课程的学习非常不利,学生只能根据测试答案被动地接受结果而不会主动思考同类案例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反馈系统,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只是单向传授,缺乏交互性,教师还是传统的“独角戏”式的授课方式,无法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度或教学内容等。学习者对教师沟通不畅不及时,没有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也是造成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不主动积极思考的主要原因。

1.3 网络课程重建设轻应用,互动形式单一

许多院校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网络课程的建设上,即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为“评”而建[2],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好后就“万事大吉”,实际上课还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只是运用网络课程进行签到、布置作业和查看视频回放等工作,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和管理,长时间会造成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的契合度不够等问题。而在线互动仅限于教师的在线答疑、师生讨论等,由于教师不是时时在线,学习者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回复和帮助,可能打击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并且互动中缺少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对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关注,没有真正实现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教师无法对整个学习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管措施,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2 开发高质量的应用型网课的对策与建议

2.1 优化教学设计,注重个性发展

高职应用型网络课程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系统分析课程的教授对象,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设计“因人而异”的课程标准,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按职业标准等级或层次,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模块,学习者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模块内容,课程内容选择一些“常见的、比较有趣的”学习任务,既有企业真实案例又有学习者感兴趣的教学案例,能促进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和学习行为。

课程知识点的呈现改变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授方式,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进来,和教师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2 建立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

应用型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并具备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增加同类型案例的破解练习环节。作业除了常规的客观题和主观题以外,要以同类案例的电子作品为主。对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电子作品的完成情况上,并展示学习者的电子作品,成绩评定加入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环节,形成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教学意见的专题讨论,广泛征集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不再唱“独角戏”,在学习者的不断学习和反馈中,修正课程中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改进网络课程的建设,既增加了师生的沟通渠道,又能不断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

2.3 多形式多手段交流互动

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师生互动平台。不仅可以通过QQ、钉钉、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还可以通过平台主题讨论、消息等方式让学习者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讨论,学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协作拓宽知识结构,展示学习者的电子作业,教师参与其中进行辅导、答疑和评价,并对学习活动进行安排和引导,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活动。让在线学习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解决了传统“灌输式”教学中学习者被动学习和缺乏自主创新的问题,真正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3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

3.1 问卷调查打破师生沟通壁垒

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习者,课程建设要以学习对象为中心,首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为什么学”“学什么”和“如何学”等问题[3]。然后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过程、师生互动和课程评价等内容。随着课程的推进,然后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学习者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教师完善课程质量,打破师生沟通壁垒。

3.2 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建设“因人而异”的课程内容

近年来,国家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已经被企业单位认可,核心课程的开发虽然都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结合职业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和划分,不同专业还是采用相同的课程内容,没有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项目。针对此情况,在线精品课程要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修订课程标准,并按职业标准等级将课程划分为多个模块,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取不同模块作为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拓宽适用范围。

3.3 丰富课程网站资源建设

课程实施分线上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两种方式,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丰富的课程网站资源来支持。资源包括知识点视频和教学文档。视频内容由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组成,其中实践操作占主要部分,由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和老师合作展示各知识点技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工作现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各视频时长控制在8 min 以内,将一个项目的知识点碎片化,以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掌握情况选择性的查看视频。

教学文档包括各教学项目详细的学习手册、任务指导书、课程PPT 和案例模型等,供学习者下载,并建设完整的作业库和考试库,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签到、在线讨论、作业、分组任务和考试等活动。让学习者能够根据网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讨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真实的情境体验,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

4 结语

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要抓住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契机,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将该课程建成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生的开放式课程,并培养一批信息化能力强的教师团队,为课程的后期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习者评价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