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式研究
——以校企合作为视角*

2020-11-27姬虹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专利校企知识产权

姬虹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仅仅2019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分别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多个重大场合,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要求[1]。随着中国科技不断地进步,中国企业在申请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高价值性专利产出太少,绝大多数专利价值较低,技术转化率不高,仅有极少数专利具有较高的价值。某一技术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有助于把握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为相关机构或个人的创新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情报支撑[2]。中国目前对高价值专利的定义没有统一标准,缺少权威性的定义。专利的高价值是高水平技术研发、高质量申请确权、高效益转化运用、高起点产业引领4 个单维度价值的综合体现[3]。从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出发,提高专利的价值性重点将从高水平技术研发方面入手。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的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水土不服”,专利资源与企业、产业的粘合度不高,如果两者能够各取所长进行有效合作,将有利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4]。中国企业类型很多,涉及产业面比较广,在国际多元化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发展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农业科技化、智能化发展,将是关键的突破口。因此,进行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5]。

本文将以校企合作为视角,以生产农业机械装备企业为研究对象,来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

2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在培育高价值专利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要求产业机构逐步优化,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下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6]。新的时期下,特别是在中国经济的产业化调整的大背景下,为中国机械化的推广提供了动力。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更多的适用于中国耕地的更有效的机械化设备?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好高校的智力资源,促使高校的研究更加“接地气”。中国生产农业机械装备企业和研究农业机械工程高校在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产权专利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2.1 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装备一味地满足农民用户传统耕地需求

研发生产的设备环保性较差,其相关知识产权专利价值较低。农业机械装备生产企业在产品生产研发过程中,产品环保性差,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比如在整地装备中,旋耕机是各个农业机械装备企业中生产最多的,在这方面申请的相关知识产权是最多的。究其原因是旋耕是目前中国农民接触最多的一种耕作模式,对机器功率要求低,作业效果表面上很漂亮,细碎而且平整,对播种作业起到了很好的准备作用。但是旋耕后土壤失墒较大,易板结,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土壤细碎,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且极易杀伤土壤中的蚯蚓;另一方面旋耕处理后地表松软,播种深度不好掌握,不利于保护性耕作,不利于环境保护,相关专利推广价值较低,高价值性大打折扣。

2.2 农业机械装备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多而不精,高价值专利较少

由于中国传统的、单一的、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化、精细化现代农业,随着中国农艺的飞速发展,逐渐要求由传统的“三分种七分管”转变成“七分种三分管”,先进的农业机械化必须跟上农艺发展的节奏,农艺和农机只有和谐发展才会促进中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快步地跟上国际先进农业发展的步伐。但是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农业机械装备生产企业知识产权数量逐年上升,但是多而不精,高价值专利占比小。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企业相关人员科研能力较低,研发能力较弱,模仿性较强,缺乏创新性。

2.3 校企合作接错对子,“上错花轿嫁错郎”

目前,有些生产农业机械装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与相关专业领域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寻求高校科研帮助,助力企业产品朝着先进化、智能化发展。方法是好的,合作是成功的,但是有些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在校企合作这条路上走错了方向,为了追求“高大上”的品牌效应,盲目地与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比如主要以生产北方谷物为主的(如小麦)农业机载装备的企业与擅长研究以南方谷物为主的(如水稻)农业工程方向的高校科研院系开展校企合作,不匹配的合作最后只能造成“上错花轿嫁错郎”尴尬局面,不利于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

2.4 高校知识产权“华而不实,不接地气”,专利成果转化率低

中国高校是知识产权申报“大户”,科技含量较高,但是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有些专利难以推广应用。难以转化的专利,即使科技含量再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价值专利,因为它没有转化成价值。这些沉睡在高校的专利,如果能够借助企业的一线需求和生产力转化,开展“高匹配”的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醒高校“华而不实,不接地气”的专利。

3 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在校企合作上的合作模式和建议

3.1 农业机械装备生产企业加强与对口高校进行校企合作

促进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站在企业角度,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对高校,做好地域匹配。农业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地域性非常明显。不同的地域面对的农业难题不一样,所以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就不同,对应地域所在高校的研究领域具有因地制宜性。比如,北方的高校在研究谷物耕、种、收方面的机械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但是南方的高校则是以水稻为主。

所以企业要想依托高校科研能力来提升自身技术发展水平,一定要做好高校专业评估,选准合适的高校,做好专业研究方向和企业生产领域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企业专利的高价值性。

3.2 “走出去,引进来”,企业科研人员加入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军

中国高校近几年加大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这无疑对企业科研人员的能力提升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措施。提升企业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鼓励员工积极提升学历水平,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将在工作中遇到的科研难题带到学习中,与高校教师共同研究,解决科研难题。目前,很多高校的一些生产实际性比较强的专业在招收硕士研究生,明确指出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以看出像农业机械工程这样的专业高校教师是偏向于吸收企业人员尤其是科研人员加入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队伍中来。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3.3 校企合作,双剑合璧,扬长避短,助力农机产业发展

企业的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专利的深度转化,同样的难题也同时困扰着高校,很多高校的高质量专利由于转化率低或者是无法转化,处于沉睡状态,高质量无法实现高价值。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双剑合璧,达到“双赢”的和谐效果。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弱,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例如熟悉一线用户的真实需求和自身的生产技术实践优势,帮助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实现其高效转化,既实现了高校专利的成果有效转化,又大大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在与高校深度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技术优势,深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对症下药”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同时校企联合,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开发高价值专利,真正实现高价值专利的培育。

4 结论

校企合作是实现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的模式之一,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本文以生产农业装备机械企业为研究对象,以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为研究目的,分析了目前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培育模式,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生产企业专利实现高价值转化,为中国农业机械科技化快速发展加油助力。

猜你喜欢

专利校企知识产权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