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2020-11-27李志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8期
关键词:痢疾梭菌产气

李志强

(山东省郓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菏泽 274700)

羔羊痢疾(lamb dysentery)是由于羔羊感染B 型产气荚膜梭菌(也称为B 型魏氏梭菌)后而引发的以腹泻症状为主的疾病,所以羔羊腹泻也被称为B 型魏氏梭菌病。目前,羔羊痢疾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羔羊痢疾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羊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羔羊痢疾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养殖者不可忽视的主要工作之一。

1 病原

很多种病原均可引起羔羊痢疾,但是临床中由B 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B),也称为B 型魏氏梭菌,引发的羔羊痢疾占主要部分。B 型产气荚膜梭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实验时,结果为阳性菌。其菌体大小约为(4~8)μm×(1~5)μm。B 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具有运动性,B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羊后可在机体内形成荚膜和芽孢。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繁殖体可在环境土壤中存活10~40d,B 型产气荚膜梭菌在粪便中可存活5~10d。但其形成的芽孢可在土壤中存活4 年之久。B 型产气荚膜梭菌对一般的消毒剂具有敏感性。

2 流行病学

一周内的羔羊对B 型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极高的易感性,一周以上的羊易感性偏低。在许多不良因素(营养不良,寒冷气候,哺乳不当,青草质量低,气候骤变)刺激后,羔羊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加。因此在对于羔羊痢疾的流行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寻的。纯种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杂种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3 发病机理

羔羊痢疾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感染:①羔羊通过吮乳感染B 型产气荚膜梭菌而发生感染;②通过饲养员的手进行感染;③通过接触羊的粪便进行感染。在受到一些不良的外界因素刺激时,羔羊的免疫功能受损,抗病力降低。B 型产气荚膜梭菌在侵入羔羊体内后,主要在回肠中进行大量的繁殖,并产生β 毒素,从而引起羔羊发生剧烈腹泻。

4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条件下,该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2d。感染了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患病羔羊精神沉郁,不愿进食,呈低头拱背现象。随时间的延长,患病羔羊病情加重,腹泻,排出恶臭的稀薄或黏稠的粪便,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发生血便。患病羔羊身体极度虚弱,卧地不起,常常因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如果此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有痊愈的可能性。此外,有一些发病的羔羊并不会发生严重的腹泻症状,腹部膨胀,仅排出少量的稀薄粪便。此种病例还可发生严重的神经症状(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头伸向后方),在短时间(2~3h)内发生死亡[2]。

5 病理变化

感染了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患病羔羊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在病死羔羊的真胃中可发现大量的凝乳块。肠道黏膜因出血而呈现红色,肠道壁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灶,肠系膜的淋巴结肿大,充血。此外病死羔羊的心肌出血,心包积液。肺部出现肺炎性病变。

6 诊断

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患病羊的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例如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羔羊痢疾的病原进行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红色菌体,则可判定为B 型产气荚膜梭菌为阳性。

7 防控措施

对饲养场的羊群定期进行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羊,应立即进行隔离,同时进行给药(抗生素)治疗,并再次进行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说明治疗效果好,可以混群饲养,如果检测结果依然为阳性,则应进行淘汰处理,防止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金钱,也防止病羊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3]。

8 小结

羔羊痢疾的预防主要在于饲养管理,加强对饲养场中B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淘汰病原为阳性的羊。对健康羊和患病羊进行分群饲养,防止造成大群发病。总而言之,发病时尽早治疗都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羊养殖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痢疾梭菌产气
饲用益生菌丁酸梭菌抑菌性能的研究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抽气负压发酵法对丁酸梭菌生长及芽孢形成的影响
猪痢疾的诊断和防治
冷却液溢出问题研究
猪痢疾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沼液絮凝上清液预处理对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关于羔羊痢疾的综合防治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并关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