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2020-11-27李永芳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8期
关键词:水线鸭群鸭子

李永芳

(山东省费县费城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临沂 273400)

1 加强饮水管理

水在肉鸭体内占有很高的比例,水不仅能够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还可以将吸收的营养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促使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调节体温、保持机体精力充沛和增强抗病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水是生命之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饮水管理不善直接影响到体重增长、成活率和抗病能力。尤其是入舍后的第一次饮水更加重要,充足而均匀的饮水可以促进雏鸭尽快开食,吸收更多的营养和卵黄抗体,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增强抵御外界野毒入侵的能力,为后期健康生长发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育雏期间按照40~50 只鸭子一个饮水器来设置,且分布均匀,让鸭子在1m 范围内随时能够找到饮水,保证饮用到充足和干净卫生的饮水。在肉鸭饲养的中后期,为了保证饮水充足,可以增加1/3 的普拉松饮水器,并保证一定的水压,使用水线供水时,水线乳头应高出鸭头1~1.5cm,这样水位高度适宜,不仅减少浪费,还可以避免饮水遗漏现象,降低舍内湿度,保持垫料和空气干燥。同时定期清洗饮水系统,保证水线供水畅通,及时维修发生故障的部件,以免引起水压和供水不足[1]。

2 降低饲养密度

夏季外界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如果肉鸭舍采用自然通风时,发生闷死鸭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样就必须通过降低饲养密度来减缓热应激带来的危害。一般要求最少减少1/3 的饲养数量,例如育雏期饲养密度为45~50 只/m2为宜,而在夏季应将密度降低到30~35 只/m2,在饲养中后期饲养密度由原来的5~6 只/m2降低到4 只/m2。

肉鸭生长速度很快,应在一周末就开始分群,由育雏早期占用1/3 棚舍,扩大到占用2/3 棚舍,在2 周末可以扩满全棚,这样不仅降低了饲养密度,减少了热应激带来的危害,还可以增加鸭子的活动面积,刺激它们充分活动起来,促使腿部肌腱得到良好发育,健壮腿部肌肉,减少腿部疾病的发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建议逐步完善鸭舍设施,最好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在夏季采用纵向通风,根据鸭群需要增加通风量、加大舍内风速,通过风速来降低鸭群的体感温度,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威胁。

3 增加降温设施

通常情况下,遇到夏季持续高温,外界湿度较高,再加上通风不良时,就会引起鸭群发生中暑现象。这也是水禽在夏季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中暑鸭子刚开始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渴欲增加、耷拉翅膀、采食量下降、容易炸群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倒地昏迷、体温升高、黏膜潮红、开始昏迷,甚至窒息死亡,给鸭群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增加降温设施,避免鸭群发生中暑现象。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采用喷头和湿帘等降温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鸭舍内湿度不能超过70%,因为每增加5%的湿度相当于增加了1℃,如果舍内温度较高时,应先开启风机来增加风速,最后再开启湿帘来降温,在高温的情况下再加上高湿,会引起鸭群的体感温度升高,增加热应激反应和鸭群中暑的风险[2]。

4 改善饲喂方式

首先应将饲料保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如果在料罐中装进去许多饲料,应打开上面进行通气,促使饲料中的热量和水蒸气开始得到散发,避免引起霉烂变质。然后采用加勤少喂的方式,防止一次加料过多发生酸化、霉变和饲料浪费,还可以刺激鸭群尽快采食更多的饲料,确保体重增长速度。在肉鸭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病变是气囊和肺的病变,这些大多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不仅引起鸭群营养吸收不良、饲料报酬降低,甚至引起死淘增加,因此夏季防治饲料霉变势在必行。

为了让鸭群采食更多的饲料,在夏季应改变饲喂时间,尽量将饲喂时间改为清晨或晚上,在中午尽量不要加料,让鸭群在下午时间得到充分休息、减少活动次数和应激反应。另外鸭子每次采食后机体都会产生食后体增热,再加上午后高温,致使机体内产生的热量更加难以排出去,从而增加发生中暑的机会[3]。

5 合理使用药物

如果鸭群感染疾病,在添加药物时最好采用拌料方式,最好集中晚上进行,因为白天饮水量增加,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短,达不到需要的血药浓度,致使药效下降,延误病情或增加饲养成本。建议在饮水中添加VC 每周3~4d,可以减缓热应激带来的危害,防止鸭群发生中暑死亡。因为晚上鸭群爬卧睡觉,体内的热量难以散出来,发生死亡的机会更多,所以应在白天饮水中添加VC。█

猜你喜欢

水线鸭群鸭子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子
一头鸭子
水线光缆
水线光缆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水线管理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蛋鸭育成期限制饲喂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