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2020-11-27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孙 玲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信息化教学无疑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标志取决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进步的必然条件。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校方除了做好树立道德、传授知识和传播智慧等工作外,还需要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一工作尤为重要紧迫,高职教师也必须积极适应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职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1]。

1 新时代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1 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提高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加速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代,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却很缓慢。考虑到任何新技术都会有“蝶蛹效应”,而追求理性的高职教育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惯性的”,因此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滞后在高职教学中的负面影响是值得警惕的。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只有确保教育优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可以说,无论是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还是提供信息化培训的机构,努力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1.2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工作应当被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我国需要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考虑到这两者都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并推动信息化教学的稳定发展,以寻求在教学方法和人才培训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互联网已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代表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新动力,归根结底是信息技术与各种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度融合。换句话说,在教育领域中高职院校需要迫切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加快信息化教学推广进而有效面对国际竞争,并缓解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为中国制造2025 奠定坚实智力基础。

1.3 适应教育全球化发展

高职院校必须将提高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放到关键环节上。简而言之,这一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增强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并逐步实现向包括高职教师和学生在内的人们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从电子化教学到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性飞跃。

1.4 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实施能力的具体实践,主要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情况和教学实际需要来衡量教学职责、科目分工、目标协调和师生关系,并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信息教学中心之间建立联系。高职院校在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发展时,往往会按照既定的“基本程序”完成基本信息化培训任务。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应当将网络培训与学校培训相结合,将信息能力提高与课堂应用培训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信息能力培训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对培训要求和能力标准进行评估监测,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之后,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培训成果运用,例如建立培训示范区来激发高职教师的培训动力和热情活力。例如,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利用自身独特的定位优势来寻求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平衡,以确保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举个例子,发达省市整合优质资源,引进优质企业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开发,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库[2]。而其他一些省份的高职院校可以侧重于探索技术以改进教学方法,在其辖区内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试点工作,并探索教学方法中技术支持情况,为后续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 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现存问题

2.1 整体环境有待优化

考虑到我国高职教师相关的信息培训团队相对薄弱,因此在培训实施阶段中许多潜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许多地区的高职院校更多的因行政压力倾向于增加培训次数,而忽略了强化信息能力在课堂上的应用。这首先表现在,大多数高职教师通过培训已经获得了“信息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应用,并且未能转化为实际教学成果。其次是推广效果存在差异,由于不同省份的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培训实施进度存在显著差距,这一现象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再次是培训支持不足,我国现有的信息化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平台无法完全满足高职院校的培训需求,而网络培训与教师教学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高职教师信息能力的作用体现不充分,无法整合优质资源来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2.2 相关应用数量不足

与高职教师信息技术相关的APP 应用数量还存在很大缺口,这里的应用指的是教学信息系统里的APP 应用。为了提高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一个外部优化、面向有效实践的应用系统,这体现在如果优秀的应用APP 数量不足,则高职院校在推行信息化教学时就缺少了一个具体的抓手。在这一过程中,高职教师应当增强自身对应用程序的理解能力,改变以往教学中“强调测试但忽略能力”和“强调任务但忽视结果”的教学流程,以信息技术带来的概念性变化为导向,设计出更加高效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除此之外,相关APP 企业在设计教学APP 时,应当努力提高系统兼容度,增强信息技术的使用便利性,从而为更多的新的教学APP 投入到教学中创建良好技术环境。

3 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要点

3.1 增强培训内容平衡性

高职院校在开展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时,应当使教师了解应用程序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做好与当前实际教学需求之间的平衡。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避免高职教师过分关注信息技术的未来应用,而且也避免了高职教师过分关注信息技术的当前应用,在解决当前教学问题和未来技术发展之间做到了平衡。此外,高职教师适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必须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努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未来教育改革,从而为深度学习、人机协作、信息集成等未来教育形式的出现提供必要空间。

3.2 明确能力与培训间的关系

明确能力与培训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促进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作为政策监管者的省、市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应为高职教师的信息能力应用提供有效的教学环境,包括为智能校园和数字校园等平台创建设备环境。此外,高职院校通过创建终端应用程序平台如主题实验室,就可以为技术集成到课堂中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并且通过高职教师培训和研究,将高职教师的“信息能力”转变为“教学能力”。简而言之,提高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创新、理解、实践”等原则鼓励高职教师以辩证思维和宽容态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以做到强化信息技术和教育能力的整体价值。

3.3 增强培训主动性

高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须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前的“高职教师教育能力建设计划”强调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新型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点是实践与技术的结合。这主要体现在将资源整合到实施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中,使得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更加实际、评估指标更具发展性、实施机制更加积极[3]。此外,考虑到一线高职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改变非常敏感,受到惯性思维影响的他们更喜欢现在一直使用的教学方式,很多情况下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对于以复杂思维和计算机程序进行新型教学表现不积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信息技术本身难易无关,而与高职教师的行业环境和他们所教授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是否实用,将会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好坏以及这些内容在培训后的应用程度。

3.4 增强评测指标精确性

只有让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最大化,信息技术才能够紧密地为教学质量服务,这意味着高职教师信息能力的评估指标应当更加具有前瞻性,并且需要能够反映出培训工作和能力建设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工作的改良表现在校方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高职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新成就,鼓励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量力而行创建创新实验区并对上述行为进行推广。评估指标的优化对于评估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非常重要,明确的培训机制是增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主题中应用的重要保证,也是将教师的技术能力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催化剂。因此,高职院校教育政策的主体在于建立一套积极的实施机制,以激活高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认可,使其在教育过程、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的各个阶段中对信息技术成果进行合理应用。

3.5 加强思维培训流程

加强“信息思维”方面的工作是极为必要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良好应用。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高职教师的计算机思维训练,提高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并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相关理论培训,高职教师不仅可以了解计算机操作原理、计算机程序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在模拟、语言、视觉和其他辅助教学中的功能优势。同时,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对高职教师开展诸如大数据、云技术、智能科学、人机协作研究和传感原理等方面的课程。

3.6 灵活探索校企联合实训

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商,企业在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表现要优于学校。在“生产、研究、科研和应用”之间建立直接对话和联合培训的平台,可促使高职教师对信息技术产品有更多了解,并有助于高职教师掌握相关技能。针对这一情况,企业应提供易于使用并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产品,为高职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内容,鼓励高职教师将计算机技能纳入教学主题中。此外,高职教师将学到的技能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将其带入课堂并带上讲台,整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更加高效的课堂带来了可能性。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这些工作将促进学生的个性、社会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发展,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4 结语

提高高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阶段很多,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革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加速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新时代高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和教学工具的新方向,信息技术将促进教学的改革,因此在这一前提下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快速发展,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且意义非凡的综合性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