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2020-11-26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0赵扬
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0)赵扬
PCI可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狭窄、恢复心肌灌注量,但冠心病患者因长期心功能低下、运动功能较低,患者术后需加强心脏康复训练以增强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为新型的心脏康复方案,强调高强度训练与间歇性休息有机结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1][2]。基于此,本文研究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或中等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7~73(54.61±4.16)岁。干预组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7~75(54.65±4.15)岁。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心肺运动训练测试系统[厂商:COSME公司(意大利);型号:K4b2]行心肺运动试验。对照组行中等强度持续性有氧运动:患者保持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功率(PP)60%的运动负荷行功率车踏车训练,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干预组行高强度间歇性有氧运动:患者以初始运动负荷为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功率(PP)60%行治疗功率车踏车训练1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1周后将运动负荷调整为心肺运动试验中峰值功率(PP)80%行训练时间:休息时间比为3min∶1min的间歇性训练,每次10组,每次40分钟。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评价标准:选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其中LVEDD参考范围为35~55mm;LVESD参考范围为20~40mm;LVEF参考范围为≥50%。②运动耐力评价标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中运动情况,记录运动持续时间(ED):患者能耐受的最长运动时间;峰值功率(PP):患者运动时可耐受的运动负荷最高值;峰值摄氧量(VO2peak):患者运动负荷最高时的摄氧量;无氧阈(AT):患者运动时主要代谢形式由有氧代谢过渡至无氧代谢的临界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对比(±s)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对比(±s)
注:*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LVEDD(mm) LVESD(mm) LVEF(%)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0) 61.94±4.27 56.83±3.61* 42.63±3.25 36.64±2.86* 49.75±3.16 57.58±3.43*干预组(n=30) 62.29±4.50 51.58±3.47* 41.27±3.52 32.57±3.73* 48.87±3.42 62.34±3.49*t 0.309 5.743 1.555 4.743 1.035 5.328 P 0.758 0.000 0.126 0.000 0.305 0.000
附表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对比(n=30)(±s)
附表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对比(n=30)(±s)
注:*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ED(s) PP(W) VO2peak(ml/kg/min) AT(ml/kg/min)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72.83±46.95 397.62±51.05* 75.94±15.67 86.38±17.46* 13.85±2.46 16.82±3.04* 9.26±2.35 11.75±2.46*干预组 375.06±45.47 429.53±54.86* 77.46±13.59 97.63±19.45* 13.57±3.72 19.43±3.27* 9.37±2.40 13.68±2.81*t 0.187 2.332 0.401 2.358 0.344 3.202 0.179 2.831 P 0.852 0.023 0.690 0.022 0.732 0.002 0.858 0.006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两组干预后患者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后ED、PP、VO2peak、AT均显著升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在第9版《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中推荐门诊康复心脏病患者采取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方案效果可充分激活患者运动中枢、提高患者峰值摄氧量[3],但目前高强度间歇性心脏康复方案在国内相关报道仍较少。
高强度间歇性心脏康复方案采取强度递增式间歇性高强度有氧运动模式,具有较好的增强心功能的效果,其中患者先经1周的中等强度训练,可初步激活患者运动中枢,为患者适应下一阶段高强度训练奠定基础;高强度训练阶段采取运动指南中推荐的80%最大运动负荷量,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充分激活患者中枢运动神经,增强神经对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系统的神经调节,有效提高心脏功能;同时增强运动可通过加强心肌胶原代谢、上调相关胚胎基因表达、激活PI3-K/Akt及Cn/NFAT信号通路来促进心脏结构重塑、增强心脏顺应性、改善心功能[4]。本研究干预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通过采取运动3分钟结合休息1分钟的间歇性运动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运动时的不良症状,同时保证有氧运动的质量,有效提高持续运动时间(ED)及无氧阈(AT);通过加强心脏康复运动强度,可充分激活运动中枢,有效提高峰值功率(PP)及峰值摄氧量(VO2peak)。ED、PP、VO2peak、AT是反映运动耐力的指标,数值越高表明患者运动耐力越好。本研究干预后两组患者ED、PP、VO2peak、AT均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能够显著增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运动耐力。
综上所述,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存质量,可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