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口腔医学专业“跨年级实践小组”模式提高见习实习效果的研究
2020-11-26张立生郭方兴宋恒国
张立生 郭方兴 宋恒国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山东省菏泽市 274030
目前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不仅无法有效应对专业新生的专业认知需求,专业实践形式也较为单一,难以给高年级实习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1-3],但在实施效果上,仍存在一定的欠缺。本研究尝试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由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组成“跨年级实践小组”,通过共同见习实习、交流讨论,达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本模式经过初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
1.2 “跨年级实践小组”的构成 从我校 2019级(大一)、2018级(大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各随机抽取8名学生,在我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实习的2017级学生(大三)中随机抽取4名学生,共20名学生,组成“跨年级实践小组”。大三的4名学生中,各有1名在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实习,并负责在本科室接待大一、大二的学生。
1.3 小组活动前的准备 小组活动前系部要指定好活动的总负责教师,口腔科内的各个科室和口腔科病房要指定好接待医师,活动前提前3d告知接待医师和大三实习生,以便他们做好心理及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1.4 小组活动方法 大一、大二学生早晨7:00在学校门口集合,由总负责教师带队乘车去我校附属医院。为保证学生安全,来回途中要强调学生必须集体行动,不能个人单独行动。笔者设计为每3个星期进行小组活动1d,利用星期六或星期日时间。1d的大体活动安排:上午8:00—9:30,在口腔科病房跟随接待医师查房,并观看拆线、换药等常见的临床操作;9:30—16:00在口腔科门诊见习,见习时要在上述4个科室轮转,主要为了解口腔科常见疾病,观摩医疗操作,并适当参与诊断和治疗工作;16:00—17:00小组交流、讨论,并安排大三学生,给大一、大二学生进行2~3个小讲座,讲解专业知识,每个小讲座5~10min。小组建立微信群,在当天活动结束后,低年级学生仍可以与高年级实习生保持良好的联系和互动,也方便平时的交流。当天活动结束时现场征询学生对活动的感想和收获,征求意见,并让学生完成调查问卷。
1.5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在调查研究并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职业素养方面(6个题目)、活动满意度(1个题目)及职业责任感(1个题目)。召开带教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对本教学模式的意见和看法。
2 结果
小组活动共进行了3次,每次20人,共计60人次,其问卷调查情况见表1。从“增加专业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沟通能力”等7个方面来看,“跨年级实践小组”教学模式都得到了大多数参与学生的认同和好评,仅有少数学生持不确定或不认同态度。从活动满意度上来看,所有参与学生对这种小组活动是满意和乐于参与的。在带教教师座谈会上,参与教师对新实践教学模式均表示认可,认为其见习实习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法。
表1 小组活动问卷调查情况[人次(%)]
3 讨论
3.1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及教育现状 目前,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绝大多数院校仍采用“三段式”,即一年基础课,一年临床课,最后一年实习。实践证明,这种安排容易导致知识传授和临床实践脱节,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案。有文献报道,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对将来从事的专业了解较少,认识比较模糊,专业认知度较低,有必要对其进行专业认知教育[1]。同属临床医学类的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新生专业认知情况,则未见文献报道。根据笔者对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新生的调查,专业认知情况也不容乐观。研究相关文献发现,不少高职院校对专业认知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实施方法,多为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学业导师答疑等,与医院实际工作环境不接触,学生并未早期接触临床,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仍较肤浅。少数院校设计了去医院参观[2-3],但只是在入学初期进行,缺少教育效果的持续性,也缺少深层次的广泛的专业认知引导。部分院校安排在假期集中预见习,无法做到见习与学习专业知识同步,效果欠佳。专业认知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也是积极学习的必要条件,对专业的认同度可直接影响其职业稳定性[4],因此,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新生的专业认知度,并在三年的大学期间,使学生对专业认知逐渐加深,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 “跨年级实践小组”模式的优势和理论依据 我们依托见习实习这一培养医学生的有效途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5]、目标结构理论、行动学习法等有关理论,打破同一年级成立活动小组的习惯,创设跨年级实践小组,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组合起来,组织大一、大二学生一起到医院见习,与大三实习学生结合在一起,共同见习、实习、交流、讨论。本模式在本质上基本属于小组合作学习,但又具有跨年级的特点。小组讨论时,以专业知识和专业问题为主。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年龄、知识结构、心理成熟程度、社会经验等不同,因此在小组活动中,不同年级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即在跨年级小组活动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受益,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达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小组活动时,应注意挖掘见习实习中的思政元素,结合真实工作场景和学生切身体验,提升实践育人效果。
3.3 “跨年级实践小组”活动效果分析 对大一学生来说,在小组活动中,可以从大二、大三学生那里得到某些问题的解答,了解专业情况及实习情况,增加专业认知;大二学生可从大三学生那里了解实习情况,加深对正在学习的专业知识理解;大二学生为了能解答大一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学习;大三学生要解答大一、大二学生的问题,也需要加强学习,系统地归纳知识;大三学生在操作时,由于有大一、大二学生观看,能促进其操作技能提高;而大三学生熟练的技能,又能激励大一、大二学生。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见习实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及学生的职业素养。绝大多数参与学生和带教教师,对“跨年级实践小组”这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都表示认可和赞同。
对大一、大二学生来说,定期去医院见习,早期接触临床,就是加深专业认知的最好方法。早期接触临床,能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感受医生职业的崇高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6-7]。关于早期接触临床的研究,文献报道已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是针对本科生的研究,针对临床医学类专科生的研究很少,仅见两篇(其中口腔医学专业一篇)[6]。因此,高职口腔医学专业该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大二学生随着专业课的学习,对专业了解增多,去临床见习的愿望也日益强烈。部分高职医学院校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见习,但多数院校由于招生数量多、附属医院少、师资力量及经费有限等原因,见习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安排。大二学生对第三年的实习有一定的憧憬、好奇,但他们对实习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也需要通过见习增加了解,并为将来的实习做准备。大三学生正在实习,但部分学生在实习的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实习倦怠[8],表现为对实习工作逐渐丧失热情,对待患者冷漠推诿,经常迟到甚至旷工,此种情况可通过大一、大二学生的到来,刺激他们作为“学长”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继续进步。另外,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不互相交流沟通,或者交流甚少,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专业传统的传承。
3.4 本模式是学业导师制的有益补充 传统的学业导师制是导师直接面对学生,布置任务,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这种一对多的模式,使导师的每次沟通,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学生反馈的信息太多,导师也无法进行良好的回复处理。组成跨年级实践小组之后,实践小组的讨论和分享经验,能帮助学业导师解决很多问题,大大减少了导师的工作量,起到了弥补学业导师制不足的作用。
3.5 不足与展望 实施“跨年级实践小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较多的师资力量,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及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如在学校直属医院实施,则容易安排,如在非直属教学医院实施,则需要和医院科教科及口腔科协商好,特别是学生数量较多、去医院次数较多的情况下,不容易沟通安排。笔者在研究早期,也曾计划多成立几个小组,增加活动次数,但由于上述多方面的困难,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未能如愿。除常规安排外,也鼓励大一、大二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自行去附属医院口腔科见习。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是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教师应用“跨年级实践小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见习实习和实践育人的效果,能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本研究虽然是在口腔医学专业进行的,但对医学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心,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周密安排,以推动高职医学院校实践教学的改进,培养更符合基层医疗单位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