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训练导向下的小学体育课程优化思考

2020-11-26孙玉琦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孙玉琦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渤海小学 辽宁 大连 116200)

体能训练主要是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体型,强化学生身体器官的适应能力与免疫能力。但是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之中,受到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大部分体育课程教学难以真正引入体能训练,更多的是选择一些基础的运动来完善和实现教学目标,无法真正关注到体能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中,为了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能训练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进而在创新优化之中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部分。

1.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现状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大部分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都在适应体能训练引入课程的要求,但是对于部分学校而言,体能训练仍然处于一种被动式状态。在体育课程设计之中,无法在各个环节融入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基于对体能训练的认知不足,造成了学生也无法真正感知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导致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建立具有科学化与合理化的体能训练体系。并且由于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与专业化程度出现差异化,使得体能训练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对于当下素质教育理念发展而言,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其中影响最为明显便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得不到良好保证,造成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身体与心理得不到有效平衡,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能训练导向下的小学体育课程优化

2.1 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优化之中,通过体能训练的方式,将极大化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更好的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素养。所以在体能训练融入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借助趣味化和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来调动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进而保持住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树立科学化的体育锻炼目标,进而真正关注到体能训练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

小学生的竞争欲望比较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认可,若是采用竞技类的体能训练项目,则更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体能比赛活动,促使学生以小组或是个人的方式参与比赛,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好胜心。这样将体能比赛与学生健康结合的有效方式,可提升体能训练效果。

2.2 完善课堂体能训练的方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能训练的导入,能够完善小学体育教学体系,进而增强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支撑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最为常见的便是通过启发式和分层式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到体能训练之中,使得学生身体机能得到不断进步。当然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关心,让学生在体能训练的道路之中,树立正确的训练思想和训练意识。

比如,在体能训练中,教师需要做好示范,而后在带领学生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进行分解讲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动作要领,了解体能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将学生分组训练,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而分层教学方式则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因素,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以此保证课堂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2.3 充分利用小学校园的环境。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能训练方式的引入,能够完善小学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计划,当然体能训练离不开一个合适的训练场地。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借助校园环境来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能训练,尽可能因地制宜的来设计,最大程度上提升体能训练效果,让学生在足够良好的体能训练环境之中,完善自身的体能训练意识,更好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小学体育教学所设定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目标。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是场地布置中所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训练的强度,避免学生受伤。此外,教师要结合校园环境特点,合理设计跑步等体能训练内容。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