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

2020-11-26叶桂萍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微课过程

叶桂萍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三门 317100)

引言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影响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微课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一项教学手段,具有高效、快捷等优点,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更好地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在不断地探索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教师去解决。

1.1 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影响较大,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还没有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大,很难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不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依旧只通过口头的叙述来进行课本内容知识的讲解,上课形式比较死板,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面向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注意力很难集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弱,小学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也并不简单,教师单纯按照传统课堂模式教学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晦涩难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2 师生互动较少,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多数教师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对新课标的研读并不到位,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没有确切的依据,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很难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课上时间,大多数的问题都让学生进行集体回答,学生个体回答问题的比例相对较少,这样很难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切实需求和课堂的动态变化也得不到好的了解,很难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1]

1.3 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多数的教师都注重学生对数学课本知识理论的学习,重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能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数学本身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以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进行纯理论的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学习方法和方式没有进行确切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记忆性练习来提升数学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得不懂变通,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

2.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优势

2.1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将学习和生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微课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依靠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微课教学中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可以对自己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的观看,很好地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2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氛围。教学做合一的课堂相比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单靠教师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合一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教师就应该怎么教,再辅以微课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形象具体化,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获取数学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更贴切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2]

2.3 有利于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微课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相应的数学知识学习视频微课上传到学生的网络学习空间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一起小组成员进行问题的探讨以及实际的知识应用,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向教师询问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自己的困惑。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来有意识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场景,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3.1 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微课教学作为新出现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教学相比传统课堂而言,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感受到一对一教学的好处。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情境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带入到相应的角色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微课的制作并创建相应的情境,以动画视频的形式来再现学生的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知道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隐藏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关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魅力所在以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进而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进行相应的微课情境构建,通过一连串逐步深入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依据教材知识来进行联想和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时,教师通过搜集网上的一些影视材料进行微课制作创设买卖物品的情境,并进行相应的配音,将学生带入其中的角色,让学生根据情境中两个人的对话进行问题的设置和解决,让学生学会根据所给内容列出方程并进行解答,让学生通过所学习的解方程方法得到位置数值,知道自己在买卖过程中实际应付钱数和被找给的钱数,了解方程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2 开展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打造翻转课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以及利用微课进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提前对微课视频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主动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查找,课上对自己的疑惑进行小组讨论解答,与小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收获以及通过倾听小组成员的想法和收获来补全自己对数学知识认知上的缺失,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利用微课打造翻转课堂,充分利用起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通过倾听小组成员的一些知识收获以及课上检测情况来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上存在的不足,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观念进行补充和改正,为学生营造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4]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教学时,教师先将本节课的微课视频通过钉钉这个网络平台上传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观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带来的乐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正方体搭建立体图形并通过不同的方位对搭建图形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来观察、想象、验证立体图形在不同的角度所对应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力,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会所学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3.3 运用微课精讲教学内容,巧妙渗透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容易被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数学方法的渗透,而不是只着眼于数学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将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短小精悍的小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住重难点。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为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教师把握好微课视频的时间,让学生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每个微课小视频还可以对应一种解题方法,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详细的解题步骤,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并学会相应的应用。教师只有学生学会了相应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掌握同一类型的题目,在遇到不同类型的题目时灵活运用数学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时,在进行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录制好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公式进行相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以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学会解答不同平行性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同时学会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数学解题方法和思路并进行灵活的应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向,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教学资源,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真正的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重视教学方法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微课过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