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11-26黄竹英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学法设置知识点

黄竹英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广西 百色 533400)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正确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1.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主动探究意识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完善了应试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以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还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另外,问题导学法还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从而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好的精神。

2.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内容单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繁琐复杂的学科,而初中生正是好奇心、求知欲最为旺盛的阶段,教师若是能够在这个阶段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还能使原本繁琐、复杂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1]。但根据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皆是“灌输式”,或者就是照本宣科,并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而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自然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2 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教师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刷题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主要手段。学生长期沦陷在题海中,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还会消耗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得数学成绩逐渐下滑。

2.3 教学理念过于守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些初中学校也在逐渐进行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在走向多样化,但依然有一些学校的改革不够彻底,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守旧。这种教学模式俨然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长期下去,只会约束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从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 巧妙提问,设置课堂导入。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逻辑思维的起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学习技能,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时,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巧妙设置问题,结合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预习,成功进行课堂导入。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这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小红要开始找工作了,有两家公司给了面试邀请,A公司的薪资每个月有2000的基本工资,以及3%的销售额为提成;B公司的薪资每个月有1000的基本工资,6%的销售额为提成,那么现在小红去哪家公司比较好呢?”相对于千篇一律的课堂导入,这种设置问题的课堂导入更能结合知识点,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学生们在帮助小红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激发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中,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便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对此,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导学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能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几何图形》这课,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导学法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能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提高初中数学的质量。

3.3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不仅能够加强问题的针对性,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所以,问题情境创设在问题导学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改编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并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能够在情境的带动下,慢慢摸索,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获得正确的答案[2]。其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黑板、桌椅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也都是可以借助的教学资源,对此,教师需要对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资源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进行有效提问。最后,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摸索和探究,这个过程中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技能和掌握知识点的有效途径。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该方式的好处便是能够在问题情境中融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

3.4 复习课堂上遗留的问题。问题导学法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运用,还能运用到课后学习中。教师在课后学习中正确地使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教师会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以此来达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目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3]。对此,教师在课后使用问题导学法式,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问题不可设置太多。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需要抓住“精”而不是“多”,问题设置的再多,不在点上,也毫无作用。设置问题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而不是为了实施题海战术;其次,设置的问题需要层层递进。若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太难,会让学困生产生抵触情绪,也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若是问题太简单,也起不到检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要层层递进,由简到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高效学习。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对此,教师需要正确运用问题导学法,为学生构建符合教材内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从而提高数学水平。

猜你喜欢

学法设置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栏目设置一览表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