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26靳伟华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导向测试

靳伟华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全面性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风险审计工作,可以把审计工作看作企业运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风险导向审计科学合理的引进和应用,有利于将审计工作自身的优势特点充分体现出来。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对传统风险审计方式进行不断的延伸和拓展,同时还可以打破传统审计风险评估以及测试等相关工作中的局限性和单一性。该审计方式的应用,有利于将现有的各类风险问题直接看作审计评估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在内容的设置以及安排上,不再单纯局限于会计、财务报表等各方面的风险防控,而是可以适当增加与企业相关的一系列业务决策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对审计指标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把握和应用,而且还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能够强化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合理应用,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强化。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或者评估等方式,对目前存在于企业审计工作中的各类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以此保证内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强化内部控制效果。只有对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才能够从根本上实施妥善有效的处理对策。另外,还需要对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现有的审计工作方法进行优化和完善[1]。这样有利于确定今后工作具体开展的要素,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各类审计风险的发生,为企业的后续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审计工作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具体步骤

(一)风险导向审计评估

要想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企业审计工作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保证审计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深入企业内部后,通常可以发现企业现有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对审计环境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现有的风险切入点进行客观评价,与过去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结合,这样有利于对企业目前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风险进行合理的判断。将其作为基础,能够对审计计划以及审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对审计的最终目标进行确定,以此保证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能够落到实处。结合目前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可以发现,可以直接通过调查问卷等各类不同方式,对企业目前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和分析[2]。与现有的会计制度结合,以此保证审计程序编制和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在具体开展中的高质量效果,以此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规避。

(二)风险导向审计识别

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风险导向审计的识别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保证风险导向审计工作能够全面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最先要做的一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对策,确定经营管理中现存的各类风险问题,其中包括决策以及业务风险等。企业要结合现实要求,对风险预警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对目前企业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以及各项业务往来等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审计人员在参与工作时,要保证审计以及调查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针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风险识别水平的提升,保证企业自身面对风险时的应对和预防能力能够得到强化[3]。其次,企业要对目前现有的重大错报风险等的预防能力进行强化,对目前存在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切记要杜绝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陆续作假等一系列行为,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审计工作人员要结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从中获取大量可靠的数据信息,以此为基础,与企业目前的财务、非财务指标进行结合,对企业各种列报、账户余额、交易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初步总结出需要重视的审计范围。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时,应当严格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操作。首先,要对被审计企业或者环境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其次,对其中涉及的各种因素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账户余额、交易等。将识别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会出现的错报领域进行结合,对风险识别中的重大风险进行客观分析,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风险导向审计测试

风险导向审计测试被看作企业内部风险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风险导向审计测试结果,被看作最终审计报告相关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审计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对现有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结合企业各项报表以及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根据对比结果,可以对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以及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判断。这样不仅能够将风险导向审计测试在其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还能够保证审计工作自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强化。

测试环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控制测试,其二则是实施实质性测试。开展控制测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展开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在后期可以对其给予足够的信任,以此保证审计效率的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开展风险评估时,就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效率的提升。在实质性测试环节,要对审计工作人员以及重大交易等展开实质性的测试,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给管理当局提供便利,以便企业财务报表中提出的各项认定具有实质性意义,有利于企业财务报表将所有的真实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等展示出来。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建议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无论何种工作在具体检查中都需要依靠人力完成,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具体应用中,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配备的齐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保证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应当提升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要保证其责任意识落到实处,尽可能避免日常执行审计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定期对审计工作人员展开专业能力培训,通过不同类型的调研或者组织活动,保证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理论基础水平得到提升。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对这些理论基础的合理应用,深入了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实践中,合理应用理论知识,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以此实现对各类风险问题快速有效的识别,为企业的风险规避提供保证,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合理引进和高效利用信息技术

现阶段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无论是在风险识别方面,还是在机制的构建等方面,都需要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基础性业务或者数据信息的处理中,打破传统人工操作的单一性,实现计算机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对风险模型的合理的构建。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收集,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审计工作程序的实施效率。

四、结语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风险导向审计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保证企业审计工作执行效果得到强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内部现有风险的有效规避,而且可以保证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强化。以此为基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现代化企业审计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导向测试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心理测试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