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以唐山市为例
2020-11-26张荣光
张荣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阶段。当时百业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可谓凤毛麟角,“统包统分”制度可以保证毕业生一毕业就被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阶段(1985—1992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传统的“统包统分”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国家及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进行了调整,开始从“统包统分”逐步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渡。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阶段(1993年至今)。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毕业生“少数人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人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同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促进企业与求职者实现双向选择。1994年开始进行自主择业试点,2000年基本实现了新旧体制转轨。至今,已形成了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模式。
(二)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从2000年的107万人增至2019年的834万人,到2020年更增至874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总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的新特点
1.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人数上升。随着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也越来越强,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地摊经济的兴起,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人数也不断上升。唐山市2019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内9341人,选择灵活就业887人,所占比例为9.5%。
2.考研、公考、入伍、出国现象升温。考研热、公考热现象由来已久,且逐年升温,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压力大、疫情期间扩招扩大招录岗位的情况下,报考研究生、考公务员无疑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的较好选择。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数量也逐年增加,教育部统计,截至2019年8月下旬,2019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报名的总人数达到了107.8万,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5.7万人,增幅达到了5.58%。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也从2000年的9100余人增长至2018年的66.21万人,翻了72倍,我国留学生输出数量位居世界榜首。
3.就业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突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存在技能、区域和行业结构失衡。技能结构失衡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区域结构失衡主要是指更多的学生毕业后倾向于去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而不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就业;行业结构失衡主要是指毕业生更愿意从事“白领”工作,而不愿从事一线或基层管理的“灰领”工作。
4.毕业生就业质量、稳定性不高。据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其中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68%、65%,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
(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经济受到影响下行,很多企业被迫压缩人力资源支出,招聘需求下降,社会失业人口上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调整、增速放缓致使就业压力增大
经济增长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2016、2017、2019年GDP增速分别为6.7%、6.6%、6.1%,GDP增长速度连年下调,会对现有的就业岗位总量产生挤压效应,致使就业岗位数量下降;同时由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加快,将造成批量的转型性失业人员,形成竞争压力,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高校教育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高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造成供需失衡,就业压力增加;许多高校由于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甚至与社会严重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要,再加上校园的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健全完善,造成毕业生就业难。
(三)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许多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还有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偏高,就业观念滞后;Boss直聘研究院调查指出,2019届毕业生仅有36%明确了行业方向,一半以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大产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也较大,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就业减少。就群体而言,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受到更大影响。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可能导致的隐患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读书无用论”将逐步蔓延,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教育退化。高校毕业生十年苦读无用武之地,这无疑是一种对人才与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沦为无业游民,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四、唐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政府采取的措施
唐山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支柱产业主要有钢铁、水泥、陶瓷、煤炭等传统产业。2013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唐山市高校毕业生需要面临的求职压力明显比其他地区更大。
虽然面临诸多压力,唐山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较为稳定。根据唐山市就业服务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3.4万人,初次就业率为84.5%,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4.4%,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万人,截至10月下旬,就业率已达88.6%。
唐山市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方面主要有几个亮点:一是成立以唐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唐山市教育局、驻唐各高校为成员单位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指导调度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研发并推广应用“唐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统”。三是在唐山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唐山人民政府网、“唐山人社”和“唐山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网络发布“就业创业服务包”。四是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先后深入华北理工大学、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市内高校进行现场宣讲、跟踪指导。五是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平台,创新推出“微招聘”“云推荐”和高级人才寻访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五、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
通过前面论述得知,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形势、教育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毕业生自身有直接关系,但目前在调结构、缓增长、新冠肺炎疫情下复产复工的大环境下,想通过经济高增长从而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不太现实,面对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专业调整、教学方式改革也不可能短时间实现,那么在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就变得举足轻重。
(一)加强对在校生的职业指导、政策宣传,明确职业规划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教育部门、高校的合作,开展对在校生的职业指导。在范围上注意从毕业班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辐射,引导学生逐渐认知自我,找到感兴趣的职业,并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在内容上,要包括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心理指南、职场形势分析、相关法律知识等,还要对学生毕业后是选择大城市就业还是中西部或基层就业,是报考公务员、考研还是选择就业等进行利弊分析,避免盲目跟风;在形式上,既要邀请部分就业专家或资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开设一系列公开课,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又要设立专门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及时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搭建线上、线下人才交流平台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人才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的功能,简化企业招工手续,扩大毕业生登记渠道,定期开展各种专场招聘会,搭建好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平台;另一方面,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定期开展“职业指导免费线上课程”,长期开设“网络招聘会”,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信息对接服务;同时要利用好大数据,加强监管审核,积极研究推广“微招聘”“云推荐”和高级人才寻访等服务,全方位帮助不同专业、不同技能和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三)完善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数据库建设,提供一对一帮扶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重视数据库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数据库内容应包含“毕业生基本信息”“毕业生服务需求”“毕业生跟踪服务”“企业招聘信息”“招考信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等板块。数据使用方面,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平台要联合起来,根据毕业生特长、服务需求等信息形成一人一策的帮扶方案,对有求职需求的提供职业推荐服务,对有培训需求的免费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对有创业需求的及时提供创业指导等服务。
(四)免费开展线上、线下技能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技能
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培训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技能性失衡的重要手段。第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定期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职业培训课程及种类;第二,要鼓励教学场地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参加政府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认定;第三,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互动,注重个人技能操作训练;第四,要加强监管,建立“开班、结业、中间抽查”三到场监督制度,确保培训质量;第五,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注重研发线上培训平台,或与技术成熟的民办培训机构合作,开设高校毕业生线上培训课程。
(五)提供创业指导、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第一,要深入开展创业帮扶工程,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加强创业理论教育;第二,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开发一批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做好创业项目推荐;第三,组建由政府就业部门、成功企业家和资深专家等组成的创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第四,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筹集力度,优化发放工作流程,简化申请手续,适度放宽担保人范围,发挥好资金帮扶作用;第五,适时举办创业典型报告会,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激励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