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志探究
——以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传统村落志》为例
2020-11-26翁建明翁丽春
◎翁建明 陈 萍 翁丽春
(苏州市吴中区档案馆,江苏苏州215104)
提 要:传统村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民间文明,寄托着华夏儿女的乡愁记忆。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濒临消亡。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村落文脉迫在眉睫。文章以江苏省首部传统村落志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传统村落志》编纂实践入手,试图引起对全国传统村落现状及其前景的关注和思考,并借此探究如何发挥好地方志的力量,为传统村落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明月湾古村夜色
对于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华夏民族来说,乡村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是见证历史发展的“活化石”。代表不同地域、群体的村落文明生生不息,各自演变、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传统村落。它们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感召力量。然而,城镇化带来“拆村并点”及农村的“空心化”,“传统村落及其承载的村落文明逐渐弱化甚至濒临消亡。它们的消失会使灿烂多样的乡土景观、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逐渐泯灭,传统村落的风土民情将只保存在村民的记忆里,并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逝去。”[1]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是一个古老的岛屿镇,岛上有众多的吴越遗迹。隋唐时始有大族建村。宋室南渡后,中原名门望族更是纷纷到此择地定居。至明清,建筑群体遍布各个村落,为苏州市古村落群体留存最为密集的地方,有“千堂山”之称。金庭境域的传统村落,在中国传统村落以及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但其现状同样不容乐观,许多村落文化遗存正在逐渐消亡。
2020年8月金庭镇传统村落古民居现状一览表
一、传统村落现状
201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门开始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9年底,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6819个。近年来,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力度空前,一大批有价值的传统村落在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保护成效显著。但因受地理条件恶劣、乡村城镇化、旅游开发以及农村人口迁移等影响,很多传统村落得不到有效保护,面临着消亡和被过度开发的严峻形势。按冯骥才的调查统计,全国平均三天就有一个传统村落消亡。
为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强化村落保护意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于2014年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对已登记的传统村落进行补充调查,完善村落信息档案,建立地方传统村落名录。各级传统村落必须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护对象及其保护措施。传统村落遗产独有的价值终于被人们所认识,并逐渐形成保护体系。
敬修堂砖雕
金庭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传统街巷风貌完整,建筑风格精美细腻,民风民俗自然淳朴,堪称江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对金庭镇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工作自2003年启动明月湾、东村保护规划开始,先后以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名义编制了《明月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东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
然而,调查显示,自金庭镇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保护工作基本就陷入停滞。一是金庭镇传统村落申报成功后,政府有关方面对文保单位和控制保护建筑的关注度降低,缺乏有效、持续性的保护手段;二是古民居维护成本较高,村民文化自觉不足,导致传统村落内古厅堂、民居普遍缺乏修缮;三是古民宅产权归属纷繁复杂,难以达成一致修缮意见。各传统村落的古民居建造年代久远,有的户主几经更迭、变换,老屋产权份额纷繁不明晰,关于修缮方式和成本分摊协商不一致;加之古宅“空心化”,无人打理修缮。有的老屋主人外迁,无人居住、管理,风雨侵袭,遇到问题没人发现,形成自然倒塌。自2017 年进行“中国传统村落”申报至今,金庭镇传统村落的许多古堂,尤其是产权私有的,在近三年内就只剩下一两件单体的遗存。有的古民宅房屋结构保存尚且完好,建筑特色鲜明,但无人管理,日久必毁。有的仅存石基等局部。如果不及时维修保护,大部分古民居也许很快就剩下少许砖石瓦片甚至地基了。
村落民俗文化方面,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后继乏人。随着村落改造与现代化娱乐生活方式的丰富,金庭镇传统村落中原戏台、寺庙、祠堂、茶楼等公共民俗活动空间大多都已湮没不存,民俗技艺的传承规模较小。“碧螺春炒制”技艺和传统农家菜肴烹制手艺至今仍是当地很多百姓赖以生存、生活的手段,传承情况较好;“舞夹竹龙”“清明插柳”“挂红棉”和庙会习俗等仍在村落延续;以“消夏渔歌”为代表的民乐民谣传唱唱法古朴,意境悠远,极具地方特色,但如今却只存一位传承人;有着300 多年历史的“十番锣鼓”没有传承人,即将消失;“猛将会”和“抬阁”这两项昔日颇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在金庭已消失不存。
二、编纂传统村落志是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
村落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根脉血液,“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是认识和传承中华农业文明的根基。”[2]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同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江苏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要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编纂志书。传统村落志成为延续村落文脉、挖掘村落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
(一)延续村落文脉,重塑乡风乡情
“村落”是草根文化和地方知识赖以生存的土壤。它的古建筑群、传统美食和民俗风情,大部分活态地保存在各地的村落里,彼此交融、浑然一体。百姓生活在他们的村庄里,更生活在他们自己创造的文化里。村落的一座座祠堂,一本本家谱,一口口古井,一条条古道,无一不是村落文化的印记。它们承载的,是厚重的村落历史,也是远方游子的整个童年。如果村落没了,对村落文明的影响是毁灭性的。编纂传统村落志,就是要与时间赛跑,抢救村落遗产,留住村落文脉,是保留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之根的伟大实践。
经调查显示,57%的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准备防灾补给品;26%的居民没有防灾减灾的意识,不知道要准备防灾减灾物品;仅有17%的居民准备了日常食物和救生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分析这一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宝鸡市涝区居民的防涝减灾意识不够强,对内涝灾害的重视程度低,并且已有的防灾减灾措施很传统,一旦大灾到来,防灾减灾效率低下。
村民集体文化记忆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反之又为村落文化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那些反映宗族文化的家风家训、反映草根声音的方言俚语、反映传统生活方式的手工技艺、乡规乡约、民俗节庆等,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村民来说,是最根本的精神支柱。编纂传统村落志,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心灵的归宿,是汇聚民心、凝聚乡情的一剂良药,有助于强化百姓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激发爱乡爱国情怀,从而激励游子反哺家乡、造福国家。
(二)强化遗产意识,建立文化自觉
传统村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看来,传统村落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二者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其文化遗产的不可复制性亟须从国家层面做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挖掘整理和新闻宣传。传统村落志正是为村落古老文明发出的呼吁和呐喊,帮助各地以长远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寻找到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建立起有效的保护机制,让濒临消亡的村落遗产焕发生机活力。
然而,只有村落适宜人居,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其保护才会更加牢靠,才能维持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性”。因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与专家的层面,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4]传统村落志的编修是对村落文化价值的认可和认定,有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强化其主人翁意识和文化遗产意识,从而主动承担起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文脉的历史责任,自觉保护和保持本地域的民俗传统和精神要素。同时,传统村落志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人们尊重村落古老文明,在不改变村落整体肌理格局和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村情的保护规划,调整好村落资源的承载力和内部的使用功能,保护好有重要价值的乡土建筑,积极发挥各项传统资源的价值,改善居住环境,促进村落居民生活的现代化、便利化,让保护和发展并行。
(三)挖掘村落价值,增强文旅融合
传统村落志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关于保护修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如何挖掘民间文化的价值内涵,让凝聚先辈文明智慧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民俗得以展示在世人眼前,为当地百姓创造文化价值,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百姓生产和生活的基地,传统村落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变,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借助传统村落志,可以更好地尊重还原村落历史,保护好华夏文明传承的最基本土壤,为持续保护和合理发展传统村落,推进村落生态文明建设,走产业融合之路提供文本依据;此外,传统村落志对村落演变、古迹遗存、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等村落文化遗产的梳理,指导人们在独特的空间范围内改造成具有观赏性质的村落民俗活动或旅游节庆,吸引游客体验独特的村落文化,打造特色民宿。同时,传统村落志可以作为地情文化的文本推介,对旅行者进行文化游、深度游具有指南作用。
(四)服务学术研究
传统村落志翔实记述了村落自然环境、古迹文物、方言俗语、节庆活动、风俗物产、口述历史等村落文化标识,具体反映了乡村历史文化和村民生活环境,为认定的村落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档案,是民间文化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它所包含的宗族文化、风水文化、士绅文化等,比综合村志更能反映村落格局、空间形态演变与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比如村落的庙会习俗、婚丧嫁娶,村落风俗一般都是特定自然条件和历史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人们交往、交流的方式和价值理念,处处体现了民间社会的智慧。百姓对所在村落的依附及其道法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关系;传统村落志中关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文化的记载,表现了村落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对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编纂实践:村落文化之美与其人文价值的挖掘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如何让传统的村落景观与当代生活共融,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提高村落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值得地方志工作者探究和思考的。
(一)传统村落志中的“自然”和“传统”之美
传统村落志主要以村落演变的历史文脉为主线,以村落文化遗产为肌理,记录传统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智慧。较之综合性的村志和中国名村志、江苏名村志而言,传统村落志更加侧重于传统性和生态性,更能体现传统村落的自然之美。
表现之一便是主体对象的自然性。每一个传统村落的形成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从主体的特色来说,“古村落”的主体大都以历史久远为主要特点,突出“古”。“名村志”的主体一般是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强村等有特色亮点的村,传统村落则侧重于其丰富的传统文化遗存和人类活动的活态性;从村落地域级别来说,传统村落志的主体是自然村落,而名村志的主体一般为行政村。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北京市的传统村落志如《琉璃渠村志》《三家店村志》《黄岭西村志》等,主体大都为行政村,本质上还是倾向于综合村志,与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志》《杨湾村志》,及在编的《三山村志》《舟山村志》相似。这种传统村落志就需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记述传统村落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其编写过程严格遵循综合村志编修的基本体例规范,如门类齐全,纵写史实,排列有序等,突出村落特点的同时注重梳理社会事业发展脉络。
二是美轮美奂的文化遗产。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村落先祖留给后人的丰厚宝藏,它们或有极具历史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巷、古宗祠等古建瑰宝,或以特色民俗风情著称。编纂传统村落志需要编纂者对村落的古街、古道、文物、民俗等重点记述,突出亮点,体现特色。以贵州省黄平县的传统村落志为例,由于志书主体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因此在进行传统村落志的编纂时特别注重体现村落的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宗族渊源和迁徙情况、民族关系、民风民俗、民居建筑、歌舞服饰等特色内容;金庭镇下属8个传统村落风貌均较为完整,特色鲜明,少则十几幢,多则几十幢乃至上百幢高堂华屋聚落一起,名堂林立,气势恢宏,有“千堂山”的美誉。如堂里村中有“西山雕花楼”之称的仁本堂,其木雕之多之美之精,在江南古宅中皆是鲜见。《金庭镇传统村落志》精选了传统村落中古堂、古祠、古道、古桥、制茶技艺和消夏渔歌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入志,给人以惊艳展现。
三是道法自然的空间和建筑美学。由于金庭镇湖岛位置的特殊性,金庭的传统村落与“渔”“水”有着特殊的联系,打鱼、水上航运都是金庭百姓传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村落的选址大体都考虑了背山面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因素,以便作物种植和渔业活动;丘陵地貌导致金庭镇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基本都是“曲水引雨,山涧绕墙”。以“延福涧”为代表的传统排水系统至今仍然被人们使用;因村落先祖们多为随宋室南迁,为避乱来此定居的贵族,家族教育里有避世隐逸的思想存在,也有“财不外露”的观念。受此思想观念影响,村落传统建筑中精细的部分,比如精品木雕、砖雕大都位于后厅或后堂。古宅往往以高墙与邻里和外部公共空间隔离,进门为门厅砖雕门楼,每进一设门楼,围墙大都较高,兼有抵御太湖匪盗的作用。这些都可借传统村落志得以再现,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宗族文化贯穿志书始终
传统村落的历史往往是几个宗族的演变史,宗族文化对村落布局、建筑格局和村落风尚等整体的村落文化都有重要影响。《金庭镇传统村落志》以“大族宗祠”“古建民居”“大族宗谱”“家风家训”“村落乡贤”为切入点,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宗族文化对延续村落文脉、促进村落发展的重要作用。
明月湾古码头
金庭镇传统村落是大姓大族的聚集地,可追溯到宋室南迁时跟随南渡的江南望族郑氏、曹氏、周氏、马氏、徐氏、蔡氏、沈氏、秦氏、蒋氏、邓氏、黄氏、陆氏、费氏、李氏、吴氏、金氏等。他们有的是慕太湖风光而来,有的因时局动荡躲避战乱而来。明清时,他们的子孙又走出金庭的湖岛,足迹遍至全国,被称为“钻天洞庭”,与晋商、徽商等并列为“中国十大商帮”,傲立商海。经商致富后,他们又返回故里造福家乡,架桥修路、开井建亭,也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民宅厅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族都有家谱留存。良好的家风,来源于家规、族训、家训等对伦理道德的传承发扬。这些墙门里的人家,淳朴厚道,重视忠孝礼仪,发善心,做好事。堂里的玉虹桥、甪里的南星桥无一不是善行孝举的结晶。“愿天多生好人,愿人多做好事”,玉虹桥上的这副楹联,是金庭先祖的良好愿望与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宗族意识、宗族功能和制度虽然有了极大改变,但其“耕读传家、与人为善”等传统思想仍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引领村落风尚。
(三)传统村落志的灵活与包容
传统村落志作为地方志中的新成员,其丰富多彩的体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世修志大环境下地方志工作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革作动态的嬗变,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地方志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多样性。
2020 年7月,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了《重庆市级传统村落地图》“每周一图”,以大气恢宏的美图,辅以文字介绍,推荐了5 个诗意古朴的重庆传统村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四川省《宜宾市传统村落集萃》和江苏省苏州市《金庭镇传统村落志》均采用传统村落志合集的概念,全面梳理境域传统村落发展演变情况和人文历史特点。
后者参考借鉴中国名村志和江苏名村志的体例,采用纲目体,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以志体为主,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各种体裁,详述村落传统文化,略写政治、经济、人口等现代部类。在记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考虑到金庭镇8个传统村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政治背景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同气连枝,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如果采用单一的个体化记述,就难免割断它们的历史渊源,使其人文变得孤立而单薄。因此,《金庭镇传统村落志》一改以往一村修一志的规格标准,以“分—分—合—合”的形式构成框架。对明月湾、东村、植里、堂里、甪里、东蔡、西蔡、后埠等传统村落的“古迹”和“乡贤”加以分别叙述,“艺文”“民风俚语”“民间故事”等金庭镇传统村落群共有的村落记忆则合,避免了将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与其孕育的整个文化土壤割裂开来。
结 语
传统村落是活态和立体的民间文化宝库,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传统村落志的编纂出版,是赓续乡土文明、培育爱乡爱国情怀、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也是地方志在盛世修志背景下多元和包容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