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李春芳家族文化述略
2020-11-26陆素娟
◎ 陆素娟
(江苏省兴化中学,江苏兴化225700)
提 要:明清昭阳李氏家族依凭科举兴家,以忠孝气节立身,以文化传世。李氏子弟多以入世姿态治生、济世,为政、从教、悬壶、著述,存生、传世方式多样,多有政声、善举、文名留迹于方志与文集。李氏家族对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成为兴化文化高地,其中,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成就非凡。
兴华四牌楼匾额
一、世系源流与家族规模
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是昭阳(兴化)李氏第三代。其远祖为商代李利贞。宋代中叶,李赓一系由福建迁居无锡,繁衍日盛,至十四世李旺一迁“应天府句容县承先乡朱壒村”[1]3。约于明成化年间,李春芳的曾祖李秀迁李氏族裔至宝应投亲,后不堪亲戚凌辱,举家迁徙兴化昭阳。其时,李秀“流离困苦,茫然无生计”[1]60,以做豆腐、酿醋买卖营生。李秀性格和易,“睦族善邻”[1]3,为李氏扎根兴化创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李春芳的祖父李旭襁褓中随父亲李秀移居昭阳,从小被昭阳地灵水秀、俗语市声润泽,脱去其父“醋蛮子”的外号,成为地道的昭阳人。李旭长子李镗,字声远,号永怀,是李春芳的父亲,性格谦谨,作“孝、友、勤、俭四训以示子孙,令世守之”[2]。经过几代积累,李氏略有薄财,李春芳、李齐芳兄弟读书有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嘉靖十年(1531)李春芳中举,同年兴化中举的还有宗臣的父亲宗周。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春芳高中殿试状元,累官至内阁首辅。李春芳弟弟李齐芳由太学生累官至南京都督府都督。兴化昭阳李氏家族由商而士,历经三世,上升为官宦之家,完成了由平民向官宦的转变,实现了社会下层向上层的流动。
李春芳像及像赞
李春芳、李齐芳兄弟的进取与退守为李氏家族成为江淮望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李春芳有八子:茂年、茂材、茂德、茂功、茂业、茂中、茂和、茂对,都是读书人,大多以科举或恩荫入仕。读书保家声,科举延世系。李氏子弟以科名为基点,开拓、守成,应对自如。自李春芳一辈开始,李氏家族字辈以“芳茂思长,水木火土。诗礼传家远,簪缨衍庆隆”取名。李氏家族发展至长字辈,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水字辈李沂曾写过一首悼念李长祚的诗《挽二十五叔父孝廉延溪》,李长祚排行二十五。清初,王仲儒是李氏姻亲,其妻为李春芳四世孙女,他曾写长歌《奉曾从叔舅李五十八翁》,题中所言叔舅是李春芳长字辈曾孙。李驎曾写《赠五十八叔峒石》,峒石名长欣,字子向。王仲儒所言叔舅“五十八翁”与李驎所言“五十八叔”是同一人,是李春芳曾孙辈李长欣,李氏在清初发展规模从“五十八”排行可窥见一斑。李驎还曾写祝寿诗《寿八十七叔母吴太君》,题中所言“八十七叔母”是李春芳水字辈世孙李渷的妻子。李春芳的长字辈世孙和水字辈世孙大多生活在明末清初,其时,昭阳李氏家族规模盛况空前。
李春芳的长字辈世孙和水字辈世孙是遭遇国变的主要群体,他们与清朝大多保持距离,即便后来渐渐消除敌意,参与科举,人才亦是可观,但因“国变”这一顿挫,其家族发展受限。对于李氏家族更为致命的打击是清朝的文字狱。
清代与兴化有关的最早一起文字狱是沈天甫伪书案,涉及李氏姻亲兴化吴甡家族,这是对李氏家族的一次预警。最为直接的打击是李驎“虬峰集”案和李清的“史著”案,两起文字狱皆发生在乾隆后期。李氏家族所受的震慑与打击无疑是最大的,那些有才华的子孙大都掩藏了锋芒,他们或转向书画,或转而为医,或皓首训诂,那些实用的技艺总比文字安全,远离现实的考据带领人们回到避风的港湾。历经国变与文禁,李氏家族繁华凋落,康熙以后无高官,乾隆以后几无举人、进士,但乾隆以后至民国时期,作为世家的墨润余响仍亮人耳目。
二、历史长河中的标杆
在李氏家族500 多年的发展史上有许多灯塔式的人物,如李春芳、李信、李清、李鱓、李详、李继侗等,他们或因科举激励子弟,或因忠烈影响众人,或以著述福泽子孙,或因教育造福家国,其言行不仅彰显了领袖之风,更以德性熔铸了李氏家族的精神脉象,使其文化样貌多元而鲜明,文化肌理凝实而风雅。
李春芳无疑是昭阳李氏家族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李春芳(1510—1584),字子实,号石麓。明嘉靖十年(1531)中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夺得殿试魁首,初授翰林院修撰,后升翰林院学士,“自学士至柄政”的六次升迁,“未尝一由廷推”[3]。李春芳升职皆因绩效突出,为皇帝破格提拔:或因教授中官成绩显著;或因主持科举文、武试大公无私;或因起草并督行《宗藩条例》,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替皇帝减负;或因参校《永乐大典》;或因安定边疆表现出色。李春芳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进退举措尤得圣心,于明朝嘉靖、隆庆时期的政治稳定与发展功不可没。
明朝的内忧重不过宗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曾为他的子孙后代建立了一揽子“福利制度”,除太子外,皇帝其他的儿子都封亲王,依据嫡长子继承制,亲王的长子还是亲王,其他的封郡王,俸禄依次递减。洪武二十年(1387),一个亲王年贡米5 万石,年俸约为明朝最高官员的50 倍,还不包括各种赏赐。终明一代,巨额的俸禄成为明王朝巨大的财政负担,这是明朝大臣面对的最大内忧。
李春芳为此上书请刊《宗藩条例》,皇帝准旨。《宗藩条例》以收缩皇族宗室支出为核心,为国家减负,替皇帝解忧。这次改革在短期内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很快又被迅速增长的宗室人口俸禄所取代。
明朝的外患重不过鞑靼。俺答部是鞑靼的一支,是元朝统治者的后裔,被朱元璋赶到了大漠以北。从明朝开国到隆庆年间,鞑靼与明朝常处于战争状态,满朝文武对鞑靼束手无策。
俺答与孙子把汉那吉矛盾深重,两人决裂。隆庆四年(1570),把汉那吉率部向明朝请降。廷议中,十有八九的朝廷官员拒绝受降,认为受降易引战祸。李春芳时为内阁首辅,他与边臣通了几封书信,坦陈战、和两手准备,透过文字可领略首辅李春芳的老成持重、谋略周详。
后来战事危机解除,俺答请求封贡开市。皇帝委决不下,李春芳偕同内阁成员高拱、张居正到皇帝面前表明观点。李春芳力排众议,直陈封贡开市之利,既可节省军费又可增加收入,和平与利益是百姓期盼的福音。李春芳的一席话深得穆宗认同,穆宗最后决定一面诏许封贡互市,一面加强边境守备。隆庆和议的实现是在第二年,李春芳已经在正月致仕回家。此后二十年的和平,收益最大的是汉蒙百姓。
嘉靖、隆庆时期的内阁斗争激烈,李春芳政声隆著时致仕,也是急流勇退。他以退为进,换来的是平安,为兴化李氏打下了绵延五百多年的世家根基。
在李氏家族的发展史上,李春芳属于祖宗类的人物。祖宗的力量有两种,一为遗传,一为教育。李春芳是李氏家族的文化象征,他以贤明端正、慎言善行、知恩图报、勤俭持家、尽忠报国的品行确立了李氏家族的精神传统,成为其遗传的一部分。对子孙们而言,这些顺理成章的继承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每次面对他,骄傲、责任、愧疚、焦虑的复杂情绪交织,成为刺激子孙们上进的一种动力。辱没祖先,在他们看来,是最大的道德罪过。添砖加瓦、光耀门楣,是李氏子孙们普遍的信念。“状元宰相”“极品封君”“九世一品”“阖门忠孝”“诗画名家”“万邦总宪”,兴化四牌楼上与李氏家族相关的六块匾额不能说明他们全部的努力,却也可见其一二心志与伟绩。其中,“九世一品”“诗画名家”“阖门忠孝”,从不同侧面勾画着李氏家族的文化风貌。
三、群英与文化成就
兴化李氏家族以科举起家,以文化立世传续,称雄绵延五百余年,人称“淮南世家第一”[8]1。李氏家族进入文人、学者眼中始于李春芳辈,此后,李氏家族科举连绵、人才辈出。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到清乾隆十七年(1752),李氏家族共有11人成为文、武进士;从明万历十九年(1591)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有28人成为举人;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到清光绪二年(1876)有16 人录于副榜。[4]延至现代,李继侗、李德平父子相继成为中科院院士。李氏子弟多以入世姿态治生、济世,为政、从教、悬壶、著述,存生、传世方式多样,多有政声、善举、文名留迹于方志与文集。他们当中有的在某一领域名世,譬如“祖孙宗伯”,李春芳、李思诚祖孙先后任明朝尚书;有的在多个领域卓有成就,如李清在史学、文学、律法等方面都有著作传世。作为绵绵瓜瓞的世家望族,李氏家族对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成为本地文化高地,其中,文学、艺术、史学等领域成就非凡,成为中国文化璀璨的一页。
文学李氏家族自李春芳始开创了文学传统,此后文人渐聚,文学作品多元多彩。明末清初,李氏家族人才层聚,风华璀璨,出现了许多享誉一方的文人群体。“淮南三凤”:李长科、李嗣京、李乔三兄弟;“淮南李氏十二子”:李沂、李瀚、李潮等李氏兄弟十二人;“淮南三李”:李沂、李国宋、李驎三叔侄,等等。文学中诗歌是李氏子弟一展才华、抒情达意的主要形式,李详曾评说,“国朝之初,吾家诗人为盛”。“淮南三李”以诗歌影响江淮诗风,并成为“昭阳诗派”的主要代表。昭阳诗派中许多人是明朝遗民,诗歌成为他们活在异代的寄托,以诗为生是他们自我拯救的方式,如李沂、李淦。李沂对于昭阳诗派的导引之功,不仅在平时的诗歌交流,还在于凝集一生的写作经验著作诗论,以“衰朽余年”编选唐诗。李氏家族有三位戏曲家,李春芳的四世孙李长祚、五世孙李为霖和六世孙李栋。《传奇汇考标目》中录有李长祚《梅雪缘》《千祥记》《翠烟记》《红叶记》4种,后人钩沉戏曲史,发现署名“无心子”的《金雀记》也为李长祚所作。李为霖存目的传奇剧不多,有《镜中花》和《丰乐按》,后者疑是《丰乐楼》。李栋的传奇剧《七子缘》关白严整,通篇不用旦色。至于小说,学界有人根据万历二十年(1592)《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版本扉页上的题字“华阳洞天主人校”,推导李春芳与《西游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隐身作者”[5]319之说。李清以时事为材料,以魏忠贤的个人情感与篡权乱政为线索,创作历史言情小说《梼杌闲评》(又名《明珠缘》),这部小说“开了后来写当世政治生活的先河”[5]331。清代以后,李氏家族的女性以书写凸显了其存在与价值,文学作品光彩夺目。有“广陵闺秀”之称的李长昂的妻子季娴,诗文兼擅,不仅有《雨泉龛合刻》等作品集传世,且选编《闺秀集》,为众女子留名。其女李婧也是一名出色的女诗人,著有《绿窗偶集》。李思诚的女儿李侣姒,能诗,著有《绣佛斋井臼吟》。李侣姒的侄媳李徐幼芬才情令王士祯作诗感佩,著有《幼芬诗稿》《偕隐居诗集》。李国梅是徐幼芬的侄女,有“国朝闺阁诗人”之称,幼显才华,惊动父亲李瀚、兄长李国宋,其《林下风清集》深得从兄李驎赞誉,其诗更有女性的自觉,试图冲破传统禁锢,诗歌苍凉慷慨,才不在男子之下。李宜璋的妻子刘韵琴(刘熙载孙女)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人称“吾国女界能以文字托业于新闻,影响政局,启迪人群自韵琴始”[6],其诗文集《韵琴杂著》反映了女子从传统闺秀向独立女性的蜕变,创作于1915 年的小说《白虎汤》《大公子》早于《狂人日记》发表,刘韵琴成为中国近代白话小说创作的先行者之一。
书画李氏家族的书法源头亦可追至李春芳,现存兴化博物馆藏李春芳楷书碑刻《重修胜湖里土神祠碑记》,书风“流畅圆转,婉约疏朗,淳正敦厚,法度严谨”;馆藏行书手札则“萧疏散淡”;他的行草“笔墨酣畅畅,一气呵成,如骏马纵横,疾去如飞”[5]379。李氏家族善书者甚众:李长敷善行、草书,李跱“行草有精妙,遒媚摩钟王”[7]。李跱子李鸣“书法险劲似柳,能悬肘为蝇头楷”。李光国亦以“善悬肘书”闻名。李恢能诗善书,李日光工书法,李法“博雅善书,至尺楮寸缣人争宝之”。李沛工书法,“辙迹所至,问字求书屡满户外”。李佳言善工楷,早年在董文恭府上任幕僚,董公奏疏书信往来多出其手;乾隆五十七年(1792)补缮御制诗27册,数日完成。李培源是李氏子弟中书法高手,善篆刻,其楷书“力追颜平原(真卿)”,郑板桥推他为“邑中三百年楷书第一”[1]34。李氏家族中诗书画皆绝的大有人在。李栋、李栻兄弟工于诗歌、绘事及隶书。李东旸,工诗词,善草书,尤精画竹。李步墀、李宗扬、李德誉、李年父子相继,皆为诗书画妙手;父亲李步墀是一个文艺全才,兼擅诗文,能于书法,妙解音律,工写山水兰竹,水墨尤胜。李炳旦,“诗宗苏陆,书类吴兴,作平远山水直追摩诘”,相遇远近,人称“三绝”;其妻王瑗,工书善画,尤精发绣,“析一以为四,精细入神,宛如绘画”[8],观者叹为绝技。少年李鱓曾师从李炳旦夫妇学花鸟画,接受了工笔细描的训练,“淡雅工致”是他从王瑗处习得的美学特质。他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体现在文人画上,其泼墨画尤重水墨关系,在题材上不局限于松、竹、梅、兰,他把庞大的俗常物品引入绘画,拓宽了文人画的视野。李鱓才艺超卓,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成就卓立成高峰,成为名动古今的“扬州八怪”之一。
史学李清成就多元,史学最耀。明清国变,李清以书写存生,有史著二十多种。李清的书绝大部分未能在清代刊行,仅有抄本流传民间,或藏于内阁大库。《三垣笔记》《南渡录》,因为是对当代史的记述,尤其受到后世重视。其《诸史同异录》因李清把顺治帝与亡国之君崇祯帝作比较,说他们有四事相同,引发“四库全书”撤毁书事件。李清的《三垣笔记》《南渡录》《南北史合注》《南唐书合订》《历代不知姓名录》等书都在“文禁”之内。清朝统治者以“禁”的方式对李清史学做出了评价;禁而不止,又是民间、学界对李清史学的褒奖。李氏子弟涉猎史学研究,或有著作,或参与方志编纂的还有李思聪、李滢、李光国、李崇禧、李福祚、李详等人。其中,李详在方志学上的贡献超拔于众人,他参与了《江苏通志》的纂修,拟就《〈江苏通志·艺文志〉商例》,并为后来松江、南通、太仓三县所修县志借鉴。李详还先后担任江都、甘泉、仪征三县人物、儒林、文苑各传及艺文志、舆地沿革表等审阅、定稿工作。民国10 年(1921)又主持纂修了《阜宁县志》《盐城县志》,《江苏通志》的初稿也完成大半(抗战期间书稿下落不明)。民国8年(1919),兴化知事赵云霎聘请李详主持纂修《兴化县志》,一度中断,民国17年(1928)《兴化县志稿》完稿,但未付印。民国32 年(1943),李恭简在此书基础上修纂《兴化县续志》。于志书的编纂上,李详在《兴化县志稿》中多有创新,一是“主于略远存近”;二是载小说书目入史,他将施耐庵生平载入《兴化县志稿》,打破了“小说不入志,小说作者不立传”的传统。
法学《折狱新语》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判词专集,其作者为李清。从崇祯四年(1631)到崇祯十年(1637),李清在宁波府任推官期间审理了各类民事、刑事案件,他把结案判词整理为《折狱新语》。全书分“婚 姻”“承 袭”“产 业”等10 卷,分门别类,共收判词211 篇。《折狱新语》选材风趣,李清将严肃的判词修订为轻松易读的妙笔,凸显了李清学术背景中泰州学派的平民性底色。这是一部明末地方司法实录,从中折射出明代司法审判中证据的运用、审判原则与技巧以及情理法兼顾的司法理念,成为研究明朝法律的重要史料,现今一些高校把它作为教材。李清之子李楠是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楠承继了父亲的司法才能,于任上以破解疑难案件见称,纠正许多错案,家乡人曾为他立匾额“万邦总宪”。李楠修订了晚明律学大师王肯堂的《大明律附例笺释》,使其适应清初情况,易名为《大清律集解》出版。
医学李春芳的弟弟李齐芳,由太学生累官至南京都督府都事,后因政治斗争去职奉亲。他博物洽闻,于经学、医学、诗文、刊刻各类,均有丰硕成果。李齐芳深知,医中“幼科最难”,小孩说不清疾痛苛痒,全靠医家“诚求”揣度。他博访良医妙法、撰集图方,成《幼科图诀药方》2 卷,上卷治小儿杂症,下卷专治痘疹。他在书中总结出“饮食必节,寒热相均,毋爱惜太过”的幼科基本要诀;对于人们谈之色变的痘疹,他主张用“权衡之法”“随症施治”,其医学理念和经验沿用至今,此书被小儿科医生奉为金科玉律。李春芳的四世孙李长科感于夫人生产时惊心动魄,发愿保妊妇婴儿生命,旁搜遍采医方,辑录成书《妇科秘方》《胎产护生篇》。李朝光是康熙、雍正年间名医,精通各类医学典籍,并著有《医学切要》2 卷,其医术世代相承直至光绪年间,世称“李氏名医世家”。
李清《三垣笔记》
军事军事是李长科的长项。他曾游燕赵,在广平遇清军被困,李长科与守军夜宿城楼四十昼夜,最后以他的克奇制胜计策解围。李长科好谈兵,与父亲李思聪曾有江防、城守的议论,胸中兵甲,流注笔底,风云跌宕,著成《金汤十二筹》,重点总结了防守城池的军事经验。此书现存八筹:一筹修备,二筹训练,三筹积贮,四筹制器,五筹清野,六筹方略,七筹水战,八筹制胜。书虽残缺尤见体貌。陈大士盛评:“是书为今日所亟需。苟设城而致行之,实有催陷廓清之功。”[1]20清“四库全书”收录。
教育科举考试落榜,或在中举前,李氏很多人有从教的经历,他们大多参与了地方文教事业。李长盛工于制业,遇国变,隐居乡间教授,精研教育,指授有法,从学者甚众。李驎、王熹儒皆为其弟子,二人后来皆闻名地方。李光国,雍正七年(1729)拔贡,建业太学,凡十四试皆第一。方苞延请他主教家塾。当时方苞奉命修职方志,李光国多襄助其事。李年以教授为业,家无恒产。他曾遍访散布在大江南北的族人,录轶事、理世系,书垂成而卒。他为后世整理保存了兴化地方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最为地方人称道。其长子李袯于道光二十年(1841)试京兆,挑取誊录,以知县用。性雅流,不乐仕进,励节勤学,淹贯群书。诗古文词为时宗仰。词法周济,精音律。少游京洛,名重公卿间。成观宣到江右视学,聘襄李袯校艺,为人称道。晚年主讲盐城表海书院、兴化昭阳书院,历任盐城表海书院山长、昭阳书院山长。他曾网罗散佚,厘正参订,与刘熙载、李福祚等分撰而成《重修兴化县志》10 卷。著有诗文词集多部,并有《芗墅制艺》《阳山耆旧录》等问世。
四、繁荣绵延的显性与隐形“基因”
李氏家族依凭科举兴家,以忠孝气节立身,以儒道行事,以文化传世。李氏子弟中,专学术,工诗文,善绘画,精医道,懂科学者,代不乏人。这是一个财富雄厚的家族,从政有经邦纬国之才,为文有诗画学术名世,经世有医教水利之技,做人有忠孝节烈之举。李氏家族的文化经纬与风骨神气铸造了一方精神文化高地,其科甲络绎、门第常青亦引人探寻。
(一)良好的家训家风炼化了家族可持续发展的钙质
扎根兴化后,李春芳的父亲李镗即立“孝、友、勤、俭”四训以示子孙,令世守之。教子育女,以德为先。李春芳高中状元后,李镗一如既往,对下人平易,听到邻里乡人困苦,常常夜不能寐,必有援手才能心安。李春芳发扬了这种家风,为官时每每听到家乡水旱,常常呼号,请减免赋税以救民于水火。他孝友齐家,归乡后,他把居所让给人口较多的弟弟一家,没带走尺丝寸帛,另起炉灶;他以首辅之尊学老莱子娱亲,岁时伏腊,率子弟,穿绯衣,次第给二老请安祝寿。李清幼年父殁,母亲守节26 年,含辛茹苦育子持家。母亲去世后,李清感念蓄怀十年,上书请赐旌表以厉行风化。李清认为传扬母德,这是最大的孝心。李春芳和他的先人奠定了孝友的家风,他们言传身教,因此,李氏族人的孝悌言行代不绝书,单单让宅一事就成风气,李茂德把房子让给伯兄,自己却举家迁往句容去守祖墓;李长似独辟一区给孀嫂居住;李长祚为给堂兄弟救急,把房屋卖了500 两给他周转。
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春芳会试第十名,留京准备殿试。按常规,殿试“不黜落”,中进士,进仕途是顺理成章的事。会试发榜后,李春芳即刻写信给祖父,要族人明了,此后李氏亦为官宦之家,明言今日急务:不苟取、不嘱托。修身全名节是大事,具体到眼下,不嘱托尤关行止。他约束子弟和族人奉公守法:“如不违理,可保无虞;如其违理,亦非所能庇也。”[9]113-283他把“畏理守法”加列家规,要求子弟和族人上守国法,下尊家规,读书做事,明理积善。李春芳从权贵官宦的起落中总结经验教训,更以“畏理守法”约己束人。李春芳几次主持科举考试,但他拒绝为亲朋子孙考前辅导,时常告诫儿子们不要与地方书生争考试名额,官宦子弟,纵然不得第,犹可博荫。李氏家族把“孝友”家风推延到民族和国家体系中,就具化为对皇帝的忠诚和信义。李春芳的母亲徐氏常对李春芳说“儿第,尽忠报国,无负君恩”。大明皇帝赋予李氏家族的诸多“国恩”,李氏子孙反身回报的是对皇帝的忠贞和大明王朝的维护。明清易代,李信及其子孙妻媳“一门殉节”,李长倩、李长似、李澜、李思谏女何李氏等捐弃生命以报国恩。李思训、李清、李淦、李法等18人,以拒仕新朝、不应科举等方式坚守对明朝的忠诚。明清之际,李氏家族把家训展示为忠烈的“行为文化”。
(二)优质的教育为家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李氏子弟的教育从胎儿始。季娴写有《庭训》诗:“衣破犹可补,德亏补何有?抚兹小儿女,未辨苗与莠。胎教古所称,庭训常恐后。呼儿而来前,燕惰慎勿狃。既读圣贤书,莫忘父师诱。少小谨愆仪,恂恂笃孝友。积学致荣名,期在伊周右。尽忠以显亲,匪徒怀组绶。讳讳扑儿肩,却顾执女手。而暂方亲帏,行将奉箕帚。卧后起常先,静一尤所守。昔有巾帼流,芳声垂不朽。尚其观往编,思与名媛偶。门商志易惰,植德斯永久。传与王谢家,皆令知吾牖。”[10]季娴把教育儿女的中心落在道德建设:“衣破犹可补,德亏补何有?”她认为教育以“植德”、立人为要旨。她坚持贯彻早教原则,“胎教古所称,庭训常恐后”,在儿女尚小、未辨良莠之时甚至怀胎之初就须施教。在血缘宗法强固的中国,“接续宗祀”是至高无上的职责。生育和教养之权,实在于母教。母教始于受孕怀胎之时,生而即抓幼教。训于幼时,则化于心成,习于智长。季娴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现代性。她与李国梅一样对儿女实行性别教育,对儿子和女儿教以不同的内容。季娴对儿女教育是成功的:儿子李为霖16 岁即中举,27 岁中进士,官湖广荆州府知府,升云南按察使司按察使等;女儿李婧善诗,与她一起编了《闺秀集》,著有《绿窗偶集》。
李氏家族中少有才名的不乏其人。李淦6 岁即通韵学,17岁以文章气节名重江左。李春芳的儿子李茂业每天阅读理解文章千言,8岁自署稽古子,10 岁开始攻科举,15 岁就补进县学;李春芳的孙子李思聪“少负奇才”;李澧“少为高才”,生试常第一;李清的父亲李长祺“少应童子试”。
李氏家族才俊蕴藉、闺秀饱学,他们自身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同时,他们眼界开阔,胸有丘壑,慧眼独具,其子弟有福受教于名师大儒。李春芳致仕后,即建石麓书院,亲自给家族子弟讲学,其教授之功与榜样的引导对子孙的激励显而易见。顺治年间,史学大家李清延请陈瑚担任其长子李稹的老师。陈瑚是苏州太仓人,少通五经,讲求实学,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世家子弟在教育上与平民子弟有不一样的起点。李稹成附监生,授州同知,善诗,著有诗集。
高质量的科举教育带来显性的成果,连续九代有人位至一品,30 余人官至二三品,这为家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当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
(三)联姻作为文化的衍生机制活化了家族持续发展
婚姻是选择的结果,世家一般走联姻之路,门当户对、志趣相投、知根知底是基本的标准。两大家族的汇融,其直接的影响是优化了人才“基因”:嫁入的世家女子,有相当的文化基础,加固并拓宽了家族发展的文化根基,形成父家和夫家文化或互补或加强的形势,提供了优质的母教,甚或堆垒了家族发展的高度。李氏家族的联姻对象,一为外地大族。李春芳曾写诗《答养翁严少保婚定》[9]113-281,诗题中“养翁严少保”即为严讷,李、严同朝为官,都曾入内阁;李春芳之孙李思谦娶南京国子监司业马一龙的孙女为妻。李思诚子李长昂娶泰兴望族、“清朝第一谏臣”季开生的妹妹季娴为妻,李为霖与李婧的成长诠释了世家联姻对于家族绵延的推助优势。二为本地名门望族。王继美王氏家族、解学龙解氏家族、吴甡吴氏家族,都是兴化名门世家。王家在兴化有诗书画传统,世精翰墨。解氏为兴化望族,明清鼎革后不复显赫,但大家族的底蕴尤在。吴甡曾入阁为“副相”,奠定了吴氏大家族的基础。李氏家族有与这些名门联姻的传统,或嫁,或娶,或多重联姻,形成一个“类聚”的文化场域,从而使家族发展生生不息。
(四)藏书与文集延伸了家族发展的生命长度与精神高度
藏书是一种家庭和家族财富的聚集,也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积累。图书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给李氏子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图书塑造了李氏子弟文采的风流、才艺的多元、眼界的开阔、学识的广博。李思诚“藏书满架,缣轶灿然”,其媳季娴“得肆览焉”[11];李清亦赠送了相关的几百种书籍给叔母季娴,使其选编《闺秀集》得便良多。李国宋藏书甚丰,亦博览,因而工诗文辞,对于“礼乐、刑政、钱谷、水利兴废因革之数,靡不井井中机,宜可以施诸行事而无泥古悖今之失”[12]。清末民国时期的李氏家族衰迹日显,但读书仍延续李氏家族的文脉。李详(字审言)家贫,但嗜书,或借,或抄书若干。学有所成后,购书日多,许多朋友赠书,至晚年,积累图书2 万多册,其中古籍2600 多种,民国线装书1000 多种,他在兴化城东岳庙东侧李家大院建“审言图书馆”,允乡人借阅,与乡人分享图书资源。后来李详的家人将图书全部捐赠兴化市图书馆,今收藏在“李审言图书馆”中。
李氏家族有刻印文集、修订家谱的传统。据家谱、方志等资料统计,单文学一类,李氏家族64 人有作品集150 多种,其中,李详的著作达15 种。在文集编发中,家学得以记录与阐发;在家谱的修订中,家族文化事件和家族人物得以叙述,使家族历史连续,家族精神得以强化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