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创新生态圈,助推吴江区域发展高质量

2020-11-26姚晨曦

市场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吴江人才企业

姚晨曦

(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党校,江苏 苏州215200)

近年来,吴江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示范区创新共同体建设,争当高质量转型标杆,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 发展亮点

(一)科技创新数据推动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可以借助创新平台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可以为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技术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精准高效的独特优势,能够加速转型发展的步伐。一个完善的数据平台能够在信息整合、政策宣传、资金监管、服务品质,检查评估等方面提供系统化、持续性的数据支持,打通服务的“快车道”。2018年,智慧吴江正式上线。2020年,智慧吴江运行管理中心在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在此基础上,吴江借鉴外地成功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经验,启动了科技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发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搭建大数据平台基础框架,不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力争早日为全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高效的大数据服务。

(二)创新引领行业标杆

吴江一直以民营经济见长,近几年更是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成果显著。在2018年苏州民营企业50 强中,吴江有6 家企业入围。其中恒力集团以2017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位居榜首,盛虹控股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亨通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通鼎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均超过350亿元。恒力集团、盛虹控股、亨通集团、通鼎集团4 家企业更是成功打入“2018 中国企业500 强”榜单。吴江民营企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发展的秘诀就在于技术创新。

(三)政策扶持再添利好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离不开浓厚的法治氛围,在致力于法治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全区发展战略中,要特别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的提升,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优势,扶助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提升知识产权总体发展水平。吴江对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新台阶,先后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江苏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示范单位,培育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 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 家、优势企业21 家。目前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59.53 件,1 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银奖,13 件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600 余家企业拥有发明专利。

(四)资金支持到点到位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更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政府应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优化金融结构,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2017年以来,吴江先后组建了规模为5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20亿元的苏州湾人才基金、10亿元的民营企业发展引导基金,以及清华控股合作系列基金、盛虹炼化专项基金、光大控股长三角母基金等多个基金,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大力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与多个银行对接,推进新型政府银行担保合作模式。

(五)公共服务做细做优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创造了巨大契机。政府可以整合企业、社会等既有的网络基础、技术条件及数据资源,快速高效制定科学决策,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2018年,吴江获批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2020年,我区老有所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项目获批国家级试点,目前“不见面审批”标准化体系已经形成。同时切实做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相关工作,畅通沟通渠道,争取实现“一企一策”,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精准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二、 面临的问题

一是发展不均衡。吴江有行业领军企业,但面大量广的依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有规模实力差、技术水平低、产品总体处于低端、融资难、人员流动大,发展状况难以达到现下对于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同时不少民营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坐等机遇的心态,在转型升级的发展大潮中与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政府服务有待完善。吴江区依然存在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不足的情况,很多企业对于新政策、新理念不知情不理解,对新政策、新理念的解读也存在偏差,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或者规模较小的企业。因此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存在不合理不合规的问题,以罚代管的情况依然存在。在人才集聚方面,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助成果显著,但吸引人才是第一步,留住、用好人才还需要创新环境的整体性建设,这对于吴江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 继续优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吴江在区位方面已占尽先机,同时在产业融合、社会治理、生态共建等方面与上海“无缝对接”,在发展中更要抓住机遇,全速前进。在信息时代,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圈,而政府平台作用的发挥恰是这关键中的关键。政府已经不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创新生态的直接构建者和推动者。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和主力,需要紧扣市场的脉搏,需要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更加雄厚有力的资金支撑、更加包容宽松的创新氛围。吴江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培育创新主体、搭建服务平台、强化金融支撑、营造创新氛围,打造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圈,拥抱“创新3.0”时代。

(一)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发展

万物互联的时代,通过大数据驱动创新,实现持续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吴江的智能化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要坚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生态圈为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智能工业发展步伐,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推进智能工业园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新型产业。全面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在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构建独具吴江特色的现代新型创新体系。

(二)培育创新主体,释放创新活力

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要坚持科技型企业、高端研发机构和创新人才“一个也不能少”。对于企业来说,要在全面创新上下功夫,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组织、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优化生产结构和发展模式,全面、精准、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特别是技术创新投入比例,并促成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重视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实现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建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高度支持。积极引进高端研发机构,优先筛选符合吴江产业发展特点的成果和项目推向市场,促进技术产业化和成果市场化。同时,对支撑和引领吴江区科技发展进步、高端人才培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院所,区政府可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给予重点扶持。

人才是源源不断创新最核心的动力,用人才来引领创新创业是发展的根本,要重点在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上下功夫。李克强总理强调说:“要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障碍,充分激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要营造出一种允许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在创新人才领域,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调动人才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要不断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模式,引导社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全面开拓选人用人的新兴市场,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大对优秀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新一代企业家的培育和引导,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企业家的新老互动。

(三)搭建服务平台,落实保障政策

吴江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规模实力、发展层次、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相对较低,亟须更加开放的发展平台,寻求变革转型机遇,实现快速提升。政府要建设和完善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搭建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实现三向互动,加快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步伐。继续深入探索“一门式”“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特别是涉及企业资金项目审批的领域,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来换取创新创业的加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继续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完善税收、补贴、采购、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在全面落实已有的扶持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转型升级的新政策,还要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要拥有一批经得住时间检验、得到人民广泛认可的政策。在“人才大战”的严峻背景之下,政府应在留住人才方面加紧发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和营商环境,为人才特别是优秀高端人才提供购房补贴、户口落户、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多层次支持。

(四)金融服务升级,普惠企业发展

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交流融资平台,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压力,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新产品研发中去。继续创新政府、银行、企业对接合作对接模式,政府要积极发挥推动者的角色,多方协调,有所作为,尽可能地寻求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合理优惠和资金支持,使民营企业有后盾有保障,推动企业发展。金融机构可以针对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金融服务业要突破单纯融资范围,扩展到提供相应资源服务、业务咨询以及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领域。

(五)强化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工业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创新的、进取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首要具备的品质。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灵魂作用,把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发展进步的重要板块来抓。要根据市场走向与企业发展模式,把创新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企业的基因,鼓励一线员工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在发展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重点抓住党建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坚定不移跟党走,做到心无旁骛的创新创业,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生态圈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民众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认知,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的诸多便利,多平台多维度推送科技信息以及企业发展成果;大力度宣传创新政策,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以及不定时的下基层、下企业,把最新的政策宣传到位;扩大科普宣传的范围,争取做到全覆盖。在全社会倡导宣传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宽松氛围和文化环境,加快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吴江人才企业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