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020-11-26王春火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实物长方体直观

王春火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屏峰学校 江西 九江 332516)

引言

几何概念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个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讲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描述清楚几何概念,学生也不容易理解。而且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出现的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的描述比较复杂、抽象,如果教师不借助任何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同学们理解,则教学内容就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于几何概念的学习丧失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几何概念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讲解几何概念,为同学们奠定良好的几何图形的基础,提高同学们的几何抽象能力。

1.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师关于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概念的教学采用和其他知识点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在机械的讲解完几何图形的概念以后,会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记忆的方式加以理解,然后做练习题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准确,在做练习题目时,往往容易忽视几何图形概念中的重要要素而构成解题错误。采用单纯讲解概念的教学方式,虽然实现了教学课堂的快速,但对于整合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十分低效率的,学生解题时出错频率很高,教师就必须再逐个讲解习题,十分耽误时间。如果教师改进数学几何图形的概念的教学方法,可能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消耗时间,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自然做题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会提高,从而提高整个学习过程的进度和效率。

2.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1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讲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虽然有些几何图形的概念不容易理解,但是很多几何图形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物与之对应,或者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与几何图形概念相关的图形,教师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辅助同学们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的例子,借助生活实物深入理解几何概念。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将三角形图形有直观的展示,刺激同学们的视觉,帮助同学们形成关于三角形的直观认识以及对于三角形抽象概念的构造。也可以让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关于三角形的生活实例,比如:小彩旗、路口的交通指示牌以及我们平时晾衣服用的衣架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借助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讲解几何图形的概念,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中的“形”。教师将三角形实物展示在同学们面前,通过实物展示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在脑海中构建三角形图形,比教师纯粹讲解抽象、不容易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更有意义,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2.2 教师通过实践与操作,帮助同学们理解几何概念。小组讨论、探究与分析、实践与操作等等都是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如果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概念时,仅仅依靠观看、说以及听这几种方式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为了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教师根据几何图形概念的抽象性的特点,教以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实践与操作的学习方法,并且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直观的体验,将抽象的数学几何图形的概念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课本、铅笔盒等一系列长方体实物进行演示,并且让通过直接观看以及动手操作的方式感受几何图形的直接特点。并且可以在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观察长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关于棱的了解,讲解完棱之后再借助棱让同学们认识顶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借助实物展示,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以及几个顶点,帮助同学们学习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个数,并且对于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在学习完长方体的概念后,同学们对于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然后根据同学们脑海中形成的关于长方体的概念认知和长方体的“形”,为了更好的巩固长方体的“形”,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同学动手操作,制作一个长方体,可以进一步巩固长方体的相关概念。

结论

小学阶段关于几何图形概念的描述都是非常严格和严谨的,因此教师并不能盲目性的讲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这样容易造成几何图形和概念之间的误差,而是应该借助实物展示或者鼓励同学们动手操作的方式,通过具体、直观的感知,在脑海中构造几何图形,以“形”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然后再通过概念分析进一步准确把握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点。

猜你喜欢

实物长方体直观
拆拼长方体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浅论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抓不变量巧解题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