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2020-11-26黄德秀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数学课教学活动创设

黄德秀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官路中心小学 福建 浦城 353415)

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在数学课上要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就要围绕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赢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注意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每一堂数学课上都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就要求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情境合理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就能变得生动形象。在教学“植树——两位数除以”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有关环保这一课题来引入所学内容。学生通过了解植树的季节,植树的好处及植树活动的相关知识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比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了体育老师在课上开展了套圈的游戏,老师用三种方式进行游戏,谁想试试哪种游戏更公平吗?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讲到游戏都迫不及待的想参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活动才富有生机,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2.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注意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经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才能印象深刻,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5的组成分解时让学生拿出5根小棒进行分一分并记录有几种分法,最后请个别学生小结。整节课让学生经历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快乐,从此热爱这门学科,我经常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把一些枯燥的活动尽量设置的比较有意思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教学“线的认识”时我课前出示一些相关的课件(桥梁上的装饰,车灯发出的光,海平面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做了铺垫,从而创造了有效的数学课堂。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但是他们可以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欣赏与设计“这一课时,导入部分利用计算机来展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开头工作,头开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事半功倍了。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这门课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它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认识时钟”时,可以叫学生把自己的一天和小明的一天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时间和事情是一样的,又有哪些是不一样的,比较一下谁的合理些。这样不但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还把前面的比较这一知识进行了复习。这就是密切联系生活的体现。

5.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其实是培养学生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主动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接着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独立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以通过复习角的分类进行导入,这样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为学生探究三角形分类打下了基础。真正达到了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一目的,同时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6.设置完整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快速掌握整节课的数学知识

每堂数学课都有巩固练习这一环节只要这一环节设计的完整,对于整节课来说就比较有意义,才能达到教师设置的教学目的。就比如我在教学“找最大公因数”和“找最小公倍数”时,我在设计了三种情况的练习,一种是互为质数(3和8),一种是倍数关系(4和12),还有一种是普通关系也就是既不是互质关系也不是倍数关系,让学生找出这三种情况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从中总结出找每一种关系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今后做练习节约时间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7.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建构模型来完成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四则运算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进行解决。引导学生积极开动大脑。寻找最适合的方法进行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这里起一个引导的作,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步学会学习。

8.课堂教学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个别差异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预设的目标就要注意个别差异。如:在教学“认识时钟”这一课时,课本上练一练的第三题可以要求全体学生作为一个课后延伸题去完成。对于学困生来说掌握不了也不强求。

教师和学生是小学校园中的主体。课堂教学是这一主体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这一学科又有它的相对特殊性。数学知识具有生活化、连贯性、层次性等。学生要把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就要求教师必须创建有效的数学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教学活动创设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