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0-11-26陈克云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新课程

陈克云

(贵州省长顺县白云山镇思京小学 贵州 长顺 550700)

类比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启迪学生们的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们在对不同数学对象相似性的探查中发现数学概念或者数学解题方法的真谛,即便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此教学方法也具有相当明显的教学实用性,和诸多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会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优势,值得推广。

1.类比教学法的内涵

类比法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推理方法,就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它是指当不同的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相似特征或者相同属性,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或者相同的特征,在数学概念与特征的内涵与外延的诠释方面应用广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实效。

例如,凑十法在个位数加法的运算中非常实用,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中也具有相似的功能。譬如,8+5可以看成8+2+3,即先把5分解出2,和8凑成10,然后再加上5分离出2去以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得数,即10+3=13。这样一来,凡是10以内两数相加超过10的都可以这样计算,6+7 = 6+4+3 = 13;9+5 = 9+1+4 = 14等等,既能提升正确率,也较为便捷。而当20以内数值退位减法的时候,也以凑成10为计算基点,把10分成减数与某数之和,计算时学生们只要把10分离出减数之后剩余的数值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值即可。12- 9 =10-9+2 =3;15-8 = 10-8+5 =7。

上述类比法避免了学生们数数计算的繁琐,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以10为计算单位的重要性和便捷性,也让学生们看到加法运算与减法运算在凑十法运算方法上的相似性和可借用性,大幅提升了计算的正确率与计算效率。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类比教学法的应用与创新

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时间较为久远,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进程的推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被许多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类比教学法需要和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实效,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1 借助互动教学模式与类比教学法的融合,提升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理解的通透性。互动教学法的应用基点是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课堂主体意识,让学生们具有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敢于在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模式与类比教学法相融合,有助于打开学生们的思维,提升学生们对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理解的通透性。

例如,在学习“角的认知”这一数学模块的时候,教材首先通过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们认识生活中存在的“角”的样子,明晰了什么样的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笔者记得当时曾经让学生们判断“角是由两条直线构成的”是否正确,当时学生们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于是学生们就从这三种类型的角的特点出发,讨论并总结归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所谓的“角”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什么。经过讨论、画图对比和观点的交换与辨析,学生们就会发现从角的概念理解角度出发,我们其实并不应该侧重于角的度数,应该重视这些角的相似性或者相同点,度数不同是他们的差异性,而具有共同的顶点和两条边才是关键。由此推断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形成的不是一个角,具有共同的顶点的两条线不是直线而是射线。这样一来,我们借用类比法和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角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认知。

2.2 借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类比教学法的融合,增强学生们对新旧知识模块间的联系的认知。翻转课堂更是一种利于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类比教学法的融合,让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新旧数学知识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对学生们构建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框架有着极大的助益作用。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基本特征与性质方面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笔者在和学生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了长方体的基本形状特征以及基本性质之后,在探究正方体相关特征与性质时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类比教学法。笔者在课前会给学生们布置课前探究的相关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复习有关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准备几个家中存在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并认真观察与对比,看一看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顶点数、侧面和底面数以及棱数上是否存在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各个面、棱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是否与长方体各面、各棱间的关系是否一致。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是让学生们阐述自己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并对课前探究任务的完成度进行检测,让学生们陈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以及探究结果。其他学生会在聆听的时候给出不同意见或者补充是否存在其他更有效的方法来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如,有同学认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侧面都是相同,有的同学就补充说,正方体和长方体各相对的侧面是相同的,不是每个侧面都相同。因为正方体符合各侧面相同这一特点,而长方体则不是。这样经过补充、对比和探究,学生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会更为清晰。

由此可见,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们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与学生们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类比教学法与其结合之后会产生神奇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学生们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类比法与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激情与自我发展的需求,让小学生的直观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变有了更好的载体和通道,是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新课程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