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高阶思维 打造高效课堂
2020-11-26林致华
林致华
(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小学 福建 福清 350300)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颁行,小学数学教学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列为教学目的,更关注培育学生的学习、思考、创造的能力。这些都有赖于数学思维,—切数学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本文着力探讨在实践中发展数学高阶思维,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数学高阶思维的活力
要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生成精彩课堂,就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数学高阶思维的活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条形统计图》,通常教法是:教师出示现成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价值,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分析。我在执教时,从现实问题引入,观察对比:选择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的人一样多,但是画出来的图却不一样高?分析:只统计人数没有问题,但借助直观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是不标准的。那该怎么办?唤醒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用直条表示。通过对比统计表和图形表示,感知各自的优点,学生认为要把图表合一,由此自然激发学生想通过再创造,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的心理需求。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引导学生体会到用数字表示更清晰,用图表示更直观。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到一起,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既是学生积极的数学创造,又是学生主动的数学思维表现。
思维被动增加了学生记忆负担,而思维主动化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发展,挣脱思维惯性,用一种新的头脑来思考,用一种不同于习惯的思路来解答。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学生能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学习能力。
2.以问题导学,发展数学高阶思维的创造力
近些年,数学教学流行满堂问,学生习惯了“被问”,已经忘记了主动地问问题,更不会主动地对问题进行质疑。数学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学生却没有真正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体验,其数学认知必然是肤浅的,数学思维必然是狭隘的。然而,创造思维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批判。只有在质疑、批判、反思中,学生才会主动进行数学思维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解决问题,从而开拓解题思路,最终发展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创造能力。
教学《认识负数》,首先,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在学本课之前,对负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电梯的按钮、冰箱上的温度、微信里的交易记录等。学生知道它在生活中所表示的意义。但是学生只知道自己见过的这些负数。负数怎么来的?负数有什么用?负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依然还是有困惑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确立标准”,标准不同,所对应的负数也就不同。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历程,理解知识产生背景,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思维才会走向深刻、广阔。
3.借助几何直观,提高数学高阶思维的魅力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乃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借助几何直观来帮助学生理解较抽象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时,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课中的一个重点——直线概念如何更合理地教学?课的目标还是应引发学生去表征“无限延伸”。这个表征的过程应该是从错误到个性化再到数学化的过程,无论是直线上无点,还是直线上有两个点或一个点,应实现打通——本质是一样的,没有端点。这节课我大胆求变、努力创新,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小点点直直地不停地奔跑,穿过斜拉桥、高山、田野、海洋……把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空间想象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无线延伸的特点,建立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把心中想象的直线画在纸上,数与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正确建立直线的概念,学生对原有画法的认识提升,也理解了教材所讲的“线段向两端无线延伸得到直线”,接着再引发学生思考“小点点直直地不停地奔跑出来的线还能用线段来表示吗?”“不能,因为小点点没有停下来,不能画上端点。”“什么情况下才能用线段来表示?”“哦,当小点点停下来变成端点,截住了这条奔跑的线时,那它就成了线段。”通过一系列设置障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变通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是学生生成数学核心素养和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积极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广阔的思维时空,增加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点,拓展学生的认知视角,点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更多的学生在高阶思维上得以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