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策略研究

2020-11-26王文军刘书贵赵有红

市场周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平凉市民营企业政策

王文军,刘书贵,杜 强,赵有红

(1. 甘肃省平凉崆峒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甘肃 平凉744000;2.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 平凉744000;3.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党校,甘肃 平凉744000)

2020 年5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辨析了民营企业进退之难,为破解当前疫情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开出药方。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 平凉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量规模稳健增长

“十三五”期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3%,2019 年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11 万户,占全市经济主体总量的98.5%,注册资金累计超过1500 亿元。 其中2019 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增市场主体1.4 万户,同比增长1.5%;新增从业人员3.4 万人,累计突破34 万人,同比增长7%;民营企业上缴税金总额17 亿元,占总税收的34%以上。 民营经济各项指标持续健康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经过40 余年发展,平凉市民营经济的经营范围已从制造加工、商贸流通、饮食服务、房地产开发等传统产业逐步延伸到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公共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覆盖了区域经济的大多数产业,呈现出多领域涉足、多门类发展的态势。 2019 年,民营经济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分别占到42%、28%和67%,已成为加快区域产业开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三)经济效益逐年攀升

通过多方努力,培育建成了新世纪投资、金江建设、中力新能源等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创建了“平凉金果”“平凉红牛”“雪竹”“凯沣”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35 件省级著名商标、1 件省级驰名商标,2018年和2019 年先后有10 余家企业荣登甘肃省民营企业“3 个50 强”榜单。 民营经济对GDP 的贡献率超过45%。

(四)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投资,就业贡献率在70%左右,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至2020 年一季度,全市有320 户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与228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实施帮扶项目168 个,投入帮扶资金3800 万元,帮助4000 余户20000 多人实现脱贫致富,推动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 平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综合分析平凉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全省、中西部地区整体情况比较后可以发现本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 成长速度快、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梯次培育帮扶,鼓励支持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组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等形式,全市已涌现出新世纪、巨星、东运、宏达国盛、金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民营企业集团累计达到30 户。 近3 年,平均每年有500 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小微企业,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近100 户,增长超70%。

2. 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足

从企业规模看,平凉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个体工商户多、规模型私营企业少,特别是能够挑起经济发展“大梁”的骨干企业少,市场主体中80%以上为个体工商户,生产规模小,资本存量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弱。 从经济总量看,2019 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为4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 经营层次低、涉及领域有限

平凉市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餐饮服务、商贸流通、运输修理、简单加工等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缺乏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存在整体规模分散、产业结构趋同、科技含量较低的缺陷,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 目前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从事批发零售的市场主体占总数的75%,从事住宿餐饮的占总数的10%,从事交通运输、仓储的占总数的2%,进入旅游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信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

(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 管理服务不畅,税费负担过重

一方面,政府对民营企业管理服务职能界定不明确,职能交叉和服务缺位的问题突出,既有重叠,也有盲区;政企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企业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狭窄;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审批程序繁杂。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整体宏观税负不高,但是完全由企业来承担。 税费结构复杂,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对企业也是很大的隐性负担。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用工成本逐年上升,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举步维艰。

2. 融资难度较大,发展资金匮乏

通过调研发现,贷款难是平凉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贷款担保难、抵押手续繁、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要想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筹集到资金,需要拥有足够的质押物或是良好的信用水平,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导致企业信用水平不高,获批贷款难度较大。 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 企业用工困难,管理方式落后

调研过程中,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用工难、员工队伍不稳定,严重缺乏复合型、专业研发型人才。 同时受职业发展、薪酬水平、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便招聘到人才,人才流失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例如某药业企业2018 年通过丰厚的工资待遇,从外地引进了5 名研究生,但目前留下的仅有1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研究生不愿到民营企业工作。 调查问卷显示,90%的毕业生首选机关事业单位。 另一方面,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产业,管理者知识水平、管理能力、法律意识不高,企业内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生产环境差、用工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引进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 激发平凉市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的策略探讨

(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全面落实对民营企业的减税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做好降低增值税税率实施工作,探索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恵性税收免除政策,加大对成长期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持续降低社保费率,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清单制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加大力度清理整治第三方截留减税降费红利等行为,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调整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更好的效益。

(二)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首先,要优化企业筹资环境,政府层面应健全知识产权和相应的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消除担保机构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信贷担保的金融支持。 企业层面应加快完善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为贷款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财会信息,实现自身融资环境的改善。 其次,要完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 一方面,引导企业建立内部资金流动信息指标,以保证对资本运作情况进行真实反映。 另一方面,企业要对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业务经营过程中的基金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 再次,全面贯彻落实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实施方案,政府应加强与合作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共同破解民营企业贷款难题。 最后,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上市的培育力度,引导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股权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三)拓宽企业用人渠道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灵活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在“三支一扶”“进村进社”等政策性就业中,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 建立区域人才信息库和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加强人才供需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积极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人才培训,定期对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轮训,全面落实稳岗补贴,用足用好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法规、政策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四)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补”要求,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用地、用能、收费等要素入手,制定具体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多证合一”,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模式,不断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部门联合协作,加大政策落实督导力度,着力解决措施操作性不强、办事不便捷、信息不对称、工作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整合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吸纳具备条件的融资担保、信用评级、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管理咨询、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为民营企业提供实际、实用、实惠的服务;定期举办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招聘活动,鼓励民营企业引进一批具有硕士或中高级职称及以上的专业人才,并落实好引进的各类人才及高校毕业生的待遇和相关优惠政策。

(五)完善政策执行方式

开展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优惠政策从企业申报向主动推送转变,集成发布政策,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平台,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让企业对政府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应享尽享。 推动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确保激励性政策保质保量落实到位,把兑现作为硬指标,在统筹制定政策时,确保配套举措、实施细则、申报流程等与主体政策同步制定、同步发布、同步执行;强化政策落地监督评估,对政策落地落实到点验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不走样、不打折扣;加强政策统筹协调,避免约束性政策多方叠加层层加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职能,增强政策联动性和协同性,保持规划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推动战略规划在各个层面统一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好信用监管模式,对信用度高的企业试行“首违不罚”。 避免简单执法,开展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抽查,在微观执法过程中不搞“一刀切”。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高对新生业态、产品和事物的容忍度,尊重企业家的创新创造,让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产业发展集约化、集群发展园区化,搭建产业聚集平台,重点围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优质农业、优势资源开发等产业,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县(区)一产业,一县(区)一品牌”的县(区)域经济格局,壮大县(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壮大整体实力;进一步深化“双创”效果,加大对众创空间、微型企业孵化园的支持,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出孵入园”机制,提升创业成功率;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打造知名品牌。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获取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心专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继续实施百户小微企业帮扶工程,认真做好“规下转规上”“限下转限上”和“个转企”工作,并落实好相关奖励扶持政策。

四、 结语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社会经济体系,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改进民生福祉、推动创业创新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新时期确保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积极举措,有关部门既要当好领路者,也要当好服务者,为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扫清障碍、培育一方沃土,让民营企业家在砥砺前行中不断增强信心、不断坚定信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治”贡献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平凉市民营企业政策
政策
政策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助企政策
政策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