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价值视阈下教育扶贫困境与对策建议
2020-11-26曾雪彬
曾雪彬
(福建农林大学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002)
一、 引言
贫困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并正在全力解决的社会问题。 从1994 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将改变教育的落后状况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再到2015 年教育扶贫成为“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扶贫的作用及其必要性日渐凸显。 2013 年,教育部等七部门为了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各贫困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贯彻该意见并将教育扶贫作为脱贫的重要方式。 2015 年,将“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导思想,进一步突出了教育扶贫的重要地位。 注重发展乡村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重要场合多次强调的内容,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建设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置于首位。 为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这一难题,国家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目标,而在“三保障”中,保障义务教育位于首位,突显了教育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为战胜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方式,在教育扶贫问题研究方面,对众多学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学者们分别从不同领域阐述了对教育扶贫的研究。 林乘东首次提到了教育扶贫论,并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进行了阐述。 此后,在我国,对于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问题的研究正式掀开了序幕。 杨能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 谢君君认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扶贫应该更侧重于传统人文因素,需从转变腐朽滞后的思维观念入手。 李兴洲从现代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教育扶贫是以追求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点为指导进行教育扶贫事业的开展。 邹维认为不仅要注重将教育作为扶贫内容,而且也应该认识并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属性。依据近些年教育扶贫的实施情况来看,教育扶贫在实践过程中的混乱、权责不清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因此,从公共价值视阈针对教育扶贫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各贫困地区提供借鉴,推动各地区脱贫是当前教育扶贫的关键。
二、 公共价值视阈下教育扶贫的必要性
(一)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贫困代际传递是贫困以及影响贫困的各种要素从父母传给子女,子女反复经历父母贫困遭遇的一种现象,其中教育是决定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基础要素。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贫困家庭在同时缺少食物和教育的情况下,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 因此贫困家庭往往会在满足其基本温饱问题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从而难以支撑子女接受教育。 而其他扶贫方式只能扶助贫困人口解决身体上的贫穷,无法增强职业技能、知识水平等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贫困问题只会在当前得到部分改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只有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普及率以及提供教育的质量,才能使他们得到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积累社会资本,从而为子女提供教育条件和资本,拔除贫困问题的根源,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进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教育扶贫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主要包括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等内容。 贫困是形成社会不公平的主要因素,解决贫困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贫困理论研究者一般将贫困划分为能力贫困、收入贫困、心理贫困和权利贫困四类。 从本质上来看,在贫困的四种类型中能力贫困属于破解贫困的基础,只有解决了能力贫困这一关,才能一一打破收入、权利、心理贫困,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由于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缺失与低质,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无法获得公正、平等的教育,导致其能力大幅度落后于拥有良好教育的人口,在就业机会的竞争上缺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的低质低量现状,让人们都能够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人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缩小因人们自身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资本等因素所产生的差距,从而促进公民机会均等、权利平等、资源分配平均,最终能够达到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三)教育扶贫有助于推动政府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
教育扶贫是政府通过在贫困地区提供教育服务,使贫困人口都能够拥有接受教育机会的扶贫手段。 公民的公共需求随着政府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而改变。 在某个贫困地区全面实现教育脱贫后,该地区人口对教育的需求便不会再停留于获得教育层面而会向接受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转变。 在教育扶贫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对贫困地区进行走访调查和评估,了解公众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从而依据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提高公共效用。 公共价值本质上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公民的实际需求来实现的。基于公共价值理念,教育脱贫的实现促使贫困人口对高效的教育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政府感受到贫困地区人口对高质量、高效率教育服务的强烈需求推动了政府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来满足贫困地区人口的根本需求。
三、 教育扶贫存在的困境
随着中共中央出台各种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以及教育扶贫重要性的日渐凸显,教育扶贫已是我国贫困地区进行脱贫致富的关键手段,各贫困地区纷纷深入贯彻执行政策要求,根据本地的具体形势,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全面脱贫的目标。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在财政支出、思想观念、师资力量、制度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贫困地区教育领域财政支出不足、城乡差距大
当前,贫困地区还存在学校基础设备破烂、学生宿舍不足、食堂食物缺乏营养等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基本条件的情况。 这些硬件条件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实力。 由于教育扶贫的见效慢、资金投入大、实施难度大等特点,致使各地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追求政绩会更多地将资金、资源集中投在效果明显、回报快的领域,忽视了贫困地区人口的真实价值偏好,甚至出现将资金使用在打造学校表面工程上,造成资源浪费。 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较大,这就让一些有意培养子女的家庭花费大量的金钱到城镇上接受教育,甚至举家迁移到教育发达地区。 因此导致贫困地区呈现空城状态,贫困地区一校一班一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贫困地区愈贫,经济发达地区愈富,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愈大。 贫困地区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会引起教育机会缺失,劳动力人口素质也就无法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最终就会再次产生教育资金不足的情形,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贫困地区家庭的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到目前为止,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几乎已经根植在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思想里。 由于广大贫困家长存在读书少、思想传统等问题,他们从未享受过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看待问题目光短浅,觉得读书无法为他们提供任何利益,只是在浪费赚钱的时间。 对他们来说,金钱是权衡价值的唯一标准,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积累让一个人发生的改变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部分学生在达到适宜年龄后就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还有部分家庭存在性别歧视,不让女孩去上学,而让女孩去工作为男孩提供学费,男孩则被寄托了所有的期望;甚至存在部分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绩效而要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辍学的现象。这些错误的观念以及做法使得政府在教育扶贫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努力很难发挥出作用,教育普及率仍然停滞不前。
(三)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贫困地区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缺乏经验、自身实力无法达到教学水平等问题。 大中城市从幼儿园开始便开展英语教学,而贫困地区却因为缺少教师以至于学生只能从中学开始接触英语,致使从起点就落后于他人。 贫困地区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不足以承担得起教学工作,教学实力缺失的教师对学生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上加霜。 贫困地区教学条件、住宿环境、衣食住行等各种基础设施、医疗体系等公共服务数量不足、建设不完善,生活环境较恶劣,无法实现教师的基本生活要求,更吸引不了大城市的优秀人才。 而从贫困地区走出去的人更加愿意留在大城市,期望在大城市中奋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已成为各大高校都在举办的活动,但支教时间也仅仅一至两个月,师资力量缺乏现象仍然无法得到缓解。 在教育扶贫政策发布至今,贫困地区虽不断以各种政策优待、资金补贴等手段来吸引广大的优质师资力量来本地教学,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成效聊胜于无。
(四)教育扶贫制度建设仍需完善
健全、完善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前提和保障。 而目前我国教育扶贫方面在部门协作、监管体系、扶贫方式等方面存在困境,这大大阻碍了我国教育扶贫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一是部门间缺乏相应的协作。 教育扶贫的工程量庞大、涉及面广、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协作,互相传递所需的资源信息、进行资源共享,相关信息的缺失可能会造成扶贫工程的矛盾和不必要的错误,从而降低扶贫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监管体系不完善。 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通过法定体系监管教育扶贫的实施过程是不可忽略的。 在扶贫过程中,地方官员可能会为了追求额外的利益而利用其职权实施非法行为,甚至背离中共中央所提出的目标。 教育扶贫各项程序公开的不透明度、资金的具体用途不明,为利己主义者提供了可以掩盖其行为的途径。 三是扶贫方式缺乏针对性。 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政策皆是仅笼统概括扶贫措施,而缺少针对具体扶贫对象的扶贫方式。 贫困程度不同的人口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方式,对症下药,才能确保教育扶贫的价值得到展现。
(五)教育扶贫过程中贫困地区教学资源匮乏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人们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础。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成为大中城市教学的主要方式。 网络上的教学课程资源丰富,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资源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知识巩固,在遇到问题无法请教老师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 而在贫困地区进行基站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以至于各大网络公司不愿或无力在贫困地区普及网络,因此学生们缺失了这一重要渠道,仅仅只有老师这一教学资源,这更加大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大多学校在无法复课期间开展了网络教学活动,贫困家庭的学生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到信号良好的地方才能够参与课堂,有些贫困地区的学校甚至无法进行远程教育。 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并能将二者相结合的双一流学生是当前教学的趋势,也是重点。 而贫困地区学校资金不足,无法充分提供学生上课所需的实验设备、乐器、体育器材等实践设施,存在建设实验室、音乐教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投入使用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四、 公共价值视阈下促进教育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出对教育领域的倾斜力度
因为缺少对贫困地区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加剧了贫困地区与城市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致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社会通过教育扶贫政策的提出表达了公众希望政府利用公共财政和公共权力来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为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的脱贫成功率,需大力增加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倾斜力度。 第一,要保障贫困地区高中学校的收支平衡。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不包括高中阶段,学校需要维护校园建筑、购买各种教学设备以及支付如保洁人员的工资等各种支出,其收入与支出相差甚远。 要熟悉贫困地区高中的财政状况,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形,设立专门的资金体系,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二,扩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的投入规模,满足公众的需求,从而产生经济价值。 众多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仅能用于解决温饱,无法负担学费,因贫辍学的现象在贫困地区仍然普遍存在。 资助要做到不忽略一个贫困学生,加大资金投入量。 可视贫困家庭承受能力免除学杂费,为中小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助学金,健全完善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形式。 第三,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引入公共价值理念。 形成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教育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扶贫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 将传统的以政绩为导向的绩效评价转向以实现公民的扶贫需求为导向的工具。 把教育扶贫项目与贫困人口需求一致率、满意度等作为绩效评估体系的硬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评估实现公共价值目标,提高政府对教育扶贫的重视,从而加大对教育扶贫的财政支出。
(二)转变贫困地区教育思想观念
在公共价值视阈下,教育扶贫的价值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育能否被贫困学生有效使用。 家庭教育观念出现偏差将会导致基础教育的缺失,教育也就不能得到使用。 因此,应该摒弃传统腐朽的观念,促进新时代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有效预防教育被遏止在起点。 首先,政府要利用其动员能力,让贫困人口在教育扶贫中逐步获得心理价值,主动参与到扶贫活动中。 要发挥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力量,积极落实贫困地区每一户家庭适龄子女的入学情况,了解各户子女未入学的具体原因,及时上报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教育扶贫做到不落下一家一户。 其次,通过传单、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宣传教育的益处。 存在不良教育观念的家长一般自身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素质低。 因此通过传播具体的、实际的事例更能够推动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村民们真正体会到教育给人们带来的利益,从而消除村民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促进贫困人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扶贫的实施中。 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乡村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注重学生的家庭及心理状态。 在发现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偏差的时候,要主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及早去转变,将不利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三)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其工作内容呈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 当前,贫困地区的教师数量短缺、质量低劣问题,已经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造成了危害。 因此,要使得教育扶贫行之有效,就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置于首位,通过吸引、培养优质人才丰富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 第一,定向培养师资力量。 每年可以挑选一批经济条件困难、成绩良好,有志于为乡村学习服务的高中毕业生就读师范院校,与其签订合约,规定其须为乡村学校服务年限,进行定向培养。 第二,提升贫困地区教师的各种待遇。 为外地优质教师建设设施完善的宿舍、食堂等基本生活条件,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 在不违背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放宽教师教学上的自由度,在教师薪资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第三,形成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为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适应学科的发展,需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建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 贫困地区学校可加强与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显著的学校的联系,每学期派一批教师过去访问学习,然后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四)健全完善教育减贫制度体系
教育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制度体系设置方面要求各项制度要做到相互联系,要健全其相关配套制度,形成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教育扶贫的规章制度建设仍有欠缺。 首先,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性以及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交流。 教育扶贫从来不只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与其他部门互相紧密关联的。 因此,要不断完善政府内部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扶贫机制设计,加强各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交流相互的扶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政府要听取贫困人口对教育扶贫项目的意见,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对贫困人口的服务意识。 其次,强化对教育扶贫工作内容的监管,建立固定化的监管制度。 针对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发放程序的不透明等问题,要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让参与教育扶贫项目的人口加入监督的行列,实行政府内部自我监督以及社会监督机制。 要建立权力责任对立机制,有多少权力承担多大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避免出现敷衍塞责的情形。最后,扶贫政策的制定要符合贫困主体的需求,以实现公共价值目标为依据。 贫困家庭贫困程度的不同致使其对教育资助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各种扶贫方式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不同学校维持教学秩序所需的支持也是不同的。 因此,要精准把握贫困家庭的教育需求以及各学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学校、家庭制定体现贫困人口需求的扶贫政策,切实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 要使教育扶贫创造公共价值,就要丰富贫困人口在教育扶贫中的角色,使之成为教育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发现者、监督者、使用者。
(五)为贫困地区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而贫困地区在教育领域处于落后地位,教育资源有限,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在人才培养方面片面地注重成绩,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多元、扩散的发展需要。 因此,为贫困地区学校扩充优质的教学资源对解决教育扶贫困境的意义重大。 政府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间接产生公共价值,带来社会效益。 第一,推进贫困地区学校多样化办学,开设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学生无法从单一的课程体系中获取额外的知识,课程的设置要反映学生的正当要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特色课程有助于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第二,与社区、校外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促进学生熟练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不将教学区域局限于课堂。企业作为人才的接收单位,其拥有广泛的实践资源。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学校进行宣传、吸引人才进行就业,学校借助企业进行实践教学,互惠互利。 第三,及时更新教学设备,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基本教学行为的网络和设备要求。 良好的教学设备是提供优质教育的前提。 要确保学校实际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加快达成贫困地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丰富优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