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对策分析
2020-11-26曹瑾
曹 瑾
一、引言
当前仍然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仅依靠会计电算化来处理大量的财会数据,但会计电算化只是将手工核算的工作内容创建成核算系统,并不具备信息共享、风险评估、实时监控等功能,导致信息在上下传递时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且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缺少内控流程,加大了决策风险和财务风险,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健康经营。
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避免财务数据失真,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查询功能、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控与反馈系统,可以帮助财务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财务数据,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了财务数据的精确度,增强了时效性,让财务分析报告更加可靠,可以正确引导管理者决策。同时还具有监控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降低廉政风险和财务风险,有利于打造阳光透明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加强业财一体化,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传统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基础的财会核算工作上,没有有效对接各业务部门,财务人员没有完全发挥出财务管理的全面职能。财务管理系统能够让各业务数据系统与财务数据处理中心相对接,从而打破内部信息屏障,实现价值资源的高效整合、协调和利用[1]。而财务人员能够从基础财会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主动且深入了解业务环节中成本预算执行、风险关键点防控,从而与业务部门形成正向的协作关系,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实现战略目标
因为从源头上保证了财会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再加上财务人员与各个部门协作分析的内外部风险,领导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经营现状、财务现状以及项目风险、市场情况等。之后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共同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如预算目标编制、投融资决策等,最终可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不足
事业单位领导往往更加关注政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又因为单位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拨款,所以对于财务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普遍欠缺。很多事业单位都安于现状,只想做好财务的基础核算工作,而没有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的内驱力,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滞后且缓慢。虽然有些事业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构建了相关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但是由于欠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涵、管理职能、信息系统功能要求等理念的正确认知,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比如存在信息系统兼容性较差、无法实现内部数据实时共享、信息系统功能不全面等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全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年限较长,相应的年龄也较大,在信息系统的操作上能力不足,且没有学习管理会计新职能的要求,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价值。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其一是欠缺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支持,所以在信息化制度制定过程中,总是无法贴合实际财务管理流程和业务管理流程,导致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健全,如缺乏岗位责任制、不相容岗位分离制、预算管理制、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风险防控与评估机制;其二是很多单位没有构建层次、岗权严明的审批程序,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费用审批程序依然十分混乱,增加了信息系统对接的复杂性,不能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三)财务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孤岛效应明显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投入了一定的成本构建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好似将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板块照搬过来一样,信息系统中只包括了财务数据自动汇总、财务报表自动编制等基础的系统板块,没有凸显出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功能[2]。对非财务资源整合效率不高,也没有融入预算管理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监控系统等,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各系统对接性较差,没有构建出信息共享平台来打破信息孤岛效应,各个信息系统之间还是独立运行,造成了信息化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
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究
(一)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促进创新发展
事业单位的领导者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响应政府号召、提高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形成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创新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指导思想,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其次,领导要带领核心部门的管理层学习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在构建之前先完成顶层设计,即制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提出资金投入、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与系统框架。最后,要大力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和管理会计职能素养。领导要建立分阶段、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与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上岗的评判机制,优化财务队伍结构。2019年我国发布了新会计制度,需要财务人员重新学习新会计制度的内容与要求,给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科学且合理的指导与建议。
(二)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健全预算管理信息化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审批流程、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监督机制、绩效考核制度等,只有基于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才能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与流程的健全和规范铺垫基础。另外,对于重大事项的决策审批制度也要进行进一步完善,比如专项经费审批、管理层级人事的任免与调动、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等都需要由高层管理层集体共同进行审批,下达决策[3]。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根据完善的内控制度规定,明确各管理层级的权限和职责,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从而切实提高审批的效率,降低决策的风险,杜绝“一言堂”的现象。
(三)丰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财务资源全面共享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将传统的单一账务处理系统功能拓展得更为全面,以符合管理会计职能的要求。这需要充实的系统功能,具体如下。第一,数据资源共享功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特征就是加速业财融合,通过构建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上下级各部门财务资源与业务资源的共享传递,以财务数据系统为中心,“上”便于管理者进行监督与制度,“下”可及时发现业务环节的风险因素,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第二,财务系统对接功能。良好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还要有效对接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网上银行系统、审计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等外部信息系统,从而方便接受上级政府对财务数据的统计与监督、预算控制等,这也是衡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第三,工作流程可视功能。信息系统中的流程可视化是实现全过程、实时动态化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内部控制体系、政府会计制度以及管理会计等理论的要求,完善线上审批流程、财务凭证输入、电子签章认证等流程,从而实现可视化监控。
五、结语
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可以提高对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益,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和监控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廉政风险,提高预算执行效果。而系统功能的扩展以及有效对接,能够加强业财一体化,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