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收入准则的影响研究

2020-11-26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准则

孙 俊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国内会计准则和制度逐步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生存和发展,就要重视国际化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工作的要求,逐步实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加强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帮助国内企业逐步实现会计处理的国际化,为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二、我国收入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评价

(一)我国收入会计准则的内容

新收入准则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017年7月我国财政部门开始对收入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基于国际新收入准则的要求,采用统一的模型对国内旧的收入准则进行修订,对国内所有企业的收入进行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新收入准则明确规定,2018年1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开始实行新收入准则。2020年1月,在境内上市的企业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制度。2021年1月,非上市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制度。此外,财政部明确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情况提前执行新收入准则,以便充分实现国内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我国收入会计准则的评价

新收入准则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不断接轨的具体表现,新收入准则的实行有助于践行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理念,但是目前新收入准则与国际收入准则还存在细微的差异。在收入定义方面,我国新收入准则认为收入是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而国际收入准则认为收入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收益,与权益参与者的出资无关,表现为会计期间内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在收入准则适用范围方面,新收入准则适用范围仅限于合同,金融工具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等不适用于新收入准则。国际收入准则适用范围为客户交付商品或者服务的合同,金融工具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也不适用。由此可知,我国新收入准则与国际收入准则在收入定义和适用范围方面只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两者在整体上保持趋同的趋势。我国新收入准则具有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符合我国企业经济业务实际情况的需求,没有一味照搬照抄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经验,符合我国经济环境和会计制度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新收入准则的影响研究

(一)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影响新旧收入准则的衔接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新收入准则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这要求我国企业加快新收入准则的应用,扩大新收入准则的应用范围,进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践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国际会计准则为收入准则的应用提供了两种主要的衔接方法,以便促进企业顺利实现新旧收入准则之间的过渡。这两种衔接方法就是全面追溯调整法和累计影响法,前者要求企业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全面追溯并调整前期报表数据,以提高报表的可比性,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制定科学的财务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后者要求企业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确定累计影响数,逐步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和财务报表相关项目金额,使用累计影响法不需要对可比期间的信息进行调整。由此可知,与全面追溯调整法相比,累计影响法下的财务报告收入数值的可比性相对较差,但是应用流程更加符合我国企业的实质经济业务的需求。因此目前我国新收入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累计影响法实现新旧新收入准则的衔接与过渡,逐步扩大新收入准则的应用范围。

其次,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也表现在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方面。在新收入准则的要求下,企业的财务报告需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情况和收入准则的要求新增相关的项目,以提升财务报告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实现财务报告与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资产负债表需要新增合同资产和负债等项目,同时需要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对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项目体系,将其他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进而实现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目标。企业在实际的财务处理工作中,往往将存款和应收账款等项目分类在合同资产项目下,并将无形资产分类在非流动资产项目下。部分企业将合同成本列报在存款、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等项目下,在新旧收入准则执行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合理增设相应的报告项目,以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完整性。

(二)新收入准则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有不同的影响,在新收入准则运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收入确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新收入准则逐步明确了企业收入确认的原则和相关的标准,为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提供依据。不同的收入准则下,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业务情况和收入准则合理调整收入确认模式。新旧收入准则下,企业收入确认模式有明显的差异。在原来的收入准则下,企业往往是根据项目开展进度的实际情况来确认收入,并不需要考虑合同的相关信息,因此企业往往采用完工百分比的方法来确认项目收入。但是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需要以合同的条款为依据,并根据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全面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评估合同相关履约业务和条件是否完成,并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确定收入确认的时点,因此新收入准则下,企业的收入确认标准发生了变化,收入确认的时间节点需要根据收入确认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全面践行收入确认准则的要求,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同时,新收入准则还会直接影响企业会计计量单元。在原来的收入确认准则下,可以按照会计计量单元确认收入,因此不需要考虑交易价格评估等问题。但是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需要对合同中的多重交易行为进行评估,而且需要对合同的交易价格进行科学的评价,全面分析企业交易行为的合理性,并以此为依据确认收入,因此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拆分,从而分别开展收入确认工作。在旧的会计收入准则下,企业只需要根据完工百分比的方法和要求按比例确认企业的收入,不需要考虑实际的业务流程和环节对收入确认工作的影响。而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需要根据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确认收入,因此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拆分,明确不同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比如企业可以将网络建设业务拆分成设备销售和设备安装两个方面,并根据这两个环节的合同履行情况确认收入。此外,新收入准则下部分业务需要合并为一项合同履行义务,并要求企业在实际完成合同的情况下才能确认收入。

新收入准则直接影响企业业务属性的变化。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被视为合同履行的业务,因此会被纳入企业收入核算工作的范畴。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收入准则将直接扩大企业收入确认工作的范畴,将一些服务工作和营销工作都纳入收入确认范畴。部分企业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提供送货上门等服务,这项服务工作也许并未纳入合同条款,但是在新收入准则下,往往将送货上门服务视为企业合同条款的履约成本和义务,并将该项服务工作产生的成本计入合同的履约成本。同时,部分企业在开展销售工作之前,往往会预先开展一些营销活动,这些营销活动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履约行为,与销售行为是独立的,因此会被计入营业成本。

此外,新收入准则明确区分了企业的总额净额,要求企业对收入对价进行调整。在旧的收入准则下,企业往往采用总额法对企业的收入进行核算,因此需要对企业经济行为产生的收入总额进行确认,而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往往需要采用金额法对企业经济行为产生的收入金额进行确认,需要扣除经济行为的成本和费用,企业是否对收入具有控制权成为收入确认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知,企业在不满足控制人的标准时,需要对总额法和净额法进行权衡,并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新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对经济业务的交易价格进行分割,明确合同价款中的不同价值构成,并对不同的价值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提高会计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三)新收入准则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体现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企业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越高,在市场中就越有竞争优势。不同的收入准则下,企业确认收入的方法和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会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进而影响企业的收入状况。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工作并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收入准则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收入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决策,影响企业的股价和荣誉。因此,在新旧收入准则过渡时期,企业要重视收入的延续性,充分考虑收入准则修订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经济活动,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全面减少收入准则确认原则的变化带来的违约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的上升。

同时,企业要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要求转变销售模式和管理模式,重视新收入准则对管理模式变化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风险管理,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要将风险报酬和控制权转移为基础的收入确认计量充分结合起来,逐步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新收入准则下,企业不仅需要考虑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同时还需要根据收入准则的要求对合同条款的设计进行优化,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对合同标的控制权的转移模式,以转变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符合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和标准。此外,新收入准则影响了企业的行业惯例,合同履行和合同拆分等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会计进行科学的判断,并充分考虑业务工作人员的建议,全面协调业务工作人员利益与企业收入确认工作之间的不一致,保证收入确认工作按照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开展,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企业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内部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并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行业惯例,以便准确地估计和判断企业的合同履行情况和进度,为企业的收入确认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准则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信息批露的思考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学学准则
我国文化传统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