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韵,邂逅精彩——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四步走
2020-11-26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学刘雪梅
安徽省巢湖市城北小学 刘雪梅
笔者认为,凡事皆有规律可循,学习小古文也不例外,虽然作为崭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但只要我们自己用心去研读,用情去教学,同时把握以下这四个步骤,小古文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进行小古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热情度,提高其学习收获率。小古文的激趣导入,根据需求,可以安排以下导入方式。
1.故事导入法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故事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很快就会聚精会神。例如,教学《自相矛盾》小古文时可以这么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自相矛盾》的故事吗?有谁知道,给大家分享一下。在举手的学生中挑选一位善于表达的小可爱,在他讲完故事后,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在我们的周围,你是否听人说过一些“自相矛盾”的话或自己也说过不能自圆其说的话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出课文中说话“自相矛盾”的楚人来展开教学。
2.设疑导入法
小古文教学不能千篇一律,疑问式教学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向学生提几句《论语》,和学生共同读一读,使学生了解孔子的圣人思想,之后可以提问: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同学们在一起探讨过它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位置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晚上为什么看不到太阳?太阳是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都较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3.媒体导入法
现代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在短时间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我们可以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将学生一下子带入和这首乐曲有关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中去。
二、朗读先行,初步感知
在小古文教学中应树立“朗读至上”的观念,打开小古文的大门需要“朗读”这把钥匙,所以在小古文的教学中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小古文语言精练,一个字往往相当于今天的一个词,学生朗读时要字字准确,并要求做到以下三点:读准确,读流畅,会断句。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开火车读、同桌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鼓励他们模仿古人,大胆吟诵,努力将小古文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三、理解内涵、情感渗透
1.借助生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方式简单,思维能力尚浅,看待问题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方式,将小古文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尽可能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杨氏之子》这篇课文内容比较复杂,初读比较拗口,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掌握,还会使学生丧失对小古文的学习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先给学生创设情境:有一天,你父亲的朋友来访,家里只有你一个人,你怎么去接待他?这么一问,他们会纷纷叙说接待场景,生活化的场景立即浮现在眼前。接着,我因势利导,文中的“杨氏之子”又是如何接待父亲朋友的呢?然后再进行课文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可以消除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恐惧心理,加强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能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融为一体,利用这个载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较为生动的教学环境,较大地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精卫填海》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制作栩栩如生的画面,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伯牙鼓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凄美的音乐可以将学生带到课本描述的境界,听着听着,痛失知音的悲怆情感便油然而生。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小古文的喜爱。
四、启智明理,发现价值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很重要。例如,在学习《龟兔竞走》时,我们可以抛出这样的问题:“兔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乌龟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在学习生活中,你应该学习谁,为什么?”前两个问题可以从文中直接寻找到答案,后一个问题要联系实际谈体会,学生才能启智明理。
总之,术业有专攻。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古文的教学,要设计有趣的导入手法,利用多媒体先进功能,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古文中品味古韵,邂逅精彩,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文言文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