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票据业务风险防范策略

2020-11-26王优芬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票据银行管理

王优芬

一、前言

伴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越来越规范化,更多的经济主体加入票据市场,使票据业务的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但迎来高机遇的同时面临着高风险,票据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机遇,也有相应的挑战。票据业务的信息化发展相较于以往的纸质化时代有很多的优点,但也存在更大的风险。因此对票据业务市场风险把控工作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企业票据业务工作有效开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票据市场现状

票据业务主要包含承兑汇票,通常用于企业资金结算及融资活动,具有便捷和利率低的特点,在企业资金管理活动中是常见的资金形式,在许多中小企业融资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票据业务增长减缓

在前几年,票据业务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业务量迅猛增长,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在2017年,由于资金管理行业出现了新的规定,票据市场受到市场利率以及相关财务政策的影响,业务量开始减少,相关指标比如期末的汇票金额出现了缓慢的下降趋势。2018年,票据市场的期末汇票金额出现了稳固提升,但是票据市场的资金活跃度相较年前还是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票据市场近两年来处于一个增长比较缓慢的时期。

(二)产品创新速度加快

中国票据业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票据业务刚刚兴起的时候,票据的种类非常少。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以及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使票据产品也不断丰富,票据业务种类及作用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新票据业务主要表现为开始具有资产管理功能,比如现在市场中流通比较多的互联网理财以及资产证券等票据形式。票据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间业务,通过扩大票据的使用场所来达到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和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的目的。

(三)风险开始减少

伴随着票据业务的迅猛发展,票据市场积累的风险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尤其是对纸票业务来说,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间,票据市场集中爆发了多场风险。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三年间,因为银行的票据业务以及交易纠纷产生的经济案件有数十起,累计的经济金额超过百亿元。还有转贴现纠纷,依据转贴现业务的具体情况,在过去的十年间,累计案件达到了近400件,上诉文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并在2016年和2017年达到了峰值,此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样的发展情况和票据市场的动态存在相应的联系,票据业务纠纷相较于其他的纠纷案件来说,具有时间长、难以判决等特点。

通过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案件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票务工作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通过操控行业内的账户,制造虚假的贸易信息,换取真实票据等来实现资金套现,达到非法营利的目的。这些累计的风险在2016年和2017年出现了大爆发,此后,由于有关部门的介入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票务市场的活动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此类风险开始减少。

三、票据市场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票据业务的信息化发展比较迅猛,相较于之前传统的纸质票据,现代企业运用的更多是电子票据,据有关调查显示,电子票据的使用已经占据票据业务的95%以上。在票据业务的发展中,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能够有效结合,其基础设施也得到有效完善。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票据流通成本降低,流通速度提高,电子化票据的出现使票据流通环节面临的风险有效减少。票据模式开始从之前的融资结算功能向管理服务功能转变。伴随着票据业务的创新以及模式的转变,旧的风险管控模式开始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求。

(一)信用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中,金融业务对票据业务的依赖性过高,中小银行的汇票承兑金额以及贷款金额通常高于国有及大型银行。在乡镇型商业银行中,存在一些违规操作行为,比如商业银行会把自身的同业户租赁给票据中介公司,甚至有些银行会将详细的票据资料交给中介公司来办理异地开户。不管何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由于机构内部的管理体系不同,各分行所处地域和管理模式存在差异,都会对银行承兑的汇票的时效性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中产生信用风险。

(二)票据池模式的风险

票据池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将所持有的银行票据作为质押资金,在银行的资产池中作为质押,之后银行通过资产池的活动状态向质押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银行只压除企业票据外,还有企业回款以及资金类担保等内容。票据池模式可以通过银行对资金的管理活动保障企业闲置票据的活跃性,对企业的融资活动及资金调配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银行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模式获取更多的客户,并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

票据池模式涉及企业的信用问题,因此,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求银行具有比较高的风险防控及处理能力。银行在票据池模式的具体运作中应该对相关企业背景进行详细的调查,避免出现虚假贸易背景带来的风险。

(三)空转套利引发的风险

随着银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银行对票据业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资金套现方法开始从以前单一化的以票换票向多渠道套利方式转变。主要的模式有:以票换票,将小企业的票据质押给大企业来获取差价;通过信用级别来征讨融资,利用票据贴现利率差来获取利益。虽然这样的方式都能使银行在票据业务中获取非常大的经济利益,但这样的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票据业务风险防范建议

(一)增强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在票据市场中应当建立以行业和产品特点为基础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票据业务的风险防范和日常管理,达到约束客户行为的效果,实现信用约束。同时应该警惕地方性中小银行存在的违规套现情况,在同行业内,由于熟悉度高、戒备心弱,信用风险更容易发生。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方性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监督,保障银行在票据业务工作中的规范性。

(二)利用科技手段规避风险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数据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票据市场可以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票据监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监督,有效把控票据的交易价格、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具体的票据业务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规定。通过对市场以及有关部门的风险监控,能够提高票据业务的规范性,使票据市场中的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要关注票据定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缺少对开票企业的详细了解,企业票据定价存在一些滞后性,银行不能有效计算票据的具体价值,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票据贴现的准确性。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把控能力

对票据业务的管理应该依据不同业务种类的特点,提高对票据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性,避免票据业务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对于票据业务开展的具体过程,要严格落实管理体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内部管理的强化,可以使企业对票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清晰的认知,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把控能力。

五、结语

票据市场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是票据市场管理的首要环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票据的出现使票据管理工作不管是从面临风险的特点、风险管理方法还是风险防控手段来说,都和以往的纸质票据时代有了非常大的不同。有关企业以及部门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拓展票务管理渠道,面对新发展带来的新风险,要严格落实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通过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内部管理体系建设来实现对票据业务的风险把控。

猜你喜欢

票据银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江西银行
记忆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5年8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