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思考与应对建议

2020-11-26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控管理工作

叶 婧

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全面、精准地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效率,使企业保持稳健发展。将资金管理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并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一、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资金管理工作是从资金的使用计划开始,对资金的使用明细进行管控,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对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并对每项资金进行考核,以此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全方位管控,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总体而言,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是遵守国家计划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发展核心,合理管控企业资金支出情况,促使企业内部各单位合理、节约地使用资金。

二、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局限于财务部门日常工作,这种事后的审核管理不足以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因为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和长期资金规划工作,导致企业短时间内使用企业大量资金,企业的正常营运缺少资金的铺垫,产生的财务风险远远大于短期投资回报。缺乏资金管理意识的企业,必定对企业的资金没有明确、合理的规划,长此以往,企业的资金支出情况混乱,不能清楚地反映每个项目资金的使用状况,更不能保障资金安全性。

(二)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制度不健全会致使企业工作人员忽视企业原有的基础财务制度要求,企业的资金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有些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也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会使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规划性,支出缺乏合理性评估,致使企业资金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二是资金管理手段落后,企业资金管理制度需要相匹配的管理工作落实才能将资金管理有效性发挥出来,而现如今有不少企业的资金控制能力不足,使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三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全面,企业经济活动的发生范围涵盖企业各个部门,那么其相关制度的制定必然要适用于企业的每个部门,而在实际情况中发现,资金管理的工作内容仅仅是针对企业财务部门,其他部门的资金管理意识不到位,企业整体资金管理工作脱节,致使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三)资金管理的风险管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风险管控在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因为该项工作不仅能够保障企业资金安全性,还能够规避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资金管理产生的风险在企业正常营运过程中常有发生,这些风险在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中都有体现。

1.事前——资金预算不全面。国有企业对于每项资金支出都应提前进行管控,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根本原因是每笔资金没有明确的预算标准,财务部门不能很好地把控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有些企业的资金管理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中,例如企业短期和长期利润目标对应的生产过程中资金的运作情况,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项目的启动,那么企业的项目很可能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关于很多预算内容,财务人员没有考虑市场变动和时间价值,导致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资金预算工作失效,会出现融资周转紧张、资金风险失控,甚至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2.事中——资金管控不及时。当一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风险时,若不及时管控,那么企业承担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失败。对于资金的事中管控工作,很多企业认为按照预算标准执行即可,而忽略了各种可变因素的发生,例如企业自身经营方向发生转移、外部市场因素等致使企业的某个项目资金支出投资回报和预期效果出现严重的偏差,造成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损失。还有一些企业的风险管控人员在发现企业的资金支出存在异常时,没有及时实施风险管控措施,不能减少企业风险损失,风险管控工作形同虚设。

3.事后——资金管理后期总结不到位。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风险发生后,相关的总结工作就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浅显地总结资金使用过程中风险对其的干扰和导致资金利用率下降的原因,没有深究其中的利害关系,例如对资金风险的规避、减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以及承担该项风险后企业的利润变化情况。资金管理后期总结不充分,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风险管控效益,而在后续的资金管理过程中,若发生相同的资金风险,也不能及时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导致企业再次出现同样的财务风险损失,那么企业的资金风险管控工作就毫无意义。

三、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效率的建议

(一)增强企业资金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应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环节,这是因为只有在全员认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从根源上提高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企业领导应明确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的时间段,合理规划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周转率。时刻关注企业资金管理的干扰因素,密切关注外部金融市场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资金管理途径,从多元化的角度,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全员的认可后,不仅能够保障企业内部资金支出的合理、合法性,盘活企业资金,还能够很好地利用外部市场风向,全面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能够全面提高企业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首先,对其制度的完善,应从财务部门本身开始,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选取应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出发,参考市场成功案例,制定适合自己的资金管理框架。其次,应及时提高资金管理手段的先进性,例如运用财务软件、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管理工具,实时管控资金支出情况,落实资金管理各项工作。最后是将资金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上,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同时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充分利用财务与其他业务之间数据信息的互通,提高管理效率,使资金管理贯穿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发挥财务监管机制的作用。

(三)落实企业风险管控工作

有效的风险管控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涵盖企业资金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对于事前的资金管理工作,风险管控可以预估企业的内部工作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以此评估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并通过投资回报数据,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和财务风险;对于事中资金管理的风险管控工作,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资金支出存在的风险,例如及时了解税务政策,避免不合法经济活动的发生,当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事后的风险管控应集中于专业数据分析,审核资金使用情况,并对已发生的资金管理风险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制定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避免同样风险损失的发生。

四、结语

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够细化企业各项资金支出情况,对企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以此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性,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使企业保持良性循环。对此,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日常营运过程中深究自身资金管理存在的不足,增强企业全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总结和考核,以此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合理地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控管理工作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