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1-26彭晓蓉
彭晓蓉
一、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必要性分析
科技型企业通常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涉及产品研发、销售等环节,以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为主要内容,在市场导向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1]。近年来,国家为了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加大了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在刺激了科技行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科技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科技型企业本身就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基本特征,技术研发风险和市场适应风险伴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风险管控、资金配置以及技术创新等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长效发展。如何通过内部控制工具优化财务管理及业务活动,有效组织内部各层级人员,协调企业经济行为、控制经济决策,在保证资产安全、会计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范化、完整化的管理体系,是科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科技型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开始逐步建立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来说,我国各行各业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本身滞后于很多发达国家,而大部分科技企业的管理层人员都以技术型人才为主,管理理念落后,且企业经营重心往往以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为主,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高。另外,部分科技企业规模较小,董事会职能尚不健全,企业控制权分配不均衡,使得投资决策存在“一言堂”现象,造成内部监督失效,影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风险防控环节来说,科技企业经营的主要内容是技术产品研发和电子产品销售,从研发至销售环节有诸多潜在风险,包括投资风险、政策风险、税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销售风险以及客户满意度风险等,如果内部管理不善或企业风险抵御能力较低,则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例如,某科技企业以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但在投资某一项目之前因市场调研和客户能力测试不足,对产品营销市场前景了解不足,采取直销模式盲目投入项目,后期才发现直销模式与产品契合度较低,造成了大规模的资金和资源浪费,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损失较为严重[2]。
从关键业务活动控制环节来说,部分科技企业尚未将内部控制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固定资产控制、货币资金控制、销售收款控制等。其一,科技企业缺乏严格规划的资金支出授权审批机制,资金支出审批权集中在管理层手中,审批效率较低,且存在支出不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其二,科技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控制不足,由于企业尚未建立资产货物定期盘点制度,账实不符现象频频发生,部分实物出库、流动以及受损等没有明确记录在案,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数据失实;其三,部分科技企业为了提高销售业绩,盲目采用赊销手段,但又因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不足,企业未清的欠款和挂账较多,不仅影响了资金周转效率,也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三、科技企业改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搭建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科技企业应当重视基础环境建设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内部管理理念,在注重经营业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同时,要严格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强调董事会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由股东会和董事会共同把控财务决策权,仅给予经理层财务执行权,监事会则具备财务监督权,企业一切重大投资决策、重大人事任免等都需要执行联签制度。通过细化管理层职能,不仅能增强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合理组织开展财务收支活动,还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服务于后续的内部控制工作。
(二)加强企业风险控制
科技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企业只有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安全性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各项风险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风险防范工作:
以市场风险为例,科技企业应当加强营销部门与技术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及相关竞品情况,对市场信息进行动态分析,了解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据情况、产品销售增长率、销售总收入、产品寿命周期等内容,确保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以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
以财务风险为例,科技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营运环节。因此,在风险评估与防控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对科研型企业的融资政策支持,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挂牌“新三板”企业,从而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要合理统筹规划营运资金,尤其要加强对研发环节的资金投入与控制,保证专款专用,严禁资金浪费现象;同时,还应该针对应收账款建立流畅的资金回收机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以研发风险为例,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是科技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具风险的环节,在风险防控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重视项目研发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项目论证、经费预算、风险预测等,出具项目评估报告,并依据项目投资计划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外部信息沟通,既要联系外部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又要最大限度地收集客户需求、竞争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拉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降低研发风险[3]。
(三)重视业务活动关键点控制
业务活动控制就是在一定的控制政策及程序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各业务活动实行全方位控制,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处于经济监控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企业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业务环节。其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严格资金支出相关的审批程序、职权范围等,合理配备会计岗位,并遵循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针对银行存款、账户开设制定审批、核对、清理等基本流程,定期做好现金盘点和银行账单核对工作;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应当实现专人保管,票据、使用及销毁都应记录在案。其二,加强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针对固定资产取得、验收入库、使用调剂、修理维护、报废处置等环节设置严格的控制流程和明确规定;同时,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减值准备以及计提折旧都应当满足国家统一规定。其三,加强存货内部控制,针对存货采购预算、供应商选择、存货验收、存货保管、存货盘点、存货处理等环节制定管理原则与管理程序;同时,存货成本核算方法选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等会计处理手段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其四,加强对销售与收款环节的控制,针对市场情况及产品特征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和信用管理制度,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充分考察,严格遵循销售合同签订、审批、发货等基本流程开展销售活动;同时,明确销售收入确认节点、销售成本结转方式、坏账核销审批程序、销售记录凭证等,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定期清理挂账欠账,做好应收账款风险金计提准备,以达到降低资金回收风险的目的。
四、结语
科技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首先应当了解内部控制的应用现状及实施的必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其次,要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体系搭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针对内部环境建设、风险防范控制以及关键业务活动控制等方面提出科学建议,促进企业不断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