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2020-11-26杨卫华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职工单位生产

杨卫华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概述

制造公司要组建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股东会的工作权责要明晰,保证单位经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会出现冲突,使工作权限可以在合规范围内使用。制造公司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对企业财务、人、资产、各项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管。比如加强对内外风险因素的识别、应对,对产品生产制造、原材料采购、物资运输、费用控制等经营过程的管理,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制造公司通过开展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可以使现有的生产运营数据信息在信息平台上得到高效的传输和及时有效的利用。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会约束人员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执行内部控制中的环境和人的因素影响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实行了内部控制,但是在实施中存在落地难、推行阻力大、走过场、制度在纸上的现状。在现代公司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全员参与是必然的趋势,高层领导要重视员工的参与,大力开展内控培训。财务人员是企业中的信息中心,在内控工作中要起到关键作用,高层领导要更多地给内部控制执行放权,真正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使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工作流程清晰高效。有些制造公司高层领导目光比较短浅,往往聚焦于短期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丢失未来的发展机会,有些财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做假账,修改账目,如果这时会计的专业素质不高,内控监督失效,就会掩盖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1]。

(二)缺少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对于企业制造活动来讲比较关键,而且制造公司的生产线较长,生产产品较多。在投资决策和生产期间,会遇到许多内外部各类因素,造成单位的经营风险扩大,严重的会导致制造公司倒闭,生产线中断。制造公司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外部消费市场方向发生变化、资金链风险和国家政策等各类风险。对供应商和客户的风险评估,也是内控的重要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就会影响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优化设计企业的内控程序

制造企业要提高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对内部控制流程和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优化设计。各部门都要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公司还要提高自身内控能力,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模式,在单位创造良好的环境。高层领导要组织人员优化梳理现有的内控流程、制度,对内控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来改进不合理的制度条款。在公司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会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大量资金的浪费,使整个公司的经营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给公司带来许多利好因素。要实现各岗位、各部门之间的监督,通过相互监督、相互竞争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还要在单位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优化设计文化体系、理念体系,使单位职工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内控工作的执行中来,营造良好的运行管理氛围[2]。

(二)制定风险评估机制

制造公司在生产产品、研制产品、销售产品期间,会面临不同层面的风险。公司外部的风险包含市场变化、原材料上涨、竞争对手等风险。而在公司的内部运营中,也会产生一些内部管理风险,要求制造公司针对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要对这些风险有更深入的精准把控。风险识别属于内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企业的高层领导要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在决策机制的设计、风险评估方面,要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一个企业要想走得更加稳定,就应该组织单位员工优化设计评估机制,在单位组建分管部门,给分管部门配备高端的人才。要设置若干风控管理岗位,使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比较明晰,由风控人员开展风险预测分析,构建一个完善的风控制度体系。在公司内的关键业务运行和产品研制方面,采取必要的内控措施。要想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就要深入研究产品生产制造期间存在的问题,使设计出来的制度与单位的运营有较高的匹配度。

(三)内控内容要合理高效

管理层下达的管理命令必须合理,每个命令都能够得到职工的认同。单位根据未来发展战略、经营计划来编制内控制度,制定部门的运营计划。如公司要紧抓单位的关键工作、关键人员,来制定下年度的运营计划。财务人员要科学地使用自身的工作权限,财务部负责人给内部的各职工分配合理的工作职责,来减少财务风险。单位会计和出纳不能由同一人兼任,而且会计档案的保存也要由专人负责。制造公司内的生产设备资产较多,在日常的运行中,要组建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来加强对生产设备资产的管理。企业内的资产管理员应该与资产会计的职位相互分离,避免发生徇私舞弊的情况。对于利益往来密切的经济业务,应该尽量由不同人员负责岗位工作,避免一人多岗的现象产生。在国企要对单位的票据进行编号,对报废的票据,要妥善地保存处理。对于使用过后的票据,要定期销毁,销毁人员应该与保管人员核对,避免产生票据重复或者缺失的现象,保证单位内部资产资金的安全,使资金能够及时完整入账[3]。

(四)加大内控宣传力度

企业的高层领导带领全体职工参与到内控机制的建设中,引导单位职工为内控的建设提供适当的建议。组织职工学习新型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理念,财务人员也要学习信息化知识,逐步向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高层领导在单位建立信息系统,在系统平台上定期发布内控管理知识,来加大内控宣传力度。高层领导组织人员在单位搭建教育信息平台,学习各类新型的内控管理知识、运营知识,来提高职工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水平。

(五)开展外部监督

制造公司可以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例如环保部门要发挥其监管的职能,对制造公司的生产制造进行监督,避免制造公司排出大量的污水废气,给外界环境带来污染。同时,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工商、经贸等也可以到制造公司内部,开展实地的调研分析,了解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社会公众通过使用产品来了解制造公司的运营发展状况,将产品质量问题定期反馈给制造公司,帮助制造公司优化设计产品,改进产品,实现产品制造的转型升级发展。消费者是公司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制造公司要以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为导向,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计划。公司使用内审加外审的方式,大力推动单位内部控制执行,设计审计管理制度,使单位的生产运营活动更加高效、合理、合规。高层领导定期到生产部门检查单位职工在执行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了解在执行中的难点,给予职工必要的指导支持,掌握新型内控管理办法,优化设计内控管理机制和内控流程,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大型的制造国家,国内的制造产品远销海外,近年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华为等企业设置技术壁垒,限制自由贸易,国内的制造企业面临较大转型压力,社会公众对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步变化。我国及时提出了要促进经济内循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生态。制造公司要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生产制度、产品研发制度等内控机制,来提高生产能力,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高质量的内控体系是运营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制造公司要重点关注内部生产运营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优化设计内控制度,使内控工作都可以得到贯彻落实执行。公司在政府制定的制造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实现转型升级,研发制造新型高科技产品,使公司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职工单位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