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模式分析

2020-11-26何海琪

经营者 2020年23期
关键词:销售额状况会展

何海琪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尤其是财务管理模式上。现代财务管理不再是简单地针对企业的收入与支出进行管理,而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以及决策进行更加精准的管理,因此,企业从预算角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成熟的财务管理模式。狭义上来看,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企业预算进行的一种管理,它能够有效保障企业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企业预算实施项目的利润率以及企业扩张计划的可行性。广义上来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的经营项目以及扩张计划等决策性事项,能够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来看,全面预算管理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顾名思义,具有全面性。企业中的预算编制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主要体现在全面预算管理事务的全面性及纵深性[1]。从事务管理的全面性来说,所谓预算就是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所有财务计划。全面预算管理也就是通过对企业未来一定期限内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管理以及考核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例如,对于会展运营管理企业来说,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需要结合过去的展会数量以及类别来预测未来的会展项目,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一定期限内的财务资源分配状况,如人员的招募、展厅的规划以及是否需要扩建展区等等。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度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并不仅仅是在预算的决策阶段发挥作用,对于预算的实际实施进度也需要进行持续的规划管理以及执行考核,按照企业运作经营的实际状况考核预算的实际实施状况,监督是否有按照需求完成预算项目,项目的实施是否超出了预算,超预算的理由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等。同样以会展运营管理企业为例,在一年的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企业的各个单位需要按照预算的规模、管理的需要按照月度、季度、年度检核实际预算的达成状况。例如,业务销售部门需要按照预算水平预估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之内需要成交的会展数量是多少,人力资源单位需要针对人力使用状况考核人力成本预算的达成状况。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决策有着非常积极的指示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一般来说需要基于过去一年或者几年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各个项目的支出状况制定。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所编制的预算对于企业的决策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很多时候企业编制的预算也体现了企业的决策方向。以会展运营管理企业为例,企业在编制新的一年的预算时需要参考过去几年的预算项目以及支出状况,考核过去一年预算编制中的达标项目以及不达标项目,针对低于预算的项目查找原因并指定调整措施或者在预算上减少支出;对于超标的项目的以同样的流程制定预算调整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企业的管理将会更加精准,而企业也能够根据这些预算项目进行相应的决策,并在预算上体现出来[2]。

再次,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控制的是企业的支出。从这个角度说,全面预算管理也体现出对利润的追求,体现了其市场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不论是预算的制定还是执行,都是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支出项目进行细致的核算与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每一笔预算,即每一笔支出项目背后都需要各个相应的支出单位基于数据进行计算,而不是毫无根据地随意编制。在这样一个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经营者、企业中每个单位的管理者都能更加细致地看待企业的支出,更加审慎地对每个项目进行数字管理,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例如,在会展运营管理企业中,如果以单个展会作为预算项目进行独立的核算,那么在编制预算时就需要根据该展会预期的收益进行合理的编制,并且在实际运营展会的过程中定期考核各个项目中的项目是否按照预算标准进行,同时及时调整。当然,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方式有很多种,需要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性质以及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选择,不变的是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始终盯住预算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按照企业的经营形式和内容来说有多种实施方式。但总体上,从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来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对于支出的细致管理,保证决策实施的科学性以及利润的实现。无论使用何种管理模式,都需要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企业支出的合理以及利润的实现。从全面预算管理本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一是以产品为单个预算单位,围绕产品周期内发生的支出项目进行预算编制。这种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一般运用在制造型、服务型企业中。在制造型企业中,尤其是快销产品制造企业,如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从产品的研发、测试、生产、上市、销售、推广这个生产周期进行产品的预算编制,要对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支出项目进行详细的计算以及管控[3]。在服务型企业如会展运营管理企业中,可以按照会展中心所举办的每一个展会,在展会进行之前进行预算的编制,之后根据这些预算编制进行过程的管控。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软件都是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逻辑进行管理,例如SAP企业管理系统就是以产品线的模式进行管理。以某运动鞋制造商为例,SAP系统以接单生产出货的这个流程对每一个款型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跟踪,在该款型的产品完成销售入账之后能够直观地看出其获利状况以及在哪一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最高。企业以这个数据为参照就可以对来年的类似款型进行支出项目编制,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预算编制,计算能够获得的最大化利润。当然,在很多的企业中,不能运用系统这种模式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其管理的逻辑与模式是一样的,需要紧紧围绕产品生产周期内所发生的支出项目进行预算与管理。

二是围绕着销售额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利润,因此,预算的编制必须要建立在销售额的基础上,这并不代表预算仅依照销售额来确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借鉴过去几年的销售额,细致地分析销售额的年度变化、月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影响因素,据此预测未来一年的销售额。同时,还需要根据过去的销售额以及支出状况对比分析企业损益的平衡点,即在当前企业规模必须花费的成本状况下,销售额必须达到什么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围绕这个销售额进行预算编制。一般来说,围绕销售额进行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劳力密集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常用的方法,在这一类型的企业中,销售额越高,其所对应的变动费用也越高[4]。例如,某食品生产企业根据过去的历史数据计算出来年的销售额,之后再根据这个销售额计算出生产该数量产品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这部分随着销售额变化的成本就属于变动成本,另外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其他费用也要被考虑在内,还有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固定费用也需要被考虑到所有的支出项目中。将这些费用结合销售额就能大致算出企业生产该食品的利润是多少,如果需要提升利润的话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三是围绕成本和利润这两者进行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中,随着企业管理规模的扩大,其管理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因此,很多企业并不会专门使用某一种固定类型的预算管理方法来管理预算,而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多样管理方法的组合。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管控支出的方式来提升利润,这也是其管理方式的核心所在,因此,其运作模式也可以有很多变通。例如上文所提到的鞋业生产企业中,预算管理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进行管理,一条围绕着产品周期,主要控制每个鞋型的盈亏;另一条则从销售额出发,预测订单销量核算该鞋型的盈亏平衡点,从中寻求预算管理的重点,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服务型的企业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多种类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例如会展营销型企业中,可以针对每个项目的会展服务进行预算的管理,也可以从年度的会展预测数据中规划整年度的人力配置、基础设施配置,从而进行预算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实际的经营状况,反过来也可以根据这些实际的经营状况制定预算决策,让企业的运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三、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从预算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方式,它具有全面性、指示性、市场性等特点,对于企业经营的科学与规范有着积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围绕着产品周期以及销售预测进行预算的编制与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对预算的合理控制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在当前经济不断提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过程提供科学的指导工具,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销售额状况会展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中国奥园:销售额首破千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八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预计2021年汽车和物联网芯片销售额将创新高
近10年我国啦啦操研究状况及趋势
销售旺季难掩下滑势头
安全感,你有吗?
第二季度服务器销售额创13年新低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