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探讨
2020-11-26梁一彤
梁一彤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让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具有自我约束和调试功能,保障各项公共服务规划顺利实施,在内外部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实现管理目标。首先,内部控制建设使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部门和相关岗位间能够形成制约与合作关系,基于合理分工高效执行各项工作计划,落实预算管理目标,保障资金收支、资产管理等工作有序进行。其次,由财务部门主导的内部控制活动有助于优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计划。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运用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动态评估、考核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规划的执行情况。一方面可以有效应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确保预算管理等工作目标顺利达成;另一方面有助于客观评价单位内部各主体的履职状况,从而落实相应的奖罚措施。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没有形成有利的控制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构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的前提,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财务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原理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1]。因而在组织结构搭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没有完整执行财政部等部门下达的指导意见,导致内部控制机制无法有效运转。此外,事业单位员工缺乏参与内部控制活动的意识,体现为没有认识到本职工作与预算管理等工作之间的联系,无法在信息反馈、风险识别等环节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内部控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缺失
近年来,为了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财政部门分配给教育等领域事业单位的各类资源越来越多,加之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复杂,因而资金管理、项目运作的风险指数越来越高。所以,有必要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并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目前事业单位尽管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大多没有针对自身经济活动规律、财务管理特点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无法在投资项目决策、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有效识别和防控风险,也影响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
(三)制度体系不完善
在内部控制建设实践中,事业单位没有依据相关理论和自身特点系统化地设计、整合制度体系,导致现行的管理制度无法形成推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动力。首先,优化财务部门岗位设置、重新界定各部门职能是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这一项工作需要以制度建设的形式完成。但事业单位往往只在形式上调整了相关岗位,却没有对管理制度作出实质性的改变,影响内部控制措施和相关计划的实施[2]。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现行内部控制制度不成体系,导致各部门和岗位间无法形成理想的制约与协同关系,达不到内部控制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
(四)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
内部控制机制之所以能够赋予管理体系自我调适的功能,关键在于其能够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推动业务、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等部门形成合作关系,基于风险评估和监督考核等机制共享有价值的信息,实时掌控影响预算计划、经济活动规划执行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不断优化管理策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但事业单位主导内部控制活动的财务部门历来相对独立,加之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存在明显区别,因而日常沟通和信息交流较少,不利于就预算管理等问题展开全程合作。
(五)监督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监督考核是内部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起着约束各部门和岗位人员行为、保障控制措施和既定工作计划执行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内控机制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持续加以完善。但由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内部审计和会计核算等岗位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优化策略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为了让事业单位拥有理想的内部控制环境,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相关政策和内部控制理论的宣传,并且组织各单位的管理者、财务部门人员交流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经验,使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要求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各事业单位内部也应强化员工教育,并且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岗位在预算管理等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内部控制活动顺利进行。此外,事业单位应深化财务管理转型,优化人才结构,促使会计人员参与到经济活动全过程管理当中。
(二)构建风险评估防控机制
针对内部控制体系中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缺失的问题,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所在领域的公共服务产品供应方式、经济活动范围,分析在日常业务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并且对风险源的类型、影响等进行评估并分类,构建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而建立预警机制。此外,事业单位还应针对重大的投资项目制定风险防控策略,通过实施规范化的事前评估,优化管理决策和投资计划。在具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跟踪评估各类潜在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事业单位应依据内部控制理论,在各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相关文件指导下优化现行管理制度。首先,各主管部门应通过顶层设计规范下属不同性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各单位的制度框架符合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各单位应根据实际的管理需要,结合具体的岗位职能分配,对各项规程进行细化和完善。确保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岗位人员能够顺利开展信息采集、分析等工作,以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为成功完成各项内部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四)整合业务流程
理想情况下,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应当起到监控经济活动过程、让管理者实时了解预算计划执行情况、不断优化管理策略的作用。但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才能加强单位内部财务和业务部门、管理层间的沟通合作。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在财务管理转型的基础上推进业财融合,既让财务管理工作介入各项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解决当前部门间缺乏信息沟通的问题,又要让财务部门人员运用成本核算等管理方法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起到评价工作计划执行成果、预测潜在风险和考核工作业绩等监督控制作用,与业务部门人员共同保障管理目标和各项规划的落实。
(五)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科学评价事业单位预算计划执行成效、考核各主体日常工作中的履职状况,是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规范资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障内部控制机制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针对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和不专业的现象,事业单位必须优化组织机构设置[3]。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客观评价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给出公正的结论,为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奖罚措施提供依据。此外,在事业单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下,应改进现行绩效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探索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用于强化对预算计划执行过程的监控。并且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各主体工作业绩的依据之一,激励其配合内部控制工作、参与风险识别等控制活动。
四、结语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提升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率。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复杂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审视内部控制现状并把握问题实质,探索有效方法持续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