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基础设施项目属地分包商财务管理探究

2020-11-26

国际商务财会 2020年2期
关键词:保函分包商属地

祁 锋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越来越多的中资工程公司走出国门,承揽国际基础设施项目,但风险与机会并存,外表光鲜的境外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何利用属地分包商,协助中资工程公司融入当地,实现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项目经营风险。如何通过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精准的财务管理是目前境外财务人员亟待掌握的必修技能。

一、境外基础设施项目引入属地分包商的财务意义

(一)人力成本节约优势

以笔者曾工作的埃塞俄比亚项目为例,考虑施工现场各工种的差异性,平均1名中方雇员的单位劳动产出约等于3名当地雇员,但是目前1名中方雇员的月工资约等同于10名当地雇员,这还不包括为引进中方雇员所配套提供的食宿、机票、保险及各种证件的办理费用,因此通过属地分包商雇佣较多的本地工人,对于人工费用占施工总成本较高比例的境外工程承包项目而言,将有力改善项目的成本结构。

(二)税费成本节约优势

考虑到境外工程项目实施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通常情况下会被当地税务局认定为常设机构,如果没有免税优惠,一般需在境外申报缴纳所得税、增值税等税项。如果雇佣非属地分包商,其分包成本如要列入当地账务中需经过当地税务局认可,该常设机构需为非属地分包商代扣代缴所得税项,代扣代缴所得税比率在非洲区域国家一般为分包合同额的15%以上,而该成本多数情况下会转嫁由总包商部分或全额承担。而如果雇佣属地分包商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其可以提供符合所在国税务局要求的当地合规票据,从而节约税费成本。

(三)节约外汇使用比例

属地分包商的支付币种一般为当地币,非洲区域市场国家最近几年当地币兑美元呈逐年贬值趋势,通过全部支付当地币可以降低美元等外汇消耗量,同时规避汇兑风险,使项目利润以美元等外汇形式体现,提高项目效益质量。

(四)增加本地元素,履行社会责任

降低外部阻力选用属地分包商,会增加当地雇员的比例,有助于本地就业和当地民众及政府对于项目的支持。培养当地雇员、履行社会责任,这对于跨国公司缓和文化摩擦有较好的作用,从项目全周期来看,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财务风险的防范也更有保证。

二、实行财务管理的若干举措

境外基础设施项目的分包管理,应从战略角度予以重视,要从构建属地供应链及合作伙伴的角度出发,要充分认识到对于属地分包商的管理能力是跨国公司核心经营能力之一。

(一)有效甄选属地分包商,把好入口关

分包商的选择匹配要基于项目形式和总包商自身的业务发展模式,有实力的属地分包商往往不一定是适合自身的分包,要认识到属地分包商的引入,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应在成本与专业能力之间做充分的匹配,要设计公平、有效的分包商筛选程序。

对于新进入市场,属地分包商的选择可由政府部门推荐,通过雇佣有政府背景的分包商可加强与政府机构的沟通力度,但也应考虑到其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会在分包支付结算方面,给总包商带来压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属地金融机构的推荐,在非洲国家,银行是获取企业资信状况的有效途径,可挑选有资金保障且融资能力强的属地分包商。对于入围的属地分包商还要从企业资质、承揽经验、管理能力、资金实力、项目报价以及完税情况等方面综合评测。

(二)强化与属地分包商的合同管理,抓好事前管理

与属地分包商签订合同可以FIDIC条款为蓝本进行编制,其中合同语言应使用英文。财务条款中对于担保条款要坚持,对于付款要件要明确。担保条款中对于各项保函的开立应予以列示,保函电文内容应由总包商予以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分包商的垫款,如若在合同中明确征收垫款利息,相关利率水平应遵守属地法律规定;明确保留金的支付要件,另外对于属地票据的提供应明确为可供税前抵扣的合规票据;付款的币种应坚持全用当地币支付,付款方式应通过支票或银行汇款形式支付,避免现金交易,使双方交易合规、透明。

(三)合同执行过程不松懈,扎实事中管理

1.重视保函管理,强化自我保护

保函作为独立于基础合同之外的法律文件,保函受益人可据此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审核属地分包商拟开立的保函条款时,应仔细审查是否为标准无条件见索即付保函,保函受益人名称、地址、合同名称及编号、保函有效期等是否正确;保函开立行应要求属地分包商选择当地有信用的、并且与保函受益人有业务关系的当地国有银行开立,否则即使是标准无条件见索即付保函,在法治环境尚不健全的非洲国家,保函受益人若要启动保函受偿程序也十分困难;保函开立后应第一时间去保函开立行确认保函真伪,在笔者经历的部分非洲国家,属地分包商开立假保函的情况并不鲜见。

2.加强业财沟通,关注属地分包商的施工进展

在与属地分包商签订合同后,应积极关注其现场施工进展,笔者所在公司的埃塞俄比亚项目就曾遇到过某属地分包商在依据合同条款取得预付款后,在施工现场投入极少设备,并且设备全部为外租,外租截止日期与预付款保函失效期一致,是一起典型的属地分包商骗取预付款事件,在得到施工现场的及时反馈后,财务人员立即启动了保函索赔程序,最后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3.严格付款管理,重视日常文本记录

以合同为依据,认真履行对于属地分包商的正常验工计价拨付,增进双方之间的互信;双方之间的资金往来均有协议文本支撑,规避潜在的法律及税务风险。在境外实际业务中,通过与德国公司、意大利公司的业务接触,明显不同的是,对于业务留痕的管理,成熟的国际工程公司,对于业务的进展一般都会有会议文件或邮件作为支撑,这对于项目后期的变更及索赔有较大的帮助。

三、结语

当前境外基础设施项目模式已由传统的EPC为主,向BT、BOT、PPP等集工程建设、投资和项目运营类于一身的项目建设模式快速过渡,境外市场上对承包商带资、融资、投资需求大幅增长。因此,随着中资境外施工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将会有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属地分包商加入我们的队伍,如何加强对属地分包队伍的财务管理、有效规避财税风险、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使境外工程项目的实施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既有声誉、更有美誉,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探索。

猜你喜欢

保函分包商属地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工程银行保函主要风险及防控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浅析独立保函的独立性
基层队站班组HSE属地标准化创建
境外工程承包企业保函风险管理实务浅析
输电线路属地化管理与实践国网信阳供电公司
工程项目分包管控方法浅析
见索即付保函相关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