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朗读训练目标的逐步达成

2020-11-26王桂荣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词串阿炳流利

王桂荣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 黑龙江 大庆 166200)

众所周知,朗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好课不可缺少朗朗的读书声,否则会失去一抹亮色。

薛法根老师在《为言语智能而教》一书的第三章“解读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概念”这一内容中,以“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抛砖引玉,告诉我们究竟教些什么,怎么教才能促使学生逐步达到这个教学目标。

对于我们部分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来说,会觉得完成这一目标很简单,让学生反复读就行,只要读熟练就完成教学目标了。所以在有的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第一遍读课文时,教师就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教学目标一起抛给学生,整堂课虽然读书声不绝于耳,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个要求,出现朗读与感悟“两层皮”的现象,这就是教师指导朗读教学的误区,也就是薛老师指出的:教师对“朗读”、“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这些相关的概念区分不清。这一误区导致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过多地琢磨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并达成朗读教学目标,设计的朗读训练教学环节没有层次,没有明确的要求,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分析理解课文上。试想,连这一最基础的教学目标都未达成,怎能实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些目标呢?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授课老师在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设计的朗读训练教学环节层次很清晰,但是因为这个老师自身缺乏朗读学的专业知识,缺少朗读的专业训练,对于有些语文课文自己也把握不准该怎么读,试想,这种情况下的朗读教学能有效吗?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朗读教学有底气,必须补朗读学这一课,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示范,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将朗读这一目标一条一条的比照具体的课文内容,从中寻找能促成目标达成的课文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朗读训练方式让学生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检验朗读水平的三条标准,其中有感情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做到感情朗读?要交给学生哪些朗读知识?要训练哪些朗读技巧?文中表达的是什么感情?这样的感情需要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态才能表达出来?感情朗读的分寸感在哪里?以薛法根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教学实录为例。在第一板块中,薛老师对“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壁、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五个词串的朗读处理具有诗情画意,如一股清泉流淌于学生心田,同时又不乏幽默,学生在读书声与欢笑声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薛老师第一次找学生读词串时提出要求:通过读把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带到二泉美丽的景色中。这名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词串后,薛老师给予肯定,并在节奏上给予指导:“在词语之间可以有一些停顿。”他再请一名学生读词串后发现“月光照水”一词读得生硬了,便点拨道:“要读得很柔美。”请那名学生再试读后,薛老师觉得还欠缺火候,于是幽默地说:“你那月光一照,让人觉得可怕,要柔情似水。”风趣的语言引发学生善意的笑声,最后,那名学生通过朗读,成功将同学们带入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当中。

这一板块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时非常有层次,在老师耐心、细心、幽默风趣地引导下,学生能将五个词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呈现二泉映月的美景,仿佛就是师生简单的聊着,那二泉与月就如在眼前了,再现这一美景为后面对比体会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一心境做好铺垫。

在第三板块中有这样一个内容,当阿炳再次来到泉边时,再也看不到当年的美景了。薛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阿炳对师傅离世的哀痛,自己双目失明的痛苦心情时,抓住“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了四遍,令我印象深刻。薛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阿炳孤独而伤感的心境,他这样引读:“此时,他听到那淙淙的流水,想起师傅说过的话,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什么?”学生略带伤感地齐读后,教师再顺势引读:“渐渐地,渐渐地,他听到了——”学生感情投入地齐读。这时,老师、学生、文本已经产生共鸣,薛老师抓住契机又一次引读:“渐渐地,渐渐地,他听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离阿炳的内心越来越近,于是很有感染力地再齐读句子。这时,孩子们已经完全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薛老师推波助澜:“只有饱经风霜的人,只有历经坎坷的人,只有这样心境的人才能听到这些声音,听着听着,渐渐地,渐渐地,他听到了——”学生们感情充沛地齐读起来,整个教室里充满了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与呐喊,余音缭绕,感人至深。

薛老师那精彩的引读使学生的情绪变化如平静的海面泛起涟漪,进而波涛汹涌……在一次比一次动情的朗读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阿炳的处境和心境。薛老师循序渐进地、慢慢地、慢慢地将学生带进文本的情境,使学生完全融入其中,释放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情得到升华,这样的朗读指导令人回味无穷。

当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喊的一句口号是——“追求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内容越多,达到目标越多就越好,现在看来,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以我自己的朗读训练教学为例,经常会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使班级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不高,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化。

在学习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等待”,等待学生朗读整篇课文,读正确;等待学生反复练读长句子,读流利;等待学生慢慢融入文本,读出感情,进而使朗读训练目标逐步达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朗读教学不仅需要朗读学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自身朗读能力的硬功夫,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了过硬的朗读功夫和专业知识,怎么教学生朗读课文就不是件难事了。学生朗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恰好就是教学的最佳时机,教师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必能将朗读训练目标逐步达成。

猜你喜欢

词串阿炳流利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张帮主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张帮主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词串识字”应当有相对刚性的评价指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词串的设计
流利口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