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11-26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李 晴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红庙小学 安徽 蚌埠 233428)

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构建丰富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必须要不断地进行积累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习惯以课本知识讲解为中心,学生的视角被限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推进的阅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角,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能够认识并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的风土人情;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善人格,逐步提高综合素养。

1.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不仅要摆脱课堂的局限,将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和碎片时间有效结合,而且还要学会对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扩充,多方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作为教师来说,可以在班级的教室当中设立一处图书角,更好地鼓励学生将自己平常喜欢的图书放在这个位置,方便其他小朋友来学习和阅读,进而形成一种共享形式的阅读模式与分享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开展自读阅读,而且还能够从中获取自身更有兴趣的图书资源,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除此之外,教育教学者还可以合理地运用课下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让学生学会运用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自主选择并阅读,让丰富多彩的书籍呈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并进一步爱上读书、主动学习。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习主动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要逐步地重视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培养,因为阅读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思维,所以教师要在实践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动力。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提高学生阅读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教师要认清自身的教学责任,通过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心态。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避免利用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该避免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忽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应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当中树立科学的阅读学习心态。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节课,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写景散文当中的优美景色,使学生在欣赏景色时能够主动地阅读文章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对我国大好河山产生浓厚的爱恋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在阅读当中的感悟能力。

3.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提升阅读效果

虽然最好的阅读教学载体是教科书没错,但是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解性的阅读讲解,很明显这是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阅读中心思想,掌握阅读知识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运用阅读技能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课本剧编演、作文仿写、课外阅读活动等,通过丰富的阅读实践,补充单纯讲解的不足,促进学以致用。

例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课本剧的编演活动,学生分别扮演旁白、桑娜、桑娜丈夫,首先让学生结合文章原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形成剧本,接着在小组内进行排练,自发准备道具,可以选出一名导演和组长,对表演活动进行全程指挥,保证小组表演活动的顺利实施。最后,在班级内举行小组竞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创新性、对课文中心的表达完整度、人物的塑造等方面,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学生在此活动中既提升了合作能力,又强化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创作能力。

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也能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总结得出阅读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能够深入挖掘教材要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能力语文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小学阅读教学“六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