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探析

2020-11-25黄子云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中华文明爱国主义

黄子云

摘 要 文章结合“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论述了“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对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明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品质、和谐理念和创新创业精神。

关键词 中外建筑史 高职大学生 爱国主义 工匠精神 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69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teaching in guiding students to strengthen patriotism,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and inherit Chinese excellent civilizatio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harmonious concep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Key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al hist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craftsman spirit;

Chinese civilization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的根本职责。“中外建筑史”作為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又要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 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断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教师应深入发掘“中外建筑史”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1.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悠久历史

“浙江余姚河姆渡”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典型新石器时期的古建筑,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河姆渡遗址有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发掘出大量的木构件遗物,反映了我国当时木结构建筑达到的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长江流域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仰韶时期西安半坡村建筑遗址,表明半坡村氏族公社已是一个相当大的集体和聚落,这种早期的原始聚落是后来中国古代城市的雏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引导学生理解古建筑遗址体现的中国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2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的辉煌成就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于明代,历时二千多年,总长度达五万多千米,主要分布在15个省区市,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古代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少数民族广泛的融合,记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是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化的结晶。长城,雄伟壮观气势磅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力量,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坚不可摧、无往不胜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以万里长城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激励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爱国主义立场。

1.3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殖民历史

在上海外滩,矗立着租界时期原汇丰银行大楼、亚细亚大楼、上海外汇交易中心等50多幢风格华丽的百年古典建筑,是我国完整保存的十大殖民建筑之—。上海外滩富丽堂皇的万国建筑,记录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的历史进程,见证西方列强将上海掠夺成为他国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的殖民统治历史事实,诉说当年上海租界繁华喧闹下华人不得入内的历史耻辱。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激励他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4 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筑的红色基因

建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标志性公共艺术品。碑身有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概括了中国100多年来革命历史的全貌,勾勒出不同时期人民革命的斗争历程,倾注了对人民英雄光辉业绩的深切缅怀。纪念碑四周八幅巨大浮雕,展现了中国人民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历史画卷,体现了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资源。引导学生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追念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激励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继续发扬革命战争那么一股革命干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2 引导学生培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从事“中外建筑史”课教学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建筑大师的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1 引導学生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大师匠严谨专注的专业精神

“应县木塔”建造于公元1056年,塔高达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唯一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木塔采用近六十种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建筑大师们追求完美极致、打造卓越产品的职业精神。木塔全部采用传统工艺榫卯搭建,使用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建筑方法,展现了建筑大师匠严谨专注、一丝不苟、技艺高超的职业能力。木塔八边形巍峨擎天的塔身、严谨精巧的结构、交错默契的斗拱、规格一致的短柱小料,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反映了建筑大师们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激发学生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态度,激励他们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弘扬严谨专注的专业精神。

2.2 引导学生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大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都江堰建于秦昭王末年,由李冰父子组织设计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史上罕见的奇迹。都江堰渠首枢纽由三大主体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洪涝旱灾,保障了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都江堰选址、设计、规划、布局,匠心独运、绝妙精巧,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建筑理念,人、地、水三者协调统一的建筑原则,石人尺水、石牛控水、坝的建筑方法,充分体现了李冰父子的全心身忘我投入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的精神境界和务实苦干的创新精神。引导大学生学习李冰父子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励他们树立主人翁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3 引导学生领略火神山医院建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疫的创新精神

为了应对庚子年初爆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决定在武汉建火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从正式开工到完工交付使用,仅仅用了十天十夜,彰显了中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制度优势,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鱼骨头式的专业设计,边设计边施工,展示了中国建筑设计师们的独特的创新精神。火神山医院整体组装的构造手法,标志着我国建筑材料的重大创新。火神山医院建筑工地,几乎每天都有4000多名建筑工人、近千台各类大型建筑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24小时轮班作业,体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无往不胜的坚强意志。

3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明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物质体现。“中外建筑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明元素,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明。

3.1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建筑世界领先的科学价值

赵州桥是隋代著名石匠李春设计修造的一座弧形敞肩式单孔并列券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敝肩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设计精巧,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气势磅礴,坚固耐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世界文明奇迹,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世界领先的科学价值,展示了中国古老灿烂优秀文化的巨大成就。

3.2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建筑蕴含共生共存的哲学思想

北京故宫是我国明代和清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最精华最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建筑设计、规划科学严谨、新颖精巧、独具匠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成为世界宫殿建筑的奇迹。北京故宫建筑选址、布局、形构和色彩,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自然宇宙观和时空观,蕴藏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深邃的哲学思想。引导大学生追踪故宫建筑深含的丰富哲学思想,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文化和卓越品貌,激发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热情,激励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和拓展哲学思维,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3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建筑蕴含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

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世界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凝结着古代建筑大师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形成了亲近自然、讴歌自然的独特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文明理念。中国古典园林,集休闲性、自然性和人工性于一体,体现了取格清雅、气韵生动、众美荟萃、趋于乐境的古典美学精神,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文化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古园林建筑的和谐精神,激发他们自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品德,激励他们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GB2019308)

参考文献

[1] 刘然,胡美芳.中外建筑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2015.2.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中华文明爱国主义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