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探索

2020-11-25黄江美李湘君钟明容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黄江美 李湘君 钟明容

摘 要 独立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但在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营销人才需求不太一致。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市场营销学”为例,分析了当前“市场营销学”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独立学院 市场营销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61

Abstract The marketing major set up by independent colleges has provid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employers. Howeve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quality of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cannot keep pace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basic course "Market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arketing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marketing course

0 引言

市场营销专业在独立学院中是一个老牌专业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把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岗位中并进行各种改革创新,为用人单位创造了效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市场营销学”为例,探讨如何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基础对其进行教学改革。

1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在本科院校中,这门课的开课时间也比较长了,但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独立学院,问题尤为突出。

(1)理论比重过大,实践比例不足。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它的实践性却得不到很好的重视。许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显示,该课程的总学时一般是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2 学时,实践 16 学时,理论和实践的比重为2:1 ,理论比例偏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这实践的比例又被打了折扣,往往达不到方案中的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备了理论知识,但实践明显不足,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在产品销售、市场策划、市场调研等方面的能力不足。现在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期望是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一定的销售能力、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等。但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中毕竟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现在用人单位要求他们一进入社会什么都要会,对他们来说是有点难度的,毕竟把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能力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不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不满意。

(2)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目前本科高校所使用的“市场营销学”教材,就算是近三年编写的,教材内容也不能完全把当前普遍存在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反映出来,毕竟社会发展太快了,教材的更新没有那么迅速。如在促销策略的介绍中,很多教材还是以传统的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广告这四大传统媒体介绍为主,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如此迅速,如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社会化营销、短视频营销等,就算教材中有所涉及也只是简单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3)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据了解,当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围绕着课堂进行,老师是课堂的主體,通过讲授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虽然现在高校中大力提倡的翻转课堂,有些教师也运用到了云班课、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现代化软件来辅助教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变得活跃起来了,但也只是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方面还是作用不大。

(4)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期末考核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平时成绩,比重是30%;另一个是闭卷考试,比重是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以一份试卷来考核评价学生,忽视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注重实践的要求,没有能够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情况,如怎样对市场进行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怎样进行营销策划等,而这些能力往往就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

2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1)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學生实践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教学理念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每一所本科院校都有自己不同于他校的定位。独立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应以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自己的特色,所以在课程的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掌握高深的理论知识。所以“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就应本着这样的培养目标来实施教学,注重实践,理论知识够用、能用、会用就可以了。

鉴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教师在“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时就必须把当前的就业情况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白虽然现在就业市场上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如果没有具备一些必备的技能的话也是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的,让学生有种紧迫感,能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充分重视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2)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高校都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课堂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来进行。因此,可以在课堂中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所谓“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每完成一个项目,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了。

(3)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前面已经提出,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学时比重较低,大多是传统的实践形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利用营销实训软件来进行模拟情景练习、或者请企业销售经理、营销人员到校给学生介绍销售技巧等。这些举措当然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是没有突出“市场营销学”的应用实践型特色。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学院要不断改善“市场营销学”的实训室条件,购买相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毕竟在课堂上老是听理论知识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枯燥的,我们要正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情。二是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实践教学场所。如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成立的电商中心,是广西区内独立学院首家电子商务中心, 为学生提供客服、策划等实岗工作体验式教学平台,实现产教融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与星巴克桂林阳桥店合作,把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请进课堂,对如何进行产品展示及销售技巧的运用给同学们答疑解惑,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锻炼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推销新产品星巴粽,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体验和参与,可以初步接触社会,了解销售渠道,了解宣传推广,了解消费者,进而提高对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技能。

(4)将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目前,老师们都有一致的共识: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也能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经管系在2018、 2019连续两年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竞赛,并在2019年广西本科高校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暨首届广西大学生乡村振兴创客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对老师、对学生都起到了鼓舞的作用。连续两年都参加此项比赛的学生表示,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为了产品有更好的市场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什么样的促销方式吸引顾客的购买等,并且在参赛过程中接触到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各有特长的同学,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进入社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以后也要积极报名参加营销类的学科竞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据了解,当前某些独立学院的教师对带队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度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学院没有相关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获得奖项,那么教师前期对学生的培训就是没有报酬的。因此为了鼓励老师、同学们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学院必须要有一些举措,如提供经费保障,折算课时工作量等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对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在课程成绩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相信拥有这么完善的机制后,就能解决老师同学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达到双赢。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实践应用能力。期末考试建议采用开卷的形式,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的考核,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对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大赛,如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等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加分等。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6)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情况,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一是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和教学任务的需要,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销售管理人员等来校承担相关教学任务或对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二是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通过长期或短期的实践锻炼、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实践使教师的理论、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促进专业教师从“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实践的“双师双能型”人才转变。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时代下背景下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必然趋势。本课程的改革,首先要改变观念,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锻炼各方面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等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课题来源: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JGB430);2017年度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院级教研项目: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JG03)

参考文献

[1] 赵海杨,郭亮俊,王世春.浅析《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435-438.

[2] 何博.“市场营销学”教学现状及创新改革[J].新西部,2015(5):122-123.

[3] 李伟,彭迅一.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讨——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8):238-239.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学独立学院校企合作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融合双创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生态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