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学习平台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

2020-11-25于芳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混合式教学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蓬勃发展。本研究着力于探究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搭建混合式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动态追踪教学过程,并解析该评价体系中其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移动技术 形成性评价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22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ybrid teaching based on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boom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e of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to build a 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blended teaching, dynamically track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key factors of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 mobile technology; formative evaluation; blended teaching

1 研究背景

《大學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与测试体系,综合运用各种评估方法与手段,处理好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倾向于对课程结果开展的终结性评估有必要向促进课程发展的形成性评估转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给教育评估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产生了技术支持的形成性评估(Technology-Enhanced Formative Assessment)。目前很多高校实施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不同形式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反映教学和学习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助推多元立体的评估模式,促进混合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变得十分有必要。

2 理论框架

Bloom在1968年提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系统性评价。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开展小测验,对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采集的信息发现教学中的潜在问题,及时提供有效反馈和纠正策略,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修正。它更关注课程建设、教与学中的产出,将产出作为教与学的证据,并且寻求最有效的方法报告证据,为教师和课程开发者做出判断。

Black和William(1998)认为广义上的评价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国内学者罗少茜(2015)把形成性评价定义为一种课堂活动范式,它以评价为导向,以教师的判断和诊断力为核心,要求教师采取和设计一系列合理的教学任务,如测验、提问、小组协作、档案袋等,收集课堂内的教学信息和学生反映,对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规律、找出问题、运用恰当的策略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推动学生的进步。

对于形成性评价如何应用到实践中,美国的评价专家Heritage(2010)提出了一个复杂的包含10个步骤的工作模型,评价者依次确定学习进度—描述学习目标—分享评价标准—收集学习证据—分析解读学习证据—确认差距—提供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搭架子—弥补差距,该模型整合了形成性评价的各个要素,笔者在借鉴其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确定本研究的工具模型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导下的)学习目的确定→标准制定→收集学生线上线下完成记录→提供反馈→教学调整→弥合差距。

3 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超星学习通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一代教学生态系统。教师可以在该平台创建课程并进行几乎所有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实现诸如签到、抢答、投票、课堂随测、单元考试、多屏互动、墙上讨论、课堂报告等多种活动,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所有活动轨迹和信息都可以得到及时存储、分析。本研究依靠学习通平台,在国内某高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IT英语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初步实现了移动平台支持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3.1  体系构建

IT 英语课程评价方式采取期末大规模的终结性评价+平时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为笔试,占整体考评的60%,形成性评价为平时综合成绩,比例为40%,主要包含“出勤+课堂演讲+阶段性测验+小组合作+移动平台自主学习成绩,所有形成性评价环节都在移动平台展开。具体如下:

(1)签到。教师在手机端发布课堂签到,学生用手机扫描课堂屏幕的二维码,或输入教师分享的邀请码进行签到。对于正常出席、迟到和旷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提前做好相关分数设置。

(2)课堂演讲。主要在线下进行口语展示,教师和同学对演讲内容提问并且发表评论。演讲者将演讲的相关材料和PPT文档提前上传到移动平台,教师和同学借助平台为演讲者现场打分。让学生参与评分不仅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也让评价更显公正合理。

(3)阶段性测验。在整个学期,笔者展开了若干次阶段性测验,考试题型有单选、多选、填空、判断正误、翻译、阅读理解等,每次测验都附有详细的解释和点评,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提供了有效的反馈。其中的课堂随测,主要针对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性测验,既让老师清楚了学生对每堂课的重点难点把握如何,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节奏、顺利开展后续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4)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评估模式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课堂面授时,学生按小组分配任务进行角色扮演(role-play)、读书报告(book report)、课文复述(story retelling)、课堂游戏等活动,并按照小组整体表现实行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线上移动平台开拓单元知识拓展区,每个小组按照要求搜索整理并上传与课文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按照贡献等级和关注等级给予奖励评分和建设性意见,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移动自主学习。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在移动平台发布预习作业,包括视频或语音作业、warming-up questions、判断题或调查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认真浏览并作答。面授结束后也会布置相应的单元延伸练习,如阅读练习、写作练习及开放性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3.2 评价体系特点

(1)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与学生共同构建学习意图和成功标准,培养学生的学习质量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结构,设计学习路线,随时检查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在同伴评价过程中,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大量的互动和沟通中,提升了元认知能力、反思能力,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感。

(2)依靠线上平台搜集学习数据,结合线下学习轨迹。该评估体系利用了学习通的后台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生成课堂报告,为教学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与此同时,学习通在成绩管理的权重设置功能中也包含了线下课堂部分,有利于教师在评估时实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进步与线上有机统一,使评估体系更立体、更客观公正。

(3)关注反馈方法、手段和质量。反馈是形成性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Sadler(1989)认为只有反馈被用于改变现有知识技能水平和预期学习成果之間的差距时才能实现形成性的功能。在该评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在提供反馈的时候做到会精准把握反馈的方法、手段和质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分数反馈,对学生的行为反馈要做到具有描述性、具体性,用于弥合学生现有行为和理想行为的差距。在移动自主学习平台,也做到及时反馈,为学生的表现提供高质量的评价和建议,让学生明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如何做。

4 结语:移动技术支持下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的影响

实践证明,基于移动技术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并构建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意义上推动教学的发展,而且在当前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的准备和劳动,如果缺少必要的管理激励和刺激,很大一部分教师不愿意实施。同时对于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目前相关的培训比较少,对于在评价过程中的具体标准的把握,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主观判断等等。因此该研究在将来具有很大的发展和探究空间。

课题基金: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项目名称: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性评估构建研究——基于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2019JYT30),项目主持人:于芳

参考文献

[1] Black, P. & William, D.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 Practice, 5(1):7-74.1998.

[2] Bloom, B, S. Learning for mastery[J].Evaluation Comment (UCLA-CSIEP),1(2):1-12,1968.

[3] Heritage, M. Formative Assessment: Making It Happen in the Classroom[M].Thousand Oaks,CA: Corwin Press,2010.

[4] Sadler D 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J].Instructional Science, 1989:18(2):119-144.

[5] 白晶,牛实华.形成性评价中的有效反馈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8).

[6] 罗少茜,黄剑,马晓蕾.促进学习:二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混合式教学
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