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评价指标研究

2020-11-25朱明苑尤明珍董海燕胡新岗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评价指标高职院校

朱明苑 尤明珍 董海燕 胡新岗

摘 要 科学构建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有利于健全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参考、融合了高职院校状态数据、“双高计划”申报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权威指标,编制了高水平专业群评价表,对专业群科学设置、建设、评价与改进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 高水平专业群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11

Abstract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a high-level major group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ynamic adjust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of the major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mplementation pla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document, it quotes and integrates the authoritative indicators from the state data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high program" declaration and annual repor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compiles a evaluation table of the high-level major group,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setting,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jor group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high program; high-level major group; evaluation index

1 构建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的意义

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一直存在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资源分配不均匀、与产业对接不畅、产学合作质量不高等问题;专业群之间资源相关性不强;是否开设某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是否满足该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招生计划数设置为多少、师资需要引进多少等基本问题缺乏科研严谨决策。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只有科学构建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走出各专业单打独斗、拍脑袋决策的困境,正确相关指标的内涵,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并展示,才能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专业群人才高质量培养。

2 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构建依据

高职院校状态数据(简称状态数据)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全面及时掌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深化“三教”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本文构建的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主要参考和融合了状态数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中的“一卡五表”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申报书”中的专业群基本状态数据,主要目的是为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群设置、自我诊断与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区别于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专业评估。

3 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表

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主要包含了专业群资源相关性、专业建设基本情况、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产学合作、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反馈、招生与就业等10个方面。标*的是教育部高职数据中心中的核心指标。生师比公式中教师总数=校内专任教师+(校内兼课人员课时总数+校外兼职教师课时总数+校外兼课教师课时总数)/160)。在运用此表评价时,对于“实践教学条件”的评价要关注技能实训平台布局重构与功能完善,对“产学合作”的评价要关注现代学徒制培养,对“社会服务”的评价要关注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服务精准扶贫等情况。表中“探索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学生省级、国家级及以上竞赛奖励”等呼应了国发〔2019〕4号中对高水平专业群的高要求; “学生反馈”这一项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此表未列出各指标的权重,还需各高职院校依据自身需求科学合理分配;仅列出了专业群的共性,每个专业群的特色如果把握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格内容也需要随着时代、产业、政策和学校发展而变化,因为专业群质量提升永远在路上。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农牧科技職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三全”“三共”质量治理视域下农业高职院校校本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应用研究(JYYJ201802)、2018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资助课题:大数据支持的高职精准教学模式研究(No.20180016)、2020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研究(JYYB202019)

参考文献

[1] 侯雪梅.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0(08):31-33,49.

[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5(16):64-65.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评价指标高职院校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