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制导致的网络游戏玩家的异化现象探析
2020-11-25吴楚东
吴楚东
摘 要:不合理的游戏机制会导致玩家的异化现象: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逐渐背离初衷,反而被游戏所奴役,但是在明知有害的情况下仍无法放手,并继续为游戏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财力,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应对网络游戏所带来的挑战,需要玩家、游戏企业和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网络游戏;异化;游戏机制
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得提升了网络游戏的便携性与易获取性,中国游戏市场随之进入高速增长的时代。网络游戏以其超高的艺术性与对现实的写实性,吸引玩家沉浸其中,但当玩家在游戏中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其生存状态就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从而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
一、异化现象的产生途径
在游戏与玩家的二元关系中,玩家是被动的接受者,当游戏机制设计得不合理的时候,就会导致玩家异化现象的产生。
(一)过长时间游戏。游戏企业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刻意延缓游戏进展进度,诱导玩家长时间游戏。以《王者荣耀》为例,游戏中设置了每天4000金币的获取上限,当一天内金币获取超过上限将不再获得金币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游戏设计者延缓了虚拟角色的成长速度,横向拉长了游戏周期,变相的增加游戏寿命,但也使玩家的心被悬吊起来,长期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
当游戏占据了玩家生活中过多的时间,负面影响也就随之出现。游戏时间的延长使得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减少,导致玩家陷入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缺乏睡眠的亚健康状态,甚至导致身体的疾病。更可怕的是,一旦游戏玩家适应网络游戏所提供的快速而廉价的快感和满足感,玩家就会倾向于逃避现实中的压力与困难,转而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与快感。久而久之,玩家生存状态恶化,出现学业荒废、工作退步,人际关系疏远的现象。
(二)过度竞争。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网络游戏当中被过度地强调了:“角色人物等级、装备优劣、技能熟练程度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样就容易激发玩家之间的社会比较,从而产生竞争体验”。
构建竞争环境最重要手段就是设置“排位系统”,即将玩家的战斗力、段位、成就等数值按照高低排序并进行公开展示的游戏机制。“高段位”玩家会拥有大量的曝光度,从而受到仰慕,收获大量的快感与满足感。这种仰慕甚至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高段位”玩家更容易受到欢迎;游戏设计者还会对排名靠前的玩家进行游戏资源的奖励,而更多资源又会促进其游戏角色的成长,形成“强者愈强”的循环。而其他玩家为了摆脱“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就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提升等级、收集素材、磨练技术,或者直接重金购买游戏道具;排位系统改变了游戏生态的平衡,将游戏世界变成了一个到处充满着竞争的残酷战场;然而达到“高段位”仅仅是游戏的开始,接下来玩家就会为保持高段位苦恼,保持段位意味着高时间、精力、财力的投入将成为常态,玩家被束缚在屏幕前的狭小空间内,疲惫而又不得不持续重复机械无味的操作。
游戏具有竞争因素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强调竞争性将原本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变成了一场疲惫不堪的拉锯战。玩家背离了初衷,反而被游戏所奴役,面临着 “放弃游戏”与“放弃现实生活”的两难选择困境。
(三)过度消费。游戏公司利用消费主义的话术,炒作概念,夸大虚拟物品的珍贵性,从而刺激玩家消费,达到盈利的目的。2020年1月24日手游《和平精英》上线了一款玛莎拉蒂联动的汽车限定外观,近千元的高额售价反而受到了玩家的追捧,使得《和平精英》一举超越《王者荣耀》成为2020年一月收入最多的手机游戏。
当玩家在游戏中投入过多的财力,甚至会出现生活困难的现象,许多玩家为了给游戏充值不惜克扣衣食住行的花销。但游戏世界中的成就不会带来现实中的成功。当在其他活动上的支出减少,又会反过来强化游戏玩家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形象,由是形成恶性循环。诱导消费的危害不仅限于对玩家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游戏中的不公平还会对玩家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强的负面影响。长期受到消费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浸淫,使得玩家出现信仰危机、思想逐渐变得庸俗,甚至会诱发犯罪。
二、应对策略
网络游戏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存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网络游戏,一方面引导网络游戏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切实地采取措施改良游戏,扬弃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玩家角度:培养个人游戏素养。在游戏市场越发繁荣的今天,游戏的影响力空前提高,到处都能看到相关的新闻、资讯与广告,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网络游戏的影响。换言之,想要完全不受网络游戏的影响已不可能,在无法规避游戏影响的情形下,“个人游戏素养”就成为了所有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玩家通过可以通过提升个人游戏素养来主动地应对游戏所带来地各种挑战。
(二)游戏企业角度: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一款好的游戏要在玩家的口碑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证明其价值,而不能通过利用人性的弱点和制度的漏洞敛财。要克服异化现象,就要扬弃旧的游戲机制,取而代之创造出更加合理、公平、健康的游戏机制。
游戏企业一方面应提高游戏研发、创新能力。“创新者由于被模仿者包围而无法获得创新的动力,创新者不愿再创新,导致企业内部缺少竞争力和生命力,造成产业的整体衰退。。唯有以玩家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树立良好的口碑与品牌,以此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
另一方面,游戏企业务必要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游戏企业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己任,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引导网络游戏发挥其教化作用。游戏企业更应当对游戏的内容和机制进行严格的自我审查,避免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三)政府监管角度:尽快完善游戏行业政策法规。游戏行业的自我净化具有片面性,因此监管是必要的。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倒逼游戏企业的规范化。
1.实施游戏分级制度。“游戏分级制度”在国外是一套比较完善的游戏管理办法,通过对游戏内容对进行适龄分类和管理,以降低游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设立游戏分级制度不仅可以阻止青少年接触有害信息,还能为游戏市场提供一套可以依据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可以减轻相关部门的审核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推进游戏产业的转型和自我净化,有利于中国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2.细化和落实游戏行业政策法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实施卓有成效的遏制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部分未成年人通过盗用父母和他人的身份证信息从而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检测。对此,建议搭建全行业的实名认证系统,并运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切实地落实网络游戏实名制,防止“漏网之鱼”的出现。
3.提高版号发放效率,引进外国优质游戏。目前版号发放量少、审核周期长、国外精品游戏比例小等问题,导致待审游戏大量积压,许多游戏企业收入增速放缓,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出现了现金流断裂、经营困难等问题。笔者认为,过于严格的审核会降低游戏市场的活性,不利于企业创新和游戏的新陈代谢。因此,建议在提高版号发放效率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倒逼游戏企业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游戏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文茜.游戏版号饥渴成疾,腾讯、网易“出海”求生[J].商学院,2019(Z1):104-106.
[2] 刘晓. 网络游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8.
[3] 魏华,周宗奎,田媛,丁倩,熊婕.网络游戏成瘾:竞争、合作体验与沉醉感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02):264-269.
[4] 梅松丽.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