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2020-11-25黄云海
摘 要:首先我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进行重构,并分析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落地执行存在的若干问题,如形式化问题,持续性不强的问题等,继而提出构建思路,最后阐述与党建结合的办法。
关键词:企业文化;党建结合;落地执行
一、企业文化概念解析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由其价值,符号和处事方式等内容所组成,是企业或组织在企业内部特有的一种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生产以及经营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并且得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普遍认可。合规性包括组织的企业愿景,使命,精神,价值观等,无数成功的中外优秀企业案例都可以表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基因,是决定企业繁荣发展的力量。例如,柳传志的屋顶理论将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屋顶(运营级别的管理),墙体(流程级别的管理)以及地基(基础级别的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房屋中最重要的基础。他认为,联想的成功与运营和流程层面的出色工作密不可分,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基础已经提前打好。
二、关于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落地执行存在的若干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引入了关于企业文化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有企业在摸索中前进,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体系。但如何切实落地发力,并将其充分融入运营和发展的“神经端”,从而真正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这是大多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落地执行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化
虽然“企业文化”的概念,每个人都知道,但企业文化是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则是许多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是许多国有企业眼中的“海市唇楼”。以致在企业文化建设实际工作中,执行上容易走向形式化的道路。一些国有企业将重点放在以唱歌等文体活动上,陆续成立了歌舞队等,并将每月的参与活动次数,作为考核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一些国有企业在建立在视觉识别制度的基础上,过分强调花木、服装、设备的摆放整齐流畅,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精神核心的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一以贯之的定力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文化传承意识和文化建设决心。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领导人的更换带来了新的想法和新的想法,另一部分是因为新旧文化在公司合并和重组时发生冲突和合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深刻、落地不到位,促進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得过且过,导致许多计划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我们应该知道,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历史在文化积累和传播中应该遵守规则,在不断适应发展的过程中,要消除过时的概念,吸收先进的营养,为员工情感寄托和精神指导企业的凝聚力。
三、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构建思路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以及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在建立公司文化体系的时候,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建设领导,重视党的建设文化的弘扬和整合。
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共同的对象、目标和手段。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党建文化优先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组织文化基础、制度设计、组织机构、工作规定、活动载体等都与企业管理进行了存放和整合。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探索并融入党建的红色基因。通过众多先锋队党员以及先进党组织的标杆作用,将企业文化内化在心中,形成团队合作的目标。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践,许多企业通过将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元素相结合,素质强,对外形象好。就比如说中国知名企业无锡红豆集团,坚持通过党企一体化,以此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样下来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内部凝聚力。
四、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的结合
(一)物质层方面。在工作中,将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计划与党建宣传工作计划整合,形成内外宣传协同效应,突出企业党建特色;企业微信平台优化,在微信平台上增加企业党建红色元素,既混杂了多种工作,又有党建特色;对企业公报进行调整,形成考核、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党建组、重点工作等一体化的企业党刊。在办公区设置党建活动室,兼顾日常行政工作的使用,突出物质层党建的整体性特征。
(二)行为层方面。在现实中,注重在行为层面找到党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点,构建全员思想教育体系。例如,在2019年的“不忘初衷,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主题教育得到了成功拓展。许多公司通过会议、活动、宣传等手段,建立了从领导到基层部的全体员工的思想教育网络,使员工的所见所闻能够产生影响和教育作用。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在做分公司联合建设,也是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行为中的重要结合点。在2016-2018年,广西北部湾水务集团在广西大化县开展下村扶贫工作,以大公无私、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认可,把优秀党员的精神面貌和公司企业文化的氛围融入到和村民的互动中,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得到了充分结合。
(三)制度层方面。企业制度文化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企业自身目标而限制员工行为。根据新修订的党章和其他制度要求,企业必须把党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结合到日常生产经营中去。许多企业把党建工作写入章程,把党委摆在企业面前,完善“三大”议事规则,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话语权。
(四)精神层方面。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就和文化观念。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因行业、企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一些交通施工企业将“两条路”精神与党建实践相结合,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在精神层面上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周秀红, 孔宪峰.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4(002):164-168.
[2] 周波, 杨鹏飞, 徐镇镇.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2(11):329-329.
[3] 周秀红. 基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同构[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00(002):70-75.
作者简介:姓名:黄云海(出生年月):1979.08 性别:男 籍贯: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
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历:大学本科 专业或研究方向:党建(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