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之“现实”
2020-11-25王雨晨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独创的历史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宝贵财富。然而唯物史观马不是马克思自己创造的,而是通过对前人历史观的合理扬弃而发现的真理。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精神的演变为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了人的作用但是将友谊与爱看作历史的车轮而最终也落入唯心史观。马克思认为他们共同的问题就在于不理解“现实”,“现实”不单单是现在存在这么简单,而是处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的人,由此通过对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存、自然、社会、精神状态研究领略了“现实”的奥义,成为唯物史观的基石。
关键词:现实;人;自然;社会
一、马克思之“现实”
“现”是现在,是一个限定的时间,“实”则为实有之实,从语义学分析,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真实的即时物。由此日常意义上的现实,至少有即时性以及真实性两大特点。马克思的现实观主要,他对现实的理解来源于黑格尔,黑格尔的“现实”概念主要包含着本质、实存两个方面的内涵,在对黑格尔“现实”概念的批判性反思中,青年马克思则更多是站在实存角度批评仅以 抽象的本质注释“现实”的立场,强调“现实”与感性、经验、个体、受时间限 定等“实存”性的内在联系。“现实的”更常常在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上得到使用。
与“现实”语义上相对的即是“历史”。“历史”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日常意义的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黑格尔区分了历史的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它既指“发生的事情”本身,又指“发生的事情的历史”,即对历史的叙述或是那些通过想象、为了想象而写出来的东西。在他看来,历史哲学的内容并非是历史家们对历史的叙述,而是“发生的事情”本身。
在马克思论述原初的历史关系时提出:“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比较详细地谈论历史,只是因为德国人习惯于用‘历史和‘历史的这些字眼随心所欲地想象,但就是不涉及现实。”由此可见在马克思这里,不是将“历史”与“现实”作为反义词相对立,而是将二者进行辩证调和。由此一来,现实是历史的进程结果,历史是现实的累积。
二、现实的人
马克思反对以本质性思维解释现实,认为对现实的理解必须诉诸于感性,现实的自然是人改造生存的自然,现实的社会是人们生活的社会,并且不是从国家引伸出现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组成国家。因此,现实是人之现实。列宁认为,“在黑格尔那里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由此,现实的人成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一)现存的人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就已得出“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将现实讲为实存,那么现实的人必然首先生存于现存世界。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表明,新的时空观正是以相对论为理论依据的,它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影响,彼此不可分离,形成一个四维时空统一体,时间和空间受物质及其运动的影响。时间和空间不是独立的,由三维的空间与一维的时间共同构成四维时空。在这里不是要在你我他之间寻找时间与空间的影子证明我们的实在,而是对马克思而言,他认为在历史观的问题上试图构建唯物史观最终失败都源于不懂得现实实在的人的情况,因而导致将人的本质抽象,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判断现实的人首先要看他身上有没有时间以及三维空间的特征,现实的人必然是现实世界中的人。
(二)自然的人
生物学上讲,人首先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是没有任何区别,都需要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因此马克思在谈实践的时候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实践就是自然生产实践,换句话说,人类要想生存在现实世界,首先就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但是人类不但能以自觉联合起来进行更大范围的生产,还能随着生产过剩而进行平等交换,这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社会学说的研究起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正是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对象性方法,确证人类本质的同时证明了人类的存在。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忽视了人的现实性,认为真正的感性不是只是感官的刺激,而是劳动过程中对自然、人以及社会的实在改变,人在劳动中不仅要依靠自然,还会改造自然,由此确认了自然的现实存在。反过来自然也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如过度污染导致的自然灾害导致人类社会的灾难,自然也能以人类为对象,由此人也是现实的,是存在于现实的自然自然中的人。
(三)社会的人
人具有自然的性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停留在此就很难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其实关于人与动物的区分是非常明显的,古人对此的理解多为外观特征上,如汉字中的“人”,看似简单的汉字其实是古人对人与动物的区别的答案,用能以双腿直立行走这一特征来区别人与动物。但这样的简单区分显然不能使人类社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其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马克思就有了关于人的真正本质的认识,“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有目的的活动”抽象为“实践”,并视其为人的本质,这说明了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是广泛的。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从自然属性的意义上去谈人的本质,而实践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的第一個实践活动就是物质生产实践。人首先是自然的人,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一点是,人类与动物同样依靠自然生存,但是自然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改变自然,这才是人的本质、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回观《提纲》第八条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加证明了我们应该对这两个主要时期的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放在一个系统中关照。
人们就是在历史的实践中不断生产社会关系,当然这里要注重一个关键的截点—分工。试想一个原始人去摘一个果子以填饱肚子,并不会生产除了饱腹感以外的任何东西。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导致的产品过剩,才是交换即编织社会关系的基础,并随着分工的普遍化,不仅人类实践生产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也本就存在于实践之中。所以在这里“在其现实性上”不仅仅是个内容限定,批判特定的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也是一个时间限定,强调了历史性的关照,说明了“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眼中是一个不断生成完善的,当然更是一个人实践的、社会关系发展的双向过程。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将历史的发展归结于人类的活动,从而发现了人与社会的奥秘。
(四)精神的人
我们常把“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挂在嘴边,说明我们承认精神的客观存在,现实的人还是精神的人。近代科学表明,脑死亡即精神的消灭,因此精神是与大脑这一器官紧密相联的,我们用大脑的客观存在也能确证精神的实在。回溯前文,人类的第一个实践必定是自然生产实践,那么此时对于精神而言,就是一种需要维持精神的需要,推动我们摘下果树上的果子。如果说“实践”与“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的最根本特征,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的本质即他的需要”则是马克思眼中人的外部表现。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无论是物质生产的过程的“实践”,还是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其本身都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而“需要”则是一个精神的概念。马克思不仅在原著中反复強调它们的物质性,并且还反对精神的神秘性,认为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有现实的物质基础,精神的东西本质上都来源于物质。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来分析“实践”、“社会关系”与“需要”的性质。
其次,既然确定了“需要”应该从精神的角度去谈本质,那么我们就要回到马克思的原著中,同时要考虑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文本的语境。马克思在创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他迁居巴黎,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这一突破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完成的。接下来,马克思通过在巴黎对资本主义的考察,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实践为核心哲学世界观,此时的他受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是费尔巴哈,《手稿》中有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子已经成为马克思研究者们的共识,以至于后来马克思必须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来与费尔巴哈决裂。费尔巴哈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可以以类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而动物不行,就是说人拥有类意识而动物只有包括感觉在内的最基本的意识。“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中沿用了费尔巴哈类的概念,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劳动,自然界中生活的动物也有劳动,海燕搭窝、蜜蜂筑巢,都是典型的动物劳动,但是区别就在于,动物只能为自己而劳动,而人不仅能为了自己并且可以为人类本身而劳动,构成了人类社会普遍分工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并编制出了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这部分区别于动物的意识——类意识就是由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本质——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由此类意识就是类本质的目的,也就是劳动的表面现象--满足需要。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部落氏族以及更原始的集体狩猎,他们也能意识到同一个共同体的发展能保证自己的生存。那么对于这种需要,反过来也能推动劳动的发展,人对生存的需要就会带来农业活动,人对交换的需要就会带来商业活动,人对生活品质的需要就会带来服务业活动。
人需要什么 马克思认为人首先需要能够生活,生活要求必须要满足吃穿住行这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创造物质生活本身,这不但是人的第一个需要,也是创造历史的前提,并由此实践编织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但是这一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人们劳动直接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社会关系无非是在人类不断增进的需要所必然诞生的,如组成部落,交换的产生。但由于“实践”与“社会关系”都是物质性的概念,而“需要”是类似于类意识的精神性概念。所以如果说“实践”是隐性概念,“社会观念”是由实践编织的显性概念,那么“需要”就是显性的显性,是对于“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表面现象,他们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王瑞,陈新亮.对爱因斯坦相对论变革时空观的思考[J].商,2013(1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雨晨(1995—),男,河南巩义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