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技术下探索公众号的推广模式

2020-11-25汪李俊金燕娇

银幕内外 2020年2期
关键词:受众公众微信

汪李俊 金燕娇

摘要:流量红利下,推动了公众号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大多数公众号处于新增缓慢,阅读量相较低的状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扩展,5G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有了不断地突破,并且开始融入到各个领域,在去年人民网提出了“内容科技”的概念,这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是否是一个契机,我们又该如何去结合来挖掘公众号的价值。本次研究将围绕5G技术这个大背景来探讨公众号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5G技术 公众号 内容科技 使用与满足

一、公众号面临的现状

(一)三大阵营

这些年来,公众号发展的速度是比较迅猛的,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现有公众号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多万,就目前而言,公众号的发展状态主要分成三种:

①原创IP类,这一类有着优质的原创内容,稳定的受众,发展比较成熟;②矩阵类,这一类的公众号通过矩阵运营形成联动机制,取长补短,有一定的粉丝黏性;③佛系类,这一类既没有优质的原创内容,也没有好的微信矩阵。

第三类属于大多面临的情况,所以本次研究主要对象也是针对这一类,通过分析其现状,结合“内容科技”的概念,来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来提供相关建议。

(二)内容是硬伤

在公众号运营中,一直强调“内容为王”的概念,但是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大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①内容的可持续性;

在前期即粉丝的导入时期,是很好的发展势头,也是培养用户种子的最佳时期,然而在运营过程中,内容的间断使得公众号开始慢慢埋没在受众眼球,这里面主要是涉及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内容的创新性。

说话很简单,说好话却不简单,伊莱休·卡兹于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具体在公众号的运用中可以从内容的有趣性,实用性等方面来考虑,新媒体时代受众分化程度加大,对于内容的需求变得更加细微,受众选择更加个性化,要求我们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进行垂直耕耘,避免广而泛,而是精而美。

其二是团队的专业性。

一个优秀的公众号的诞生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从公众号的内容,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团队的实力,换而言之,想要做好公众号,需要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在公众号内容所面临的领域内做到专业,同时进行合作的时候,需要分工明确,发挥各自所长,避免界限模糊,最后出现谁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么。

②“标题党”

标题党是指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的一小部分网络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玉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互联网的红利让猎者们嗅到了猎物的味道,流量下所带来的利润让从业人员开始去触碰行业的道德底线,从短暂角度而言,标题党的使用确实可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福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会逐渐失去受众的信任与态度的转变,并且对于行业而言,这类的情况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大大的损伤。

公众号的运营与官媒可能会存在一点的区别,适当合理的使用会给人放松愉悦,但是如果依此来进行经济牟利,会对业界生态造成大大的损伤,这也破坏了“内容为王”的初衷。

互联网的快节奏下,大量的信息融入到手中面前,如何去引导受众,吸引受众,首先我们要做好的自己的内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上,少一些过分的包装。

(三)不可替代性

前面说到了公众号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大多数公众号面临的瓶颈期,我们是否还有做公众号的必要?

当然是有的,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意义上而言,信息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包括用户的一些隐私也无私密可言,而微信从诞生初发展至今,属于私欲流量,弱社交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弥足了这一缺点。

另外,微信公众平台融合了网络传播的各种形式——单向传播、互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功能非常全面。

而微信公众号也开始日益成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对于公众号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即所说的不可替代性。

二、 内容科技与公众号

(一)内容科技

指内容与科技的有机融合,2019年,人民网在《人民网深度融合三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内容科技”这一概念,其定义是指对内容产品的供给与消费链条、内容产业的组织与分工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以及由这些技术所催生的新业态、新应用、新服务。

个人的理解是新的科技技术下,如何与媒介实现更好的融合,让技术为媒介服务,来促进媒体行业的发展,实现内容与科技的双驱动。

(二)内容科技与公众号的结合

①信息采集

微信朋友圈的议题取向多样,议题涉及到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如何从中选取适宜的素材亦是一个难点,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于公众号而言,通过对用户的行为轨迹分析,了解受众特征等情况,依次来筛选初适合的议题更容易让受众接受。

②信息生产

在信息生产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在数据技术下提供的素材,从业人员据此来进行信息生产,其二是从业人员自己在现实中收集的原创素材来交给机器,通过机器智能生产来推出内容。

③精准推送

公众号的推送会有别于像头条这样的平台推送,公众号推送的圈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圈子问题,更应注意信息推送的有效性,通过依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和分享习惯,实现差异性推送,将有利于公众号发展的受众行为拉至极致。

④互动性增强

面对场景化,碎片化,移动化的营销环境,作为媒体人,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内容的制造者,还要做好一名倾听者,人人皆有表达欲,如何更好的让受众去抒发,去信赖,与公众号产生情感维系,这是从业者需要思考的,5G技术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总的来说,5G所带来的变化并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更替,还有内容生产等多维度的大变革,在未来传播中,在信息传播驱动中,数据将成为关键性的资源与命脉,无论是公众号所有限的资源还是需要拓展的目标领域,如何掌握好,运用好5G所带来的技术福利是未来从业人员工作的不可忽略的点。

参考文献:

[1]王朝.突击+跨界+集成:新华社新媒体品牌栏目是这样创新的[J].青年记者,2020(16):1002-2759

[2]人民网深度融合三年發展规划(纲要)

项目名称:关于公众号的推广研究-以梓雪逸公众号为个案

项目编号:AH201812216062;201912216093

猜你喜欢

受众公众微信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微信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微信
微信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